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13990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绝缘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金属纤维、无机导热填料、增韧剂、偶联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同时加入玻璃纤维,挤出造粒;挤出机工艺条件为:双螺杆挤出机1-2区温度为190-220℃,3-4区温度为230-250℃,5-6区温度为230-250℃,7-8区温度为240-270℃,机头温度为230-250℃,螺杆转速为150-350转/分钟;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用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40~55%,金属纤维5~15%,导热无机填料25~45%,增韧剂5~10%,偶联剂0.1~1%,润滑剂0.1~0.5%。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材料有效的减少填充量,同时保持良好的绝缘导热性,并具有较高的缺口冲击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绝缘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可应用于电子电器、换热工程、摩擦材料等领域,属于高分子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换热工程、电磁屏蔽、电子电气、摩擦材料等领域,绝缘导热高分子材料由于其耐腐蚀、绝缘好、易加工的特性,越来越多的替代了导热金属材料和导热陶瓷材料。近年来,采用基体塑料为聚丙烯、聚氯こ烯等通用塑料,导热填料主要是金属粉、金属纤维、石墨、炭黒、碳纤维等,导热性能好,但是也使得材料的绝缘性能下降甚至成为导电材料。 目前,人们利用非导电性的金属氧化物和其他化合物填充聚合物,已初步解决了这ー问题。绝缘型导电填料主要包括BeO,MgO, A1203、NiO、A1N,BN、SiC、B4C3等,但是这些填料存在共同的问题,即填料的填充量巨大,至少60%以上,注塑加工困难,复合后的材料机械性能尤其是韧性极差,其实用性大打折扣。如中国专利CN200510101700. O公开了ー种以大颗粒导热填料为主的注塑成型的绝缘导热塑料,其填充量最少为71% (重量份数),最多为86% (重量份数),缺ロ冲击强度仅为3. 3KJ/m2 ;又如中国专利CN200810025883. 6公开了ー种以导热填料和长玻纤为主的高机械强度的绝缘导热塑料,其复合填充量最少为60%,最多为75%,缺ロ冲击强度也只有4. 3 5. 2KJ/m2 ;再如中国专利CN201010019386. 2公开了ー种酚醛树脂包覆导热填料再与基体塑料复合的绝缘导热塑料,其填充量也为75%,缺ロ冲击强度只有2. 9 4. IKJ/m2o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绝缘导电塑料存在的填充多、难加工、易脆断的缺点,提出一种导电纤维和非导电填料复合制备绝缘导热塑料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少量导电纤维在塑料基体中形成不相连的骨架结构,在填充适量的非导电填料,在材料中形成互相连接可导热却不导电的网络结构,有效的减少填充量,最少只需要填充40%,同时保持良好的绝缘导热性。并且添加少量的增韧剂,使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缺ロ冲击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将聚对苯ニ甲酸丁ニ醇酯、金属纤维、无机导热填料、增韧剂、偶联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同时加入玻璃纤维,挤出造粒;挤出机エ艺条件为双螺杆挤出机1-2区温度为190-220°C,3-4区温度为230_250°C,5-6区温度为230_250°C,7-8区温度为240-270°C,机头温度为230_250°C,螺杆转速为150-350转/分钟;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用量为聚对苯ニ甲酸丁ニ醇酯(PBT) 40 55%、金属纤维5 15%、无机导热填料25 45*%、增韧剂5 15%。偶联剂0.1% 1%润滑剂0. I % 0. 5 %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为对苯二甲酸和丁二醇的缩聚物,这是本
公知的,可以根据用途选用不同的牌号。上述金属纤维为不锈钢短纤维,单丝直径优选在I 40 Pm,其原因是单丝直径如小于I U m,在加工时易断,不易形成一种绝缘导热支架体系;单丝直径如大于40 u m,制得的最终材料表面粗糙,且对生产设备磨损较大。 由于三氧化二铝(Al2O3)价格便宜,绝缘性好,因此上述导热无机填料选择三氧化二铝(Al2O3)。同时,由于三氧化二铝(Al2O3)的微观结构为六面体,堆积体积较大,能以较低的添加量形成较为密集的网络结构。其细度低于80目的话,颗粒过粗,制得的材料表面粗糙;细度高于325目的话,颗粒过细,会造成填充量加大,因此,其细度为以80 325目为且。上述增韧剂优选马来酸酐接枝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或辛烯乙烯共聚物(POE-g-MAH),其熔融指数为0. 5-10g/10min,其原因是超出此范围会造成加工困难;接枝率为0. 3% -I. 5%,其原因是在此范围内增韧性效果最好,过低则增韧效果不明显,过高则材料会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上述偶联剂为Y-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润滑剂为硬脂酸钙或N,N'-亚乙基双硬脂酰胺。