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电时序控制电路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17223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电时序控制电路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自适应电路和延时电路;所述方法通过直流电源1(P1)对其余的直流电源进行延时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PCIE板卡的上电时序控制系统和方法,让板卡在较短时间T完成上电,保证子卡需要的各个电源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上电,采用子卡支持插槽和外接电源双电源供电自适应方式,支持热复位功能,且在过热保护后,子卡温度降到安全范围后,子卡自动恢复正常工作而无需重新启动主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些PCIE子卡由于上电时序设计问题导致子卡不能被主板正常识别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reboot主板就可以识别到,原因就在于子卡上电过慢,复位不正常,目前很多子卡上电慢的原因还在于以下原因随着子卡功能要求越来越复杂,子卡设计逐渐复杂化,子卡上的电源种类也不断增多,而子卡上的各个供电电源之间又有上电顺序要求,大多数人通常的上电顺序控制做法是Plok后,让Pl去控制P2开始上电,P2控制P3去上电,以此类推Pn由P(n-l)控制,这样的话,Pn模块最终的上电时间是P1+P2+P3+. ..+P(n-1)+Pn的电源爬升时间,再加Pl到P2的delay控制时间,P2到P3的delay直到P (n_l)到Pn的控 制时间,往往由于PI, P2, P3. . .Pn电源模块总的爬升时间太长造成子卡上电过慢,最终主板发给子卡的reset_L已经拉高失效,而子卡电源尚未稳定,从而无法完成正常的reset_L,造成功能不正常的问题。随着现在PCIE卡上的芯片功耗逐渐增大的情况下,仅仅是PCIE槽75W供电可能会不足以满足供电要求,而且有些主板设计时由于种种限制因素无法提供75W供电,从而导致有些按照规范设计的PCIE子卡供电不足而无法正常工作,而通常有些子卡的做法是在子卡上预留一个电源连接器,当主板供电不足时通过外供电,做法是在PCIE金手指和预留的电源连接器间做切换,通常会用焊接不同的通路来做选择,或者是使用跳线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有明显的缺陷,选焊的方式不灵活,对于不同的主板供电能力可能需要去调整,一致性差,而且操作麻烦,形成产品后再去焊接的话会带来不便,使用跳线的方式,需要先给主板下电,取下子卡而且由于子卡功耗大,需要电流较大,从而需要多用几个跳线并联,PCB布线影响较大,而且同样会使一些子卡的装配不一致,给产品化来带不便,甚至是子卡不一致时会导致混乱出错,技术支持麻烦,使用起来也不太便利,使用效率低等缺点。如果都统一使用电源连接器外接线缆供电的话,有时候也做不到,因为有的插PCIE卡的设备上并不太方便接线缆,因此自适应显得比较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让板卡在较短时间T(如50ms)内完成上电,保证子卡需要的各个电源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上电,采用子卡支持插槽和外接电源双电源供电自适应方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电时序控制电路,其包括直流电源(Pl,P4)和芯片(1,2);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上电时序控制系统包括自适应电路和延时上电单元;所述自适应电路一端分别接入12V外接电源和12V PCIE电源,另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PD连接;所述芯片(I)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PD和所述延时上电单元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自适应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分压电路、三极管和电子开关;所述分压电路与12V外接电源连接;所述电子开关接入12V外接电源和12VPCIE电源,并与所述直流电源(Pl)的Vin输入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延时上电单元包括延时电路(1,2)、电子开关(2,3)和直流电源(P2,P3);所述延时电路(I)、电子开关⑵和直流电源(P2)依次连接;所述延时电路(2)、电子开关(3)和直流电源(P3)依次连接;所述延时电路(I)和所述延时电路(2)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Pl)连接;所述直流电源(P2)和所述直流电源(P3)分别接收所述自适应电路传输的12V电压,所述直流电源(P2)与所述芯片(I)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三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电阻(R490、R491、R492、R683、R881、R882、R883)、电容(C812、C814)、三极管(Q79、Q81)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连接端(1,2,3,4,5,6,7,8) ;R491—端接收数据信号 ,另一端与C812和R492的并联结构、以及Q79的基极连接,C812和R492的并联结构的另一端和Q79的发射极接地;Q79的集电极通过R490和3. 3V直流电源连接,并通过R882与Q81的基极连接;Q8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R883的一端连接;R883的另一端分别与C814的一端和R683的一端连接;C814与R883连接的一端还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端(3)连接;在所述电源模块中,端(I)为电源输入管脚,端(4)为悬空管脚,端(5)连接调压电阻R881,R881另一端接地,端(6)为输出电源达到所要求的稳定值后的指示信号,可以悬空,端(2,7)接地,端⑶为电源模块输出管脚,端(3)是电源模块使能控制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芯片⑴为带有PCIE接口的芯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五优选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上电时序控制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通过直流电源(PD对芯片(I)进行上电;(2).测试直流电源Pi的开启时间tsi (I <= i <= n, n <= 3);(3).计算给芯片⑴供电的直流电源(P2,P3)分别与直流电源(Pl)电源完成上电的时间间隔Ti (I < i <= n, n <= 3);(4).计算直流电源(P3)与直流电源(Pl)间的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td3 ;(5).计算延时电路2的参数;(6).计算直流电源(P2)与直流电源(Pl)间的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td2 ;(7).计算延时电路I的参数;(8).根据得到的时间间隔Ti和直流电源的开启时间tsi,对直流电源Pi的延迟电路的延迟时间进行计算(I < i < = n, n < = 3);(9).根据计算结果,对直流电源Pi (I < i <= n, n <= 3)进行上电操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六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步骤3中,Ti的计算公式如下Ti = (T-lO-tsl) * (i_l) / (n_l)其中,Ti是第i个电源与第I个电源完成上电的时间间隔记作,则Ti = tdi+tsi = (T—lO—tsl) * (i_l) / (n_l) (I < = i < n,n < = 3)T-IO表示所有电源在t-lOms内都上完电;(T-10_tsl)/(n_l)为n个直流电源中每两个相邻直流电源完成上电的间隔时间;(T-10-tsl)*(i-l)/(n-l)为第i个电源和第一个电源Pl间的完成上电的时间间隔;tdi为Pl到Pi的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tsi为第i个电源模块的开启时间,即第i个电源模块的Vin达到输入电压要求范围后,从RC管脚被拉高使能到输出稳定的所需要的Pl电压值所需的时间,本专利技术中将用第i个电源模块的开启时间来解释tsi,含义即此处描述;第i个电源的上电时间记作Tio = Ti+tsl ;最后一个直流电源Pn的上电时间Tno需满足Tno = Tn+tsl < (T_10)ms。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七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步骤5中由KCL 基本定律得到如下关系Vo/K2i+Ci*dVo/dt = (Pl-Vo)/KiI,求解微分方程得到t= tdi = (K2i//Kli)*Ci*In (I)V m= pi*K2i/(Kl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电时序控制电路,其包括:直流电源(P1,P4)和芯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时序控制系统包括:自适应电路和延时上电单元;所述自适应电路一端分别接入12V外接电源和12V?PCIE电源,另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P1)连接;所述芯片(1)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P1)和所述延时上电单元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胜杰邵宗有沙超群郑臣明王卫钢刘立胡远明王晖王英姚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