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面刚性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5463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锥面刚性制动器,属于制动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锥面刚性制动器,包括机体,该机体内设置有小齿轮,所述机体上设置有锥形制动体,所述小齿轮的上端面与锥形制动体之间锥面配合,所述锥形制动体上连接有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使锥形制动体竖向移动,控制小齿轮的制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锥面刚性制动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作安全可靠,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便于安装;能够瞬间制动,从而保证制动效果,避免产生安全事故,且该锥面刚性制动器的控制十分的方便,且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动器,尤其是一种采用锥面刚性制动的制动器。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采用的制动装置有平面摩擦制动器、双抢闸制动器、磨擦片式制动器以及皮囊式制动器等,许多制动器都因机器的结构形式和功能而定,通常采用的软材料与硬材料相贴合,并通过压力或者摩擦力进行制动,其磨损大,寿命短,而且一旦遇到水等物质,其摩擦性能降低,制动效果就失效了。上述制动器无法运用于螺旋压力机上对其制动,不能满足螺旋压力机的结构特殊性,特别是超高压的螺旋压力机,其压力大,要通过传统的制动器将其瞬间制动所需的制动超大,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将其瞬间制动,从而急需一种制动装置,能够使用到超高压的螺旋压力机上,且能够将其瞬间制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作安全可靠,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便于安装的锥面刚性制动器,通过使用该锥面刚性制动器,能够瞬间制动,从而保证制动效果,避免产生安全事故,且该锥面刚性制动器的控制十分的方便,且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应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锥面刚性制动器,包括机体,该机体内设置有小齿轮,所述机体上设置有锥形制动体,所述小齿轮的上端面与锥形制动体之间锥面配合,所述锥形制动体上连接有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使锥形制动体竖向移动,控制小齿轮的制动。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机体内设置有小齿轮,且多个小齿轮可呈行星轮均布于太阳轮的周围,同时在机体上设置锥形制动体,且该锥形制动体能够与小齿轮的上端面之间进行锥面配合,即锥形制动体设置有锥面结构,小齿轮的上端面向内设置及为锥面结构,二者之间的锥面结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通过锥形制动体将小齿轮制动,在锥形制动体上连接有控制部件,该锥形制动体受控制部件控制其竖向移动,并且由于锥形制动体的竖向移动,能够实现与小齿轮的上端面之间的贴合与否,实现对小齿轮的控制,能够方便快捷地控制小齿轮的制动,继而控制超高压旋压机上的太阳轮的制动,能够实现瞬间制动,保证其制动效果,且本技术的锥面刚性制动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作安全可靠,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便于安装,避免产生安全事故,且该锥面刚性制动器的控制十分的方便,且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应用。本技术的锥面刚性制动器,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锥形制动体上的螺柱轴,所述锥形制动体与螺柱轴穿过基座,所述基座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螺柱轴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检测控制系统上,所述锥形制动体外套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锥形制动体与基座之间,使锥形制动体具有向小齿轮的上端面贴合的趋势。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锥形制动体与螺柱轴固定连接,使得锥形制动体能够随螺柱轴的移动,同时锥形制动体与螺柱轴穿过基座,基座与机体固定连接,使得锥形制动体与螺柱轴均被基座所限制,所述螺柱轴与驱动装置连接,由驱动装置控制其上下移动,实现对锥形制动体的控制,且驱动装置连接于检测控制系统上,由检测控制系统根据螺柱轴竖向移动的情况控制驱动装置,继而实现了控制的自动化,锥形制动体与基座之间放置弹簧,使得弹簧始终能够向锥形制动体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且该作用力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调整,由于弹簧向锥形制动体施加的作用力,使得锥形制动体始终保持着向小齿轮的上端面贴合的趋势。