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梯式栽培下旱作渗灌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2849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6 17:38
一种水稻梯式栽培下旱作渗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实施步骤:(1)稻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2)PE管或PVC管的前处理;(3)垄顶铺设PE管或PVC管;(4)垄坡上梯式移栽秧苗;(5)每隔2-10天进行一次渗灌作业;(6)田间病虫草害的管理;(7)成熟后适时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大幅度节水;(2)PE管或PVC管的廉价、耐用,投入成本少;(3)实现了水肥耦合,提高了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4)需水减少,少免耕种植,减少换茬期农耗,(4)大幅提高了水稻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栽培
,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双季稻种植集中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收割前10-15天开始晒田,以便收割机能在稻田中作业,而换茬期则需要大量用水泡田、耕整,争水、抢水的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在缺水季节由于无法进行稻田耕整,耽误了晚稻移栽,导致晚稻产量严重减产或者绝收。我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又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80%,而稻田总耗水量占农业用水的65%以上。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春旱夏旱等现象经常发生,导致双季稻区种植面积大量减少,转而进行中稻或者一季晚稻的种植,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研究水稻栽培的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型水稻,无论是从当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考虑,都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该方法通过改变水稻平作为垄作,在垄顶铺设管材进行渗灌,以期减少灌溉水和肥料的投入,提高水资源和肥料利用率,提高整个生产系统抗旱能力,缩短换茬期,为水稻种植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I)稻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 ⑵PE管或PVC管的前处理; (3)垄顶铺设PE管或PVC管; (4)垄坡上梯式移栽秧苗; (5)每隔2-10天进行一次渗灌作业; (6)田间病虫草害的管理; (7)成熟后适时收获。当然,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在垄顶铺设其它塑料管,如PP管、或PP-R管等。进一步地,所述稻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是指 (I)稻田起垄时施有机肥15. 0-22. 5t/hm2,加占有机肥总质量4. 66%。的纯N、占有机肥总质量6. 80%。的P2O5。方法是起垄前施肥,成条成线,随后打垄,肥料集中在垄底中间位置,促使肥料深施。(2)采用起垄机按照垄间距离A为120-140cm,垄高H为30_60cm起垄,详见示意图 1、2。本专利技术所述PE管或PVC管的前处理是指在PE管或PVC管的两侧中央部位分别钻出一排孔,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k为5-50cm。更进一步地,所述孔为圆孔,其直径d为0. 3cm-0. 5cm。本专利技术所述垄顶铺设PE管或PVC管是指,在垄顶开挖一条凹槽,所述PE管或PVC管置于该凹槽内,PE管或PVC管的铺设方向与垄的长度方向e —致。所述垄坡上梯式移栽秧苗是指,秧苗移栽至垄上的株距L为12cnTl6Cm,行距为R为15cnTl8cm,每个坡面移栽2_6穴,每穴2_3苗。进一步地,所述每隔2-10天进行一次渗灌作业是指 (1)将带压力的灌溉水输送到铺设在田间的PE管或PVC管中,水从PE管或PVC管两侧孔内渗出,根据不同的生育期需水量和气候条件制定不同的灌溉时间间隔,每间隔2-10天灌溉一次,单次灌溉时间为4-24小时; (2)施追肥时,将肥料分批多次加入到灌溉水里,均匀的施入稻田中,施肥期间实行连续渗灌作业。本专利技术所述田间病虫草害的管理是指 (1)水稻移栽后5-17天选用除草剂除草,采用物理方法和药剂防治相结合防治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 (2)在水稻幼穗分化期采用物理方法和药剂防治相结合防治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 (3)在水稻抽穗期选用物理方法和药剂相结合防治稻纵卷叶螟; (4)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采用物理方法和药剂防治相结合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稻叶蝉、稻飞虱。本专利技术所述成熟后适时收获是指,当95%的水稻籽粒呈金黄色时进行水稻收割。 当配合施肥时,灌溉时间为上午7:00-11:00或下午4:00-6: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利用垄的高度使PE管或PVC管内的水或者水肥自上而下进行渗漏、滴灌,替代传统的淹灌而大幅度节水; ⑵PE管或PVC管的廉价、耐用,投入成本少; (3)利用肥料易溶于水,水自上而下渗漏的特性,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水肥耦合,按需按量为水稻供给水和肥料,有效的提高了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 (4)该方法在稻田中铺设了PE管或PVC管实行渗灌,需水减少,少免耕种植,减少换茬期农耗; (5)机收平均产量7500kg/hm2,平均增产5%_20%,节水30%_60%。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I的A-A剖视 图3是图I的局部立体不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PE管或PVC管的结构示意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在图中 I-垄;2-PE管或PVC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述的实施例仅就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阐述,不表明本专利技术的全部内容。2011年,在浏阳市北盛镇乌龙社区进行了晚稻(湘晚籼17号)梯式栽培的试验I. 0km2,在晚稻季生产时节,即2011年6月上旬,将有机肥15. 0-22. 5t/hm2,加70kg/hm2的纯N、102kg/hm2的P2O5撒施于田间,利用起垄机起垄,如图I,2,3所示,规格为垄间距A为120cm,垄高H为30cm,垄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30° 40°,此过程中还将基肥集中且深施,按株距R为20cm(斜坡距离),行距L为15. Ocm插植,每穴2_3苗。利用钻孔机在PE管的两侧中央部位分别钻出一排直径D为0. 3-0. 5cm的圆孔,孔间距离k为10cm,详见示意图4、5。在水稻移栽后,于每天上午8:00-11: 00进行渗灌作业,移栽后3天将液体肥料(占肥料总量的30%)加入灌溉水中,均匀施入稻田中,连续作业5-7天,同时于移栽后10天每亩用2. 5%稻杰乳油60-100毫升拌毒土撒施除草。幼穗分化期进行水分和肥料(占肥料 总量的30%)耦合的渗灌作业,连续作业5-7天,采用黑光灯诱杀加每亩用5%锐劲特悬浮剂30-40晕升(有效成分I. 5-2克)或每亩用40-60晕升(有效成分2_3克),按说明兑水喷雾,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抽穗期进行水分和肥料(占肥料总量的10%)耦合的渗灌作业,连续作业2-3天,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和采用阿维菌素(1%虫螨杀星)20毫升加20%三唑磷30毫升,按说明兑水喷雾,进行综合防治;后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综合防治。其余生育时期根据降雨和蒸发情况进行渗灌作业,不配合肥料的施入,作业间隔为2-10天不等。机收平均产量7500kg/hm2,平均增产5%_20%,节水30%_60%。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I)稻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 ⑵PE管或PVC管的前处理; (3)垄顶铺设PE管或PVC管; (4)垄坡上梯式移栽秧苗; (5)每隔2-10天进行一次渗灌作业; (6)田间病虫草害的管理; (7)成熟后适时收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其特征是,所述稻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是指 (1)稻田起垄时施有机肥15.0-22. 5t/hm2,加占有机肥总质量4. 66%。的纯N、加占有机肥总质量6. 80%。的P2O5 ;起垄前施肥,成条成线,肥料集中在垄底中间位置; (2)采用起垄机起垄,相邻两垄间距离A为120-140cm,垄高H为30_60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梯式栽培下旱作渗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2)PE管或PVC管的前处理;(3)垄顶铺设PE管或PVC管;(4)垄坡上梯式移栽秧苗;(5)每隔2?10天进行一次渗灌作业;(6)田间病虫草害的管理;(7)成熟后适时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璜郑华斌傅志强陈灿廖晓兰杨瑞芳朱华武扈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