枢接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3414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02:15
一种枢接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枢接机构包括第一枢接组件、第二枢接组件、第一陶瓷层及第二陶瓷层。第一枢接组件包括凸轮组件,凸轮组件具有第一摩擦面。第二枢接组件枢接于第一枢接组件且包括凹轮组件,凹轮组件具有第二摩擦面。第一陶瓷层形成于第一摩擦面上。第二陶瓷层形成于第二摩擦面上。当第一枢接组件与第二枢接组件相对转动时,第一陶瓷层与第二陶瓷层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滤膜一种枢接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陶瓷层的枢接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枢接机构、主机及屏幕。枢接机构连接主机与屏幕,使主机与屏幕可相对转动而盖合或开启。枢接机构包括凸轮及凹轮,通过凸轮与凹轮的干涉卡合,使主机与屏幕于相对转动后可定位于一开启位置。 然而,在耐磨测试或实际的使用中,凸轮与凹轮并无法满足测试或使用需求。例如,在耐磨测试中,枢接机构因为凸轮与凹轮的快速磨损而导致操作扭力往往衰退过快而失去作用,使枢接机构无法通过耐磨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枢接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于枢接机构的凸轮组件及凹轮组件上形成陶瓷层,可增加凸轮组件及凹轮组件的耐磨寿命,避免枢接机构于耐磨测试或实际使用中扭力衰退过快,且可提升枢接机构的使用寿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枢接机构。枢接机构包括一第一枢接组件、一第二枢接组件、一第一陶瓷层及一第二陶瓷层。第一枢接组件包括一凸轮组件,凸轮组件具有一第一摩擦面。第二枢接组件枢接于第一枢接组件且包括一凹轮组件,凹轮组件具有一第二摩擦面。第一陶瓷层形成于第一摩擦面上。第二陶瓷层形成于第二摩擦面上。当第一枢接组件与第二枢接组件相对转动时,第一陶瓷层与第二陶瓷层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及一枢接机构。枢接机构连接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枢接机构包括一第一枢接组件、一第二枢接组件、一第一陶瓷层及一第二陶瓷层。第一枢接组件包括一凸轮组件,凸轮组件具有一第一摩擦面。第二枢接组件枢接于第一枢接组件且包括一凹轮组件,凹轮组件具有一第二摩擦面。第一陶瓷层形成于第一摩擦面上。第二陶瓷层形成于第二摩擦面上。当第一枢接组件与第二枢接组件相对转动时,第一陶瓷层与第二陶瓷层接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I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绘示图I的枢接机构的局部侧视图;图3绘示图2的枢接机构的爆炸图;图4绘示图2的凸轮组件的立体图;图5绘示图2的凹轮组件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100:可携式电子装置110:第一机体120 :第二机体130 :枢接机构131 :第一枢接组件131a:凸轮组件131al :第一摩擦面 131a2:凸部131a3 :第三摩擦面131b :枢接板131bl :第六摩擦面131b2 :第七摩擦面132 :第二枢接组件132a:凹轮组件132al :第二摩擦面132a2:凹部132b:限位结构132bl :第八摩擦面133 :第一陶瓷层134 :第二陶瓷层135 :枢轴136 :垫片136al :第四摩擦面136a2 :第五摩擦面138 :弹性垫片139 :锁固组件T1、T2:厚度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请參照图1,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ー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可携式电子装置100例如是笔记型计算机、手机或掌上型语言翻译器等。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包括第一机体110、第二机体120及至少ー枢接机构130。