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煤机用电缆,包括三根动力线芯和六根信号线芯,每根所述动力线芯外均依次包裹有动力绝缘层和动力屏蔽层,每根所述信号线芯外均包裹有信号绝缘层,每两根所述信号线芯为一组,每组信号线芯外包裹有信号屏蔽层,三组信号线芯排列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信号屏蔽层外共同包裹有包带层,所述动力屏蔽层和所述包带层外共同依次包裹有内护套层、加强层和外护套层;该种采煤机用电缆不仅提高了控制线和通信线的利用率,而且防止了控制线芯和通讯线芯之间的窜音干扰,提高了电缆的抗干扰能力,另外因结构布置合理,给控制线芯和通讯线芯留出一定的活动余地,这样在电缆拖拽过程中,不会再因线芯无余量弯曲、伸展而造成控制线芯断线而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尤其涉及一种采煤机用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采煤机用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特别抗砸和抗挤压程度不够、检测信号不准确、数据通讯控制线排列结构不合理等弊端,影响到了电缆的使用效果。随着采煤技术的不 断提高,要求地面控制中心能够及时掌握工作面的运行情況,即将采煤设备的エ况參数传输到顺槽胶带的主控计算机。现有技术中的采煤机用电缆虽増加了三根数据通讯线芯传输线,有四根芯变成了七根芯,但是由于电缆的制作エ艺及抗干扰能力不足,这样往往出现通讯信号和控制信号相互干扰的弊端,从而导致信号传输出现故障,检测信号的不准确和监控信号的误动作。同吋,电缆的控制线芯如采用平行排列方式,则占用空间过大,如采用星形结构布置,因空间控制,导致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因内部线芯无伸缩空间,造成线芯断开,无法将智能采煤机机身上的检测信号和控制信号进行及时传输,无法实现在线实时监测和监控。对于电缆在工作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其中,电缆断线故障次数最多,占总故障次数的50%。由此可见,电缆故障是造成自动化工作面电缆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电缆的可靠性,必须从这ー现状着手,寻找症结,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切实提高电缆的可靠性。造成电缆断线故障主要存在个三个主要原因I.煤矿石或大煤矿掉落而冲砸电缆;2.设备运行中,电缆长时间伸缩、弯曲;3.电缆强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煤机用电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特别抗砸和抗挤压程度不够、内部线芯无伸缩空间造成线芯断开、检测信号不准确、数据通讯控制线排列结构不合理等弊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采煤机用电缆,包括三根动カ线芯和六根信号线芯,每根所述动カ线芯外均依次包裹有动力绝缘层和动カ屏蔽层,每根所述信号线芯外均包裹有信号绝缘层,每两根所述信号线芯为一組,每组信号线芯外包裹有信号屏蔽层,三组信号线芯排列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信号屏蔽层外共同包裹有包带层,所述包带层为丙纶纺粘无纺布绕包包带层,所述动カ屏蔽层和所述包带层外共同依次包裹有内护套层、加强层和外护套层,所述内护套层为交联聚こ烯内护套层,所述加强层为玻璃纤维带加强层,所述外护套层为聚全氟こ丙烯外护套层,所述动カ线芯和信号线芯间设有接地线芯。进ー步改进在于所述外护套层外包裹有履带,所述履带的履齿的长度为37mm-43mm0进ー步改进在干所述动カ绝缘层为辐照交联聚こ烯动カ绝缘层,所述信号绝缘层为辐照交联聚こ烯信号绝缘层。进ー步改进在于所述动カ屏蔽层和所述信号屏蔽层均采用镀锡铜丝屏蔽。本专利技术ー种采煤机用电缆,通过电缆的第四线芯中的信号线芯,采用六芯结构,且采用螺旋式绞合排列方式,使得占用空间较小,同时信号线芯采用三角形结构布置,即将六根信号线芯分为三组,每组的信号线芯中的两根线芯同时作为控制线芯或通讯线芯,从而提高控制线芯或通讯线芯的利用率,并在每组的信号线芯外加设独立的信号屏蔽层,防止了信号线芯间的窜音干扰,提高了电缆的抗干扰能力。因这种三角形结构布置合理,给信号线芯留出一定的活动余地,这样在电缆拖拽过程中,不会再因信号线芯无余量弯曲、伸展而造成控制信号线芯断线而影响生产。整个信号线芯内部还可采用滤波技木。该种采煤机用电缆采用双护套结构,并在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直接设置玻璃纤维带加强层,从而很大地提高了电缆的抗拉强度。该种采煤机用电缆的外护套层外包裹有履带,所述履带的履齿的长度为37mm-43mm,使得履带的强度加大,且在电缆的敷设过程中保证履带同样与店里的受カー致,从而降低了电缆断线的故障率,保证了正常的安全生产,減少了电缆的重复投入,降低了员エ的劳动强度,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益。