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式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709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6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面板中以透明导电材料如纳米碳管(CNT)、氧化铟锡(ITO)材料或极细化金属线路等材料作为导电层。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组成有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第一结构有装饰层、印刷于装饰层上的油墨层、第一结构电极与绝缘层,包括形成于电极间的第一导电层;第二结构包括有基板与形成于基板上的第二导电层,经图案化后形成第二结构导电层,接着形成第二结构电极与绝缘层。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之间设置有间隔物,以双面胶组立形成电阻式触控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采用导电性佳与高透明度的纳米碳管材料,可达成节省制作程序与成本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特别是利用纳米碳管材料作为面板内的导电层的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电阻式触控面板的设计主要区分为四线式、五线式、八线式等,其中电阻式触控面板的主要构成包括一氧化铟锡导电玻璃(通称为ITO glass)以及另一导电薄膜(通称ITOfilm),在这两层导电材料层之间以间隔物(Spacer)区隔开。电阻式触控面板运作原理是在两个导电材料层上所形成的导电电极上通一电压,形成均匀电场,间隔物则避免无触摸时造成短路而产生误动作,若以手指、笔或其他装置触 压面板,使上下导电材料层接触造成短路,产生压降,由各边所形成的导电线路产生信号,由控制器测得信号的座标位置,并经转换与传送给主机系统,产生相对应动作。其中现有技术电阻式触控面板的制作程序可参考图Ia至图Ie的各步骤示意图,一般电阻式触控面板有上下两层结构,各层具有一些细节结构,示意如图Ia至图le。图Ia显示有一第一透明基板101,上方形成第一导电层103,导电材料通常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TO);透明基板的材料可为一种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是由苯甲二酸(TPA)或对苯甲二酸二甲酯(DMT)与乙二醇(EG)聚合而产生的一种芳香族聚酯。PET在未充填的情况下成型可具有透明性。接着图Ia所示的结构的第一导电层103将经过蚀刻形成的如图Ib所示的第一面板导电层103’,其中被蚀去的部份则再形成第一结构导线123,再印刷一层绝缘层125。接着如图lc,备置有一装饰层105,上方经过印刷步骤形成一油墨层107,比如为具有此触控面板装置上的一些装饰用的印刷内容,也可能是品牌、产地、规格等内容。再如图ld,将上述图lb、图Ic形成的结构利用第一光学胶109贴合,结合第一透明基板101、第一面板导电层103’、第一结构导线123与绝缘层125形成的结构(图Ib)与装饰层105、油墨层107形成的结构(图Ic),形成此电阻式触控面板提供触压的结构。接着如图Ie所示,备置第二透明基板111,并结合第二导电层113。其中第二导电层113再经蚀刻工艺形成如图If所示的第二面板导电层113’,蚀去的部份则继续形成第二结构导线133,之后再于导线上形成绝缘层135。再来如图Ig所示,触控面板另一端备置有塑胶基板115,与第二透明基板111、第二导电层113’所形成的结构以第二光学胶117结合。其中塑胶基板115 —般可以一种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为主要基板材料,聚碳酸酯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非晶型热塑性树脂,具有绝缘、延伸性、强度与价格低廉的优点。第二透明基板111同样可为上述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材料。之后如图Ih所示,将图Id形成的结构结使用双面胶127与图Ig贴合组立形成的结构,为避免两个结构的第一导电层103与第二导电层113形成短路,因此结合时布置有球形的间隔物(spacer) 121,使第一面板导电层103’与第二面板导电层113’具有一定间距,在触控面板被触压时才会在特定位置形成电路信号。现有技术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的制作程序,其中利用了不少结构上强固的设计,并包括保护各层电路间电气特性的结构设计,因此有如图Ih所示较为复杂的结构,包括利用曝光、显影等蚀刻制作电路等步骤,一般来说,工艺上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的制作程序,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精简的电阻式触控面板。