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称重机伺服控制配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91285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称重机伺服控制配送系统,包括电池输送带(1)、电池出口通道(2)、两电池进口通道(3)及与电池进口通道(3)的相对应的两拨轮机构,所述的电池输送带(1)由主动链轮(4)和两从动链轮带动(5),所述的拨轮机构包括拨轮(6)和用于驱动拨轮(6)的伺服电机(7),所述的每个电池进口通道(3)均设有两个不同安装高度的接近开关(8),所述的接近开关(8)与伺服电机(7)电连接;所述的两从动链轮(5)的转轴上均设有编码器(9),编码器(9)与伺服电机(7)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地防止了物料满仓的现象,且避免了物料跑空后重启的卡电池现象,实现物料进给的有序控制,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电池称重机伺服控制配送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符合精度要求的单台电池称重机的称重速度最快为400只/分钟,而生产线的电池生产速度(600只/分钟)远高于这个速度。因此,一条流水线势必需配备两台称重机才能保障称重工序的有效进行。从而需要有相应的配送系统与两台称重机连接,对称重后的电池配送并装盘。现有技术的对两台称重机同时进行输送的配送系统,一般包括两个 进口通道、传送带和一个出口通道,两个进口通道分别与两台称重机的出口相连接,传送带主要采用链条传动。然而,由于单单采用机械合并配送的方式很难进行物料(电池)控制,如两台称重机的产量不相同时,其中一个进口通道会跑空(没有物料进给),重新进给物料时,即电池再次进入进口通道,若时差不对会卡电池,造成设备故障。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以下缺陷1、无法防止进口通道跑空,进口通道跑空会造成卡电池等设备故障;2、电池输送进入过多过快会导致进口通道堵满,从而也会造成相应的设备故障;3、由于两个进口同时向输送带进给电池,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次序进给,否则就会造成输送带上的电池输送紊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物料进给控制、并能使电池在输送带上的有序分配的电池称重机伺服控制配送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以下结构的电池称重机伺服控制配送系统,包括电池输送带、电池出口通道、两电池进口通道及与电池进口通道的相对应的两拨轮机构,所述的电池输送带由主动链轮和两从动链轮带动;所述的拨轮机构包括拨轮和用于驱动拨轮的伺服电机,所述的每个电池进口通道均设有两个不同安装高度的接近开关,所述的接近开关与伺服电机电连接。采用以上结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专利技术结构,增设接近开关和伺服电机,由于在电池进口通道的不同高度装有接近开关,就能控制物料的极限高度,即安装较高的接近开关将物料在进口通道内的最高高度控制在某一特定值,安装较低的接近开关限定了物料的最低高度,当物料到达最高高度时,通过接近开关的信号反馈,停止进料,伺服电机控制拨轮停止工作,有效地防止了物料满仓的现象;当物料降至最低高度时候,拨轮停止工作,避免了物料跑空后重启的卡电池现象,实现物料进给的有序控制,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作为改进,所述的两从动链轮的转轴上均设有编码器,所述的编码器与伺服电机电连接,编码器的作用主要是对传输带上的位置进行编码和定位,以便准确地将电池送入传输带的相应位置,编码器感应到指定位置时,由伺服电机控制拨轮将物料送入传输带,从而使两个拨轮机构相继、交错放入电池,而不致造成传输紊乱。作为改进,所述的伺服控制配送系统还包括爬坡机构,电池输送带覆于爬坡机构上,由于电池传输需要由出口处装盘,故需要将其提升以方便装盘。作为改进,在爬坡机构与电池输送带平直部分的过渡处设有过渡压紧链轮,增设过渡压紧链轮可以保持电池输送带能保持平稳传输。作为改进,电池进口通道和电池出口通道均为S型弯道,S型弯道不仅能使电池下落时有一定的缓冲,而且不容易卡电池,同时也能适当减小通道长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称重机伺服控制配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池进口通道处的剖视图。图3为电池出口通道处主动链轮的剖视图。如图所示I、电池输送带,2、电池出口通道,3、电池进口通道,4、主动链轮,5、从动链轮,6、拨轮,7、伺服电机,8、接近开关,9、编码器,10、爬坡机构,11、过渡压紧链轮,12、出口拨轮,13、主动电机转轴,14、扭矩限制器,15、松紧调节机构。