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平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2044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31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承载煤矿综采工作面顺槽设备的双层平板车。本发明专利技术双层平板车,包括下层车架、上层车架和固定安装在下层车架上的至少两个车轮组件,上层车架和下层车架之间通过两个左右设置的第一支撑梁连接和第二支撑梁连接,上层车架与下层车架之间安装有若干弹性辊。本装置在运输具有软管或电缆的设备时,将设备的主体放置在上层车架上,将设备上的软管或电缆缠绕后放置在下层车架上,同时,设置在上层车架与下层车架之间的若干弹性辊能够防止软管或电缆从平板车上掉落,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电缆或软管刮、擦、碰等情况,防止电缆或软管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用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承载煤矿综采工作面顺槽设备的双层平板车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的大型煤矿中,使用许多重型设备,由于这些设备自身重量较大,再加上煤矿井下采煤和运输巷道狭窄,导致设备运输比较困难,在煤矿中,这些设备一般采用平板车运输,但是采用普通平板车运输具有软管或电缆的设备时,如运输重型配电站时,经常出现电缆或软管刮、擦、碰等情况,造成电缆或软管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双层平板车,在运输具有软管或电缆的设备时,能够保证软管或电缆不被损坏。本专利技术双层平板车,包括下层车架、上层车架和固定安装在下层车架上的至少两个车轮组件,下层车架包括矩形下边框、下面板和两根左右设置的第一横向加强梁,下边框由两根左右布置的下主梁和两根前后布置的下边梁构成,每根第一横向加强梁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在下边框左部和右部的下边梁上,两根第一横向加强梁之间通过若干根前后设置的第一纵向加强梁固定连接,每根下主梁与相临的第一横向加强梁之间通过若干根前后设置的第二纵向加强梁固定连接,第一纵向加强梁和第二纵向加强梁从左到右间隔布置,下面板固定安装在下边框的上表面上,每个车轮组的轮轴固定安装在下边框上,上层车架包括矩形上边框、上面板和两根左右设置的第二横向加强梁,上边框由两根左右布置的上主梁和两根前后布置的上边梁构成,每根第二横向加强梁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在上边框的左部和右部的上边梁上,两根第二横向加强梁之间通过若干根前后设置的第三纵向加强梁固定连接,每根上主梁与相临的第二横向加强梁之间通过若干根前后设置的第四纵向加强梁固定连接,第三纵向加强梁和第四纵向加强梁从左到右间隔布置,上层车架和下层车架之间通过两个左右设置的第一支撑梁连接,每根第一支撑梁分别位于一根第二横向加强梁的正下方,每根上边梁和对应的下边梁之间通过第二支撑梁连接,每根上主梁和对应的下主梁之间安装有若干根从左到右排成一行的插销,在每根插销上均套装有一个弹性辊,每个弹性辊均位于上主梁和下主梁之间,下边框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上板、第一下板和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固定安装在位于下边框右部的下边梁上,第一上板和第一下板均水平设置,第一下板和第一上板的左端均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第一上板和第一下板之间存在间隙,第一上板和第一下板上均开设有同轴的第一安装孔,下边框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上板、第二下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固定安装在位于下边框左部的下边梁上,第二上板和第二下板均水平设置,第二下板和第二上板的右端均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板上,第二上板和第二下板之间存在间隙,第二上板和第二下板上均开设有同轴的第二安装孔。本专利技术双层平板车,其中所述下主梁、下边梁、第一横向加强梁、第一纵向加强梁、第二纵向加强梁、第一支撑梁均采用工字钢制作,上主梁、上边梁、第二横向加强梁、第三纵向加强梁、第四纵向加强梁、第二支撑梁均采用方钢制成。