根据实施例,电阻式触控面板的主要结构包括一第一结构,包括一装饰层;一印刷于该装饰层上的油墨层;—形成于该油墨层上的第一结构导线;—形成于该油墨层、该第一结构导线间与该装饰层上的一第一导电层;以及一形成于该第一结构导线上的第一结构绝缘层;一第二结构,包括一基板;一形成于该基板上,且经图案化的一第二结构导电层;一形成于该第二结构导电层侧的第二结构导线;一形成于该第二结构导线上的第二结构绝缘层;一设置于该第一结构与该第二结构之间的间隔物;其中该第一结构与该第二结构相对组立。所述的第一结构与该第二结构以一双面胶贴合。所述的第一导电层或该第二结构导电层为一纳米碳管材料层。所述的第一导电层或该第二结构导电层为一氧化铟锡层。所述的第一导电层或该第二结构导电层为透明的材料层。所述的第一结构导线以印刷工艺形成于该油墨层上。所述的第二结构导线以印刷工艺形成于该第二结构导电层的一侧或两侧的位置上。所述的第一结构绝缘层与该第二结构绝缘层以印刷工艺分别形成于该第一结构导线与该第二结构导线上。所述的装饰层为透明。所述的第二结构的基板为一透明的聚碳酸酯材料基板。本技术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特征在于利用纳米碳管材料或氧化铟锡作等为电阻式触控面板中的导电层,可以简化面板工艺,并保有原面板应有的结构。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节省了基板、粘着层,因此可以精简结构上的设计。2.利用透明导电材料如纳米碳管(CNT)材料、氧化铟锡(ITO)材料或极细化金属线路等作为面板模块内的导电层,在制作上可以屏除一些材料层之间互相影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a-图Ih显示现有技术电阻式触控面板的制作程序;图2a-图2j所示为本技术电阻式触控面板的制作程序;图3所示为本技术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第一透明基板101第一导电层103第一面板导电层103’第二面板导电层113’装饰层105油墨层107第一光学胶109第二透明基板111第二导电层113透明基板115第二光学胶117间隔物121第一结构导线123第二结构导线133绝缘层125,135第一结构导电层205’装饰层201油墨层203第一结构导线;213第一结构绝缘层215第二结构导线219第二结构绝缘层221第二结构导电层209’双面胶217第一导电层205第二导电层209透明基板207间隔物21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揭示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节省了基板、粘着层,因此可以精简结构上的设计。其中可以采用使用透明导电材料如纳米碳管(Carbon Nano Tube, CNT)或是氧化铟锡(ITO)或极细化金属线路作为导电层的材料,特别是采用纳米碳管材料,纳米碳管材料具有好的挠曲性、机械强度、高透光与导电性佳的优点。本技术由于工艺改良而达到节省一些基材、粘着层的耗费,并降低制作成本。实施例可参考图2a_图2j所示本技术电阻式触控面板的制作程序示意图,工艺中分为上下两个结构,可分别命名为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而第一结构为使用者利用手指、笔或是其他物品所触压的面板结构。如图2a,先备置一装饰层201,通常为设置此触控面板的装置外的装饰结构,上方印刷有触控面板上需要呈现的装置图案、内容等的油墨层203,如图2b。接着如图2c所示,透过涂布、印刷或是注入等程序,在上述装饰层201与油墨层203形成的结构上形成此第一结构的第一导电层205,第一导电层205的主要材料可为纳米 碳管(CNT)或是氧化铟锡(ITO)材料。再如图2d所示,将第一导电层205图案化之后,形成第一结构导电层205’,蚀去的部份则是于油墨层203上形成金属材料形成的电极层导线,如图所示的第一结构导线213,特别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式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结构,包括:一装饰层;一印刷于该装饰层上的油墨层;一形成于该油墨层上的第一结构导线;一形成于该油墨层、该第一结构导线间与该装饰层上的一第一导电层;以及一形成于该第一结构导线上的第一结构绝缘层;一第二结构,包括:一基板;一形成于该基板上,且经图案化的一第二结构导电层;一形成于该第二结构导电层侧的第二结构导线;以及一形成于该第二结构导线上的第二结构绝缘层;一设置于该第一结构与该第二结构之间的间隔物;其中该第一结构与该第二结构相对组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豪林彦泽林士杰林钜强蔡炳松
申请(专利权)人:新加坡商宝威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