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经络腧穴自动按摩背心。为提供一种根据中医人体经络腧穴理论、针对分布于人体上半身阴阳十二经络和任督二脉上相应腧穴进行自动按摩的按摩背心而提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它包括背心、按摩基板、按摩装置、驱动装置、里层、表层、和弹性束带。背心由相对人体上半身各经络对应排布的衬片和弹性面料构成。按摩基板密贴固定在背心衬片的外侧,按摩装置与按摩基板组合,驱动装置与按摩装置、按摩基板和衬片组合。背心衬片具有人体横向上的弹性伸缩能力,使按摩装置形成对应人体经络横向上的无缝覆盖。按摩装置在纵向上则形成对各个腧穴的无缝覆盖。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实现了对人体上半身各条经络各个腧穴穴位模拟人工手法的旋转或者往复按揉式按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根据中医人体经络腧穴理论、针对分布于人体上半身包括颈部、肩部、胸腹部、腰背部、以及两腋的阴阳十二经络和任督二脉相应的腧穴进行自动的模拟人工手法旋转或往复式按揉按摩、可以像背心一样穿在身上的人体经络腧穴自动按摩背心。
技术介绍
现有的按摩背心例如深圳吉姆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汤尼威康电器有限公司等类似产品或专利技术例如专利技术专利200910057443. 3,其产品或技术存在以下主要缺陷一是受电机的重量、体积等因素的限制,只能在按摩背心的前后各安放有限的电机(一般为2-4个),无法针对人体上半身各条相关经络各个腧穴穴位实施按摩,达不到中医腧穴按摩的效果。二是电机的振动方式不符合中医腧穴按摩“点按推揉、节奏缓稳”等的要求。特别是振 动电机噪音大,不适合于中老年人或坐班族在办公室等类似要求安静的环境中使用。对于坐班一族来说,损害他们健康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坐卧状态,造成颈部、肩部、胸部、背部以及两腋等部位的经络腧穴阻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由此带来身体的不适直至疾病,包括心脏系统、呼吸系统、肠胃消化系统、以及失眠、头痛、健忘、焦虑、耳鸣、胸椎、脊椎、颈椎等等疾病的发生。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由于上半身的相关经络腧穴阻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引发的各种症状和疾病,更是非常普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中医人体经络腧穴理论、针对分布于人体上半身包括颈部(前颈部以廉泉穴为上限、侧颈部以天窗穴为上限、后颈部以新设穴为上限)、肩部(以天宗穴为左右侧限)、胸部、腹部(以神闕穴为下限)背部、腰部(以命门穴为下限)以及两腋部的阴阳十二经络和任督二脉上相应的各个腧穴进行自动的模拟人工手法旋转或往复式按揉按摩、可以方便、自如地的穿着在身上、没有震动噪音、适合于在家庭、办公室等场所穿着使用的按摩背心,从而达到中医按摩理疗健身、预防并治疗各种相关疾病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由背心、按摩基板、按摩装置、驱动装置、里层、表层和弹性束带构成。背心由衬片和弹性面料构成。衬片系具有对应人体上半身外形的条形弹性薄片,弹性面料将衬片横向连接并填重连接背心的其他部位。衬片在背心上按照人体外形和相关经络的巡行路线对应排布。对应排布于人体胸腹部中间部位经络的衬片位于背心的里襟上。所述衬片在背心上按照人体上半身相关经络的巡行路线对应排布,是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出版发行的《针灸穴位挂图》所提供的资料为依据。按摩基板系安装按摩装置的机构,由平板和一侧平面上凸设的圆台构成,圆台内设有同轴盲孔,盲孔在平板另一侧平面上的底板上设有与盲孔同轴贯通的底孔。按摩基板从盲孔底板底孔一侧密贴固定在背心衬片的外侧,背心衬片开设与盲孔底板底孔对应的同径同轴的通孔。沿背心衬片纵向排布并密贴固定在背心衬片上的各按摩基板之间留有间隙。按摩装置系执行对人体经络腧穴实施按揉按摩的机构,由按摩头、轴承、轴承盖和传动轮构成。按摩头包括滚头、滚轴和头轴,滚头同轴凸设于滚轴上,可以是一个、两个或三个,不对称分布于滚轴上。头轴在滚轴一侧凸设有同轴圆台。轴承密贴嵌入按摩基板的圆台盲孔内并抵于盲孔的底板上。轴承盖紧密固定于按摩基板的圆台上将轴承紧密固定在圆台盲孔内。按摩头头轴从背心里侧穿过衬片通孔和按摩基板圆台盲孔底板的底孔,密贴嵌入轴承内孔内,按摩头头轴凸设的同轴圆台抵与轴承内圈的外侧。传动轮系涡轮蜗杆之涡轮,其一侧凸设同轴圆台并贯设同轴通孔。传动轮由圆台一侧使按摩头头轴密贴嵌入传动轮通孔内且传动轮圆台紧抵于轴承的内圈外侧,传动轮和按摩头紧密固定在轴承上,且可以自如地在按摩基板上转动。按摩头转动时,不对称分布于滚轴上、可以是一个、两个或三个的滚头,可以旋转覆盖完整的直径大小不等的圆形,可以覆盖人体上半身相关部位的一条、两条或三条经络上的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六个腧穴穴位。 驱动装