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绝缘导热材料,降低了导热填料的添加量,最少只需要填充40%,同时保持良好的绝缘导热性。通过添加少量的增韧剂,使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缺口冲击强度,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以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不只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I、2、3、4和对比例I、2见表I。将表I中所列配方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金属纤维、导热无机填料、增韧齐U、偶联剂和润滑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同时加入玻璃纤维,挤出造粒。挤出机工艺条件为双螺杆挤出机1-2区温度为190-220°C,3-4区温度为230-2500C,5-6 区温度为 230_250°C,7-8 区温度为 240_270°C,机头温度为 230_250°C,螺杆转速为150-350转/分钟。材料的性能见表2。表I :权利要求1.ー种绝缘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对苯ニ甲酸丁ニ醇酯、金属纤维、无机导热填料、增韧剂、偶联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同时加入玻璃纤维,挤出造粒;挤出机エ艺条件为双螺杆挤出机1-2区温度为190-220°C,3-4区温度为 230-250°C,5-6 区温度为 230_250°C,7-8 区温度为 240_270°C,机头温度为 230_250°C,螺杆转速为150-350转/分钟;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用量为 聚对苯ニ甲酸丁ニ醇酯40 55%、 金属纤维5 15%、 无机导热填料25 45 %、 增韧剂5 15%。 偶联剂O. 1% 1% 润滑剂0.1% O. 5% 上述金属纤维为不锈钢短纤维,单丝直径在I 40 μ m;导热无机填料为三氧化ニ铝(Al2O3),细度为80 325目;增韧剂为马来酸酐接枝的三元こ丙橡胶(EPDM-g-MAH)或辛烯こ烯共聚物(POE-g-MAH),其熔融指数为O. 5-10g/10min,接枝率为O. 3% -I. 5%;偶联剂为Y -氨丙基三こ氧基硅烷;润滑剂为硬脂酸钙或N,N'-亚こ基双硬脂酰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金属纤维、无机导热填料、增韧剂、偶联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同时加入玻璃纤维,挤出造粒;挤出机工艺条件为双螺杆挤出机1-2区温度为190-220℃,3-4区温度为230-250℃,5-6区温度为230-250℃,7-8区温度为240-270℃,机头温度为230-250℃,螺杆转速为150-350转/分钟;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用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40~55%,金属纤维5~15%,导热无机填料25~45%,增韧剂5~10%,偶联剂0.1~1%,润滑剂0.1~0.5%。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材料有效的减少填充量,同时保持良好的绝缘导热性,并具有较高的缺口冲击强度。文档编号C08K13/04GK102746623SQ20111037735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张明, 支长勇, 欧正清 申请人:南京鸿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绝缘导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金属纤维、无机导热填料、增韧剂、偶联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同时加入玻璃纤维,挤出造粒;挤出机工艺条件为:双螺杆挤出机1?2区温度为190?220℃,3?4区温度为230?250℃,5?6区温度为230?250℃,7?8区温度为240?270℃,机头温度为230?250℃,螺杆转速为150?350转/分钟;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用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40~55%、金属纤维????????????5~15%、无机导热填料????????25~45%、增韧剂??????????????5~15%。偶联剂??????????????0.1%~1%润滑剂??????????????0.1%~0.5%上述金属纤维为不锈钢短纤维,单丝直径在1~40μm;导热无机填料为三氧化二铝(Al2O3),细度为80~325目;增韧剂为马来酸酐接枝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或辛烯乙烯共聚物(POE?g?MAH),其熔融指数为0.5?10g/10min,接枝率为0.3%?1.5%;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润滑剂为硬脂酸钙或N,N′?亚乙基双硬脂酰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欧正清支长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鸿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