第一机体110例如是屏幕与主机之一,第二机体120例如是屏幕与主机的另一,本实施例的第一机体110是以主机为例,而第二机体120是以屏幕为例作说明。枢接机构130连接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通过枢接机构130可转动地处于盖合或开启状态。请參照图2及图3,图2绘示图I的枢接机构的局部侧视图,图3绘示图2的枢接机构的爆炸图。枢接机构130包括第一枢接组件131、第二枢接组件132、第一陶瓷层133及第ニ陶瓷层134。虽然图未绘示,然第一枢接组件131可连接于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之一,而第二枢接组件132可连接于第二机体120与第二机体120的另一。第二枢接组件132包括枢轴135及凹轮组件132a,凹轮组件132a是设于枢轴135上且具有第二摩擦面132al。第一枢接组件131包括凸轮组件131a,凸轮组件131a枢接于枢轴135上且具有第一摩擦面131al。第一陶瓷层133形成于第一摩擦面131al上,第二陶瓷层134形成于第二摩擦面132al上。当第一枢接组件131与第二枢接组件132相对转动吋,凸轮组件131a是以第一陶瓷层133与凹轮组件132a的第二陶瓷层134接触。陶瓷材料具有重量轻、硬度高以及不易磨损等特性,通过此种材料的保护,枢接机构130在转动频繁的情况下(例如是耐磨测试或长期使用下),凸轮组件131a与凹轮组件132a磨损过剧。如图3所示,第一陶瓷层133及第ニ陶瓷层134的形成可采用电镀、化学电镀或涂布(apply)技术形成。陶瓷层除了可形成于凸轮组件及凹轮组件的摩擦面外,也可形成于其它摩擦面。例如,凸轮组件131a还具有第三摩擦面131a3,第三摩擦面131a3相对凸轮组件131a的第一摩擦面131al。枢接机构130还包括垫片136、第三陶瓷层(未绘示)及第四陶瓷层(未绘示)。垫片136是套设于枢轴135上且具有第四摩擦面136al。第三陶瓷层形成于第三摩擦面131a3,而第四陶瓷层形成于第四摩擦面136al。当第一枢接组件131 与第二枢接组件132相对转动时,第四陶瓷层是接触第三陶瓷层,藉以避免凸轮组件131a与垫片136快速磨耗。又例如,请继续參照图3,垫片136还具有第五摩擦面136a2,第五摩擦面136a2相对于垫片136的第四摩擦面136al。第一枢接组件131还包括枢接板131b,其连接于凸轮组件131a且具有第六摩擦面131bl。其中枢接板131b例如是以卡合或焊接方式连接于凸轮组件131a。枢接机构130还包括第五陶瓷层(未绘示)及第六陶瓷层(未绘示)。第五陶瓷层形成于第五摩擦面136a2,第六陶瓷层形成于第六摩擦面131bl。其中,当第一枢接组件131与第二枢接组件132相对转动时,第五陶瓷层是接触第六陶瓷层,藉以避免垫片136与枢接板131b快速磨耗。此外,垫片136设于枢接板131b与凸轮组件131a之间。当凸轮组件131a受到凹轮组件132a的推挤时,垫片136止挡凸轮组件131a,可避免凸轮组件131a过度变形而破坏。另外,凸轮组件131a呈ー L型结构,其连接于枢接板131bl而与枢接板131bl构成ーn字型结构。 再例如,枢接板131b还具有相对于第六摩擦面131bl的第七摩擦面131b2。第二枢接组件132还包括限位结构132b,其设于枢轴135且具有第八摩擦面132bl。限位结构132b可止挡第一枢接组件131,例如是止挡第一枢接组件131的枢接板131b,避免其往下位移。枢接机构130还包括第七陶瓷层(未绘示)及第八陶瓷层(未绘示)。第七陶瓷层形成于第七摩擦面131b2,第八陶瓷层形成于第八摩擦面132bl。其中,当第一枢接组件131与第二枢接组件132相对转动时,第七陶瓷层是接触第八陶瓷层,藉以避免限位结构132b与枢接板131b快速磨耗。上述第三陶瓷层、第四陶瓷层、第五陶瓷层、第六陶瓷层、第七陶瓷层及第八陶瓷层的形成方法可相似于第一陶瓷层133或第二陶瓷层134,容此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枢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枢接组件,包括一凸轮组件,该凸轮组件具有一第一摩擦面;一第二枢接组件,枢接于该第一枢接组件且包括一凹轮组件,该凹轮组件具有一第二摩擦面;一第一陶瓷层,形成于该第一摩擦面上;以及一第二陶瓷层,形成于该第二摩擦面上;其中,当该第一枢接组件与该第二枢接组件相对转动时,该第一陶瓷层与该第二陶瓷层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达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