本专利技术双层平板车,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还通过第一连接加强板固定安装在下层车架上,第一连接加强板位于第一连接装置的下方,第一连接加强板的右部与第一下板以及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加强板的左部与位于下边框右部的下边梁以及两根第一横向加强梁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装置还通过第二连接加强板固定安装在下层车架上,第二连接加强板位于第二连接装置下方,第二连接加强板的左部与第二下板以及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加强板的右部与位于下边框左部的下边梁以及两根第一横向加强梁的左端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双层平板车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层车架和下层车架,上层车架和下层车架之间用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连接,在运输具有软管或电缆的设备时,将设备的主体放置在上层车架上,将设备上的软管或电缆缠绕后放置在下层车架 上,同时,设置在上层车架与下层车架之间的若干弹性辊能够防止软管或电缆从平板车上掉落,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电缆或软管刮、擦、碰等情况,防止电缆或软管损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双层平板车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层平板车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双层平板车的下层车架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双层平板车的上层车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双层平板车包括下层车架I、上层车架2和固定安装在下层车架I上的两个车轮组件3。结合图4所示,下层车架I包括矩形下边框4、下面板5和两根左右设置的第一横向加强梁6,下边框4由两根左右布置的下主梁7和两根前后布置的下边梁8焊接而成。两根第一横向加强梁6相互平行,且每根第一横向加强梁6与两根下主梁7均平行,每根第一横向加强梁6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在下边框4的左部和右部的下边梁8上,第一横向加强梁6与相临的下主梁7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根第一横向加强梁6之间的距离。两根第一横向加强梁6之间通过五根前后设置的第一纵向加强梁9固定连接,五根第一纵向加强梁9之间相互平行,且两两相临的第一纵向加强梁9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两根下主梁7与相临的第一横向加强梁6之间均通过三根前后设置的第二纵向加强梁10固定连接,且两两相临的第二纵向加强梁10之间的距离均相等。第一纵向加强梁9和第二纵向加强梁10从左到右间隔布置。下面板5固定安装在下边框4的上表面上。每个车轮组3的轮轴通过支承座40固定安装在下边框4上,支承座40用螺栓固定安装在下主梁7上。结合图5所示,上层车架2包括矩形上边框11、上面板12和两根左右设置的第二横向加强梁13,上边框11由两根左右布置的上主梁14和两根前后布置的上边梁15焊接而成。两根第二横向加强梁13均与上主梁14平行,每根第二横向加强梁1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在上边框11的左部和右部的上边梁15上,两根第二横向加强梁13之间通过三根前后设置的第三纵向加强梁16固定连接,上主梁14与相临的第二横向加强梁13之间通过三根前后设置的第四纵向加强梁17固定连接,第三纵向加强梁16和第四纵向加强梁17从左到右间隔布置。结合图3所示,上层车架2和下层车架I之间通过两个左右设置的第一支撑梁18连接,每根第一支撑梁18分别位于一根第二横向加强梁13的正下方,每根上边梁15和对应的下边梁8之间通过第二支撑梁19连接,结合图2所示,每根上主梁14和对应的下主梁7之间安装有五根从左到右排成一行的插销20,两两相临的插销20之间距离相等,在每根插销20上均套装有一个弹性辊21,每个弹性辊21均位于上主梁14和下主梁7之间,每个弹性辊21的半径均大于上主梁14的最外边与安装在其上的对应的插销20之间的距离,每个弹性辊21的半径也均大于下主梁7的最外边与安装在其上的对应的插销20之间的距离。 如图I所示,下边框4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22,第一连接装置22包括第一上板23、第一下板24和第一连接板25,第一连接板25固定安装在位于下边框4右部的下边梁8上,第一上板23和第一下板24均水平设置,第一下板24和第一上板23的左端均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25上,第一上板23和第一下板24之间存在间隙,第一上板23和第一下板24上均开设有同轴的第一安装孔26,第一连接装置22还通过第一连接加强板32固定安装在下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平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车架(1)、上层车架(2)和固定安装在下层车架(1)上的至少两个车轮组(3),所述下层车架(1)包括矩形下边框(4)、下面板(5)和两根左右设置的第一横向加强梁(6),所述下边框(4)由两根左右布置的下主梁(7)和两根前后布置的下边梁(8)构成,所述每根第一横向加强梁(6)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在下边框(4)左部和右部的下边梁(8)上,两根第一横向加强梁(6)之间通过若干根前后设置的第一纵向加强梁