当驱动装置驱动螺柱轴向上运动时,能够使锥形制动体压缩弹簧,并放松与小齿轮的上端面之间的贴合,从而使得小齿轮能够正常地使用;当驱动装置驱动螺柱轴向下运动时,能够使锥形制动体放松弹簧,当锥形制动体与小齿轮上端面刚好接触时,二者之间通电,通过检测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停止转动,此时要瞬间将小齿轮制动,就需要弹 簧向锥形制动体施加一个巨大的作用力,使得锥形制动体与小齿轮之间紧密贴合,通过刚性接触的二者瞬间巨大作用力的贴合,将小齿轮制动,并且通过行星轮布置的多个小齿轮,同时限制太阳轮大齿轮转动,起到制动的效果,即该制动器能够使用到超高压旋压机上,且其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利于。本技术的锥面刚性制动器,所述锥形制动体包括锥部和颈部,所述锥部与小齿轮的上端面之间锥面配合,所述弹簧套于颈部外,且所述弹簧由多个蝶形弹簧重叠而成。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该锥形制动体包括锥部和颈部,其中锥部呈锥台结构,且用于与小齿轮的上端面进行锥面配合,从而通过该锥面配合,将小齿轮进行刚性的制动,在颈部外套有弹簧,该弹簧能够向锥形制动体施加弹力,使其具有向小齿轮的上端面贴合的趋势,当驱动装置驱动锥形制动体向小齿轮的上端面移动,并且与小齿轮的上端面贴合时,此时的驱动装置即将停止,因此就需要通过弹簧持续地向锥形制动体施加一个力,使锥形制动体与小齿轮的上端面之间始终保持紧密贴合,从而使得当锥形制动体不离开小齿轮时,小齿轮始终处于制动状态,所述弹簧由多个蝶形弹簧重叠而成,因此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不同数量的蝶形弹簧,以满足制动小齿轮所需的力,小齿轮被锥形制动体制动,从而处于行星轮中的太阳轮被多个小齿轮同时制动,能够将超高压旋压机制动,其使用范围广,适合推广应用。本技术的锥面刚性制动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与电动机配合的制动涡轮,所述螺柱轴穿过制动涡轮的中部,且与制动涡轮之间通过螺纹配合,所述螺柱轴的顶部侧壁设置有键槽,该键槽与机壳之间设置导向键,且所述螺柱轴通过该导向键可相对于制动涡轮竖向移动。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电动机上连接有蜗杆,蜗杆与制动涡轮配合,由电动机驱动制动涡轮转动,在制动涡轮内有螺柱轴穿过,且螺柱轴与制动涡轮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同时在螺柱轴的顶部侧壁设置有键槽,该键槽与机壳之间设置导向键,使得制动涡轮转动时,螺柱轴受到导向键的作用而无法转动,仅能在导向键的作用下竖向移动,从而可以通过制动涡轮带动螺柱轴竖向移动,即可以通过电动机控制螺柱轴竖向移动,螺柱轴能带动锥形制动体随其移动,从控制锥形制动体与小齿轮的上端面之间的贴合与否,继而实现对小齿轮的制动,使其制动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本技术的锥面刚性制动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本技术的锥面刚性制动器,所述检测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螺柱轴的顶部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连接到控制系统上,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并控制电动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该检测控制系统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设置于螺柱轴的顶部,用于检测螺柱轴的轴向移动,从而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上,控制系统根据其实际的位置而进行处理,当螺柱轴带动锥形制动体向上移动,放松锥形制动体与小齿轮之间的贴合,移动到移动位置时,需要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避免锥形制动体压缩弹簧过紧而使电动机无法转动,对电动机造成损害,同样的道理,也避免螺柱轴带动锥形制动体向下移动,使锥形制动体与小齿轮之间的贴合,避免锥形制动体继续下移而损害电动机,从而保证其使用寿命长久。本技术的锥面刚性制动器,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手动控制螺柱轴带动锥形制动体竖向移动,从而保证其自动控制,且操作简便,适合推广。本技术的锥面刚性制动器,所述锥形制动体与基座之间通过键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在锥形制动体与基座之间通过键固定连接,使得当锥形制动体与小齿轮的上端面进行配合制动时,小齿轮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通过锥形制动体传递至该键上,再通过该键传递至基座上,使机体将其消除掉,从而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面刚性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体,该机体内设置有小齿轮(2),所述机体上设置有锥形制动体(9),所述小齿轮(2)的上端面与锥形制动体(9)之间锥面配合,所述锥形制动体(9)上连接有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使锥形制动体(9)竖向移动,控制小齿轮(2)的制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光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盛堡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