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称重机伺服控制配送系统,包括电池输送带I、电池出口通道2、两电池进口通道3及与电池进口通道3的相对应的两拨轮机构,所述的电池输送带I由主动链轮4和两从动链轮带动5 ;所述的拨轮机构包括拨轮6和用于驱动拨轮6的伺服电机7,所述的每个电池进口通道3均设有两个不同安装高度的接近开关8,所述的接近开关8与伺服电机7电连接;两从动链轮分别与电池进口通道3 —一对应。所述的两从动链轮5的转轴上均设有编码器9,所述的编码器9与伺服电机7电连接;另外,可再增设一控制器用于信号处理和传递,编码器与伺服电机的电连接并不一定要直接连接,可经控制器连接。所述的伺服控制配送系统还包括爬坡机构10,电池输送带I覆于爬坡机构10上;这里的爬坡机构10并不是由动力提供爬坡的装置,而是供电池输送带传动上爬的架子。在爬坡机构10与电池输送带I平直部分的过渡处设有过渡压紧链轮11,过渡压紧链轮的轮齿向内压住电池输送带。电池进口通道3和电池出口通道2均为S型弯道。在电池出口通道处还设有出口拨轮12,出口拨轮机构的拨轮与进口处的拨轮不同,二者齿状不同,主要是因为二者的功能略有不同,进口处的拨轮是间歇工作的,而出口处的拨轮只要有电池传输,其必定需要工作。如图3所示,所述的主动链轮4通过主动电机转轴13与电机连接,在主动链轮转轴上设有扭矩限制器14,主动链轮的下方设有调节电池输送带松紧的松紧调节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在电池进口通道的不同高度装有接近开关,就能控制物料的极限高度,即安装较高的接近开关将物料在进口通道内的最高高度控制在某一特定值,安装较低的接近开关限定了物料的最低高度,当物料到达最高高度时,通过接近开关的信号反馈,停止进料,伺服电机控制拨轮停止工作,有效地防止了物料满仓的现象;当物、料降至最低高度时候,拨轮停止工作,避免了物料跑空后重启的卡电池现象。电池从电池进口通道进入,然后落至拨轮机构处,拨轮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拨动电池,从而使电池落到电池输送带上,电池所落的位置由编码器感应之后设定,电池在输送带上传输并经爬坡机构上升,进入出口拨轮机构处,由出口拨轮拨动进入出口通道,之后进行装盘。以上仅就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总之,凡在本专利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称重机伺服控制配送系统,包括电池输送带(I)、电池出口通道(2)、两电池进口通道(3)及与电池进口通道(3)的相对应的两拨轮机构,所述的电池输送带(I)由主动链轮(4)和两从动链轮带动(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轮机构包括拨轮(6)和用于驱动拨轮(6)的伺服电机(7),所述的每个电池进口通道(3)均设有两个不同安装高度的接近开关(8),所述的接近开关⑶与伺服电机(7)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称重机伺服控制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从动链轮(5)的转轴上均设有编码器(9),所述的编码器(9)与伺服电机(7)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称重机伺服控制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伺服控制配送系统还包括爬坡机构(10),电池输送带(I)覆于爬坡机构(10)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称重机伺服控制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爬坡机构 (10)与电池输送带(I)平直部分的过渡处设有过渡压紧链轮(1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称重机伺服控制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进口通道(3)和电池出口通道(2)均为S型弯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称重机伺服控制配送系统,包括电池输送带(1)、电池出口通道(2)、两电池进口通道(3)及与电池进口通道(3)的相对应的两拨轮机构,所述的电池输送带(1)由主动链轮(4)和两从动链轮带动(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轮机构包括拨轮(6)和用于驱动拨轮(6)的伺服电机(7),所述的每个电池进口通道(3)均设有两个不同安装高度的接近开关(8),所述的接近开关(8)与伺服电机(7)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谷峰胡陈波杨鹏飞王速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野马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