(9)固定连接,每根下主梁(7)与相临的第一横向加强梁(6)之间通过若干根前后设置的第二纵向加强梁(10)固定连接,第一纵向加强梁(9)和第二纵向加强梁(10)从左到右间隔布置,所述下面板(5)固定安装在下边框(4)的上表面上,所述每个车轮组(3)的轮轴固定安装在下边框(4)上,所述上层车架(2)包括矩形上边框(11)、上面板(12)和两根左右设置的第二横向加强梁(13),所述上边框(11)由两根左右布置的上主梁(14)和两根前后布置的上边梁(15)构成,所述每根第二横向加强梁(1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在上边框(11)的左部和右部的上边梁(15)上,两根第二横向加强梁(13)之间通过若干根前后设置的第三纵向加强梁(16)固定连接,每根上主梁(14)与相临的第二横向加强梁(13)之间通过若干根前后设置的第四纵向加强梁(17)固定连接,第三纵向加强梁(16)和第四纵向加强梁(17)从左到右间隔布置,所述上层车架(2)和下层车架(1)之间通过两个左右设置的第一支撑梁(18)连接,所述每根第一支撑梁(18)分别位于一根第二横向加强梁(13)的正下方,所述每根上边梁(15)和对应的下边梁(8)之间通过第二支撑梁(19)连接,所述每根上主梁(14)和对应的下主梁(7)之间安装有若干根从左到右排成一行的插销(20),在每根插销(20)上均套装有一个弹性辊(21),所述每个弹性辊(21)均位于上主梁(14)和下主梁(7)之间,所述下边框(4)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22),所述第一连接装置(22)包括第一上板(23)、第一下板(24)和第一连接板(25),所述第一连接板(25)固定安装在位于下边框(4)右部的下边梁(8)上,所述第一上板(23)和第一下板(24)均水平设置,第一下板(24)和第一上板(23)的左端均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25)上,所述第一上板(23)和第一下板(24)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上板(23)和第一下板(24)上均开设有同轴的第一安装孔(26),所述下边框(4)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连接装置(27),所述第二连接装置(27)包括第二上板(28)、第二下板(29)和第二连接板(30),所述第二连接板(30)固定安装在位于下边框(4)左部的下边梁(8)上,所述第二上板(28)和第二下板(29)均水平设置,第二下板(29)和第二上板(28)的右端均固 定安装在第二连接板(30)上,所述第二上板(28)和第二下板(29)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上板(28)和第二下板(29)上均开设有同轴的第二安装孔(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平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车架(I)、上层车架(2)和固定安装在下层车架(I)上的至少两个车轮组(3 ),所述下层车架(I)包括矩形下边框(4 )、下面板(5 )和两根左右设置的第一横向加强梁(6),所述下边框(4)由两根左右布置的下主梁(7)和两根前后布置的下边梁(8)构成,所述每根第一横向加强梁(6)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在下边框(4)左部和右部的下边梁(8)上,两根第一横向加强梁(6)之间通过若干根前后设置的第一纵向加强梁(9)固定连接,每根下主梁(7)与相临的第一横向加强梁(6)之间通过若干根前后设置的第二纵向加强梁(10)固定连接,第一纵向加强梁(9)和第二纵向加强梁(10)从左到右间隔布置,所述下面板(5)固定安装在下边框(4)的上表面上,所述每个车轮组(3)的轮轴固定安装在下边框(4)上,所述上层车架(2)包括矩形上边框(11)、上面板(12)和两根左右设置的第二横向加强梁(13),所述上边框(11)由两根左右布置的上主梁(14)和两根前后布置的上边梁(15)构成,所述每根第二横向加强梁(1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在上边框(11)的左部和右部的上边梁(15)上,两根第二横向加强梁(13)之间通过若干根前后设置的第三纵向加强梁(16)固定连接,每根上主梁(14)与相临的第二横向加强梁(13)之间通过若干根前后设置的第四纵向加强梁(17)固定连接,第三纵向加强梁(16)和第四纵向加强梁(17)从左到右间隔布置,所述上层车架(2)和下层车架(I)之间通过两个左右设置的第一支撑梁(18)连接,所述每根第一支撑梁(18)分别位于一根第二横向加强梁(13)的正下方,所述每根上边梁(15)和对应的下边梁(8)之间通过第二支撑梁(19)连接,所述每根上主梁(14)和对应的下主梁(7)之间安装有若干根从左到右排成一行的插销(20),在每根插销(20)上均套装有一个弹性辊(21 ),所述每个弹性辊(21)均位于上主梁(14)和下主梁(7)之间,所述下边框(4)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22),所述第一连接装置(22)包括第一上板(23)、第一下板(24)和第一连接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久辉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