该种采煤机用电缆的动カ屏蔽层和信号屏蔽层均采用镀锡铜丝屏蔽,进ー步提高了电缆的抗拉强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ー种采煤机用电缆不仅提高了控制线和通信线的利用率,而且防止了控制线芯和通讯线芯之间的窜音干扰,提高了电缆的抗干扰能力,另外因结构布置合理,给控制线芯和通讯线芯留出一定的活动余地,这样在电缆拖拽过程中,不会再因线芯无余量弯曲、伸展而造成控制线芯断线而影响生产。且对于履带的履齿长度进行了改进,降低了电缆断线的故障率,保证了正常的安全生产,減少了电缆的重复投入,降低了员エ的劳动强度,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益。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是信号线芯与信号绝缘层、信号屏蔽层的位置关系 其中I-动カ线芯,2-动カ绝缘层,3-动カ屏蔽层,4-信号线芯,5-信号绝缘层,6-信号屏蔽层,7-包带层,8-内护套层,9-加强层,10-外护套层,1ト接地线芯,12-履帯,13-履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煤机用电缆,包括三根动カ线芯I和六根信号线芯4,每根所述动カ线芯I外均依次包裹有动力绝缘层2和动カ屏蔽层3,每根所述信号线芯4外均包裹有信号绝缘层5,每两根所述信号线芯4为一組,每组信号线芯4外包裹有信号屏蔽层6,三组信号线芯4排列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信号屏蔽层6外共同包裹有包带层7,所述包带层7为丙纶纺粘无纺布绕包包带层,所述动カ屏蔽层3和所述包带层7外共同依次包裹有内护套层8、加强层9和外护套层10,所述内护套层8为交联聚こ烯内护套层,所述加强层9为玻璃纤维带加强层,所述外护套层10为聚全氟こ丙烯外护套层,所述动カ线芯I和信号线芯4间设有接地线芯11,所述外护套层10外包裹有履带12,所述履带12的履齿13的长度优选为40mm,所述动カ绝缘层2为辐照交联聚こ烯动カ绝缘层,所述信号绝缘层5为辐照交联聚こ烯信号绝缘层,所述动カ屏蔽层3和所述信号屏蔽层6均采用镀锡铜丝屏蔽。本实施例一种采煤机用电缆,通过电缆的第四线芯中的信号线芯4,采用六芯结构,且采用螺旋式绞合排列方式,使得占用空间较小,同时信号线芯4采用三角形结构布置,即将六根信号线芯4分为三組,每组的信号线芯4中的两根线同时作为控制线芯或通信线芯,从而提高控制线芯和通信线芯的利用率,并在每组的信号线芯4外加设独立的信号屏蔽层6,防止了信号线芯4间的窜音干扰,提高了电缆的抗干扰能力。因这种三角形结构布置合理,给信号线芯4留出一定的活动余地,这样在电缆拖拽过程中,不会再因信号线芯4无余量弯曲、伸展而造成信号线芯4断线而影响生产。整个信号线芯4内部还可采用滤波技木。该种采煤机用电缆采用双护套结构,并在内护套层8和外护套层10直接设置玻璃纤维带加强层,从而很大地提高了电缆的抗拉强度。该种采煤机用电缆的外护套层10外包裹有履带12,所述履带12的履齿13的长度优选为40mm,使得履带12的強度加大,且在电缆的敷设过程中保证履带12同样与店里的受カー致,从而降低了电缆断线的故障率,保证了正常的安全生产,減少了电缆的重复投入,降低了员エ的劳动强度,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益。该种采煤机用电缆的动カ屏蔽层3和信号屏蔽层6均采用镀锡铜丝屏蔽 ,进ー步提高了电缆的抗拉强度。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一种采煤机用电缆不仅提高了控制线和通信线的利用率,而且防止了控制线芯和通讯线芯之间的窜音干扰,提高了电缆的抗干扰能力,另外因结构布置合理,给控制线芯和通讯线芯留出一定的活动余地,这样在电缆拖拽过程中,不会再因线芯无余量弯曲、伸展而造成控制线芯断线而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煤机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动力线芯(1)和六根信号线芯(4),每根所述动力线芯(1)外均依次包裹有动力绝缘层(2)和动力屏蔽层(3),每根所述信号线芯(4)外均包裹有信号绝缘层(5),每两根所述信号线芯(4)为一组,每组信号线芯(4)外包裹有信号屏蔽层(6),三组信号线芯(4)排列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信号屏蔽层(6)外共同包裹有包带层(7),所述包带层(7)为丙纶纺粘无纺布绕包包带层,所述动力屏蔽层(3)和所述包带层(7)外共同依次包裹有内护套层(8)、加强层(9)和外护套层(10),所述内护套层(8)为交联聚乙烯内护套层,所述加强层(9)为玻璃纤维带加强层,所述外护套层(10)为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层,所述动力线芯(1)和信号线芯(4)间设有接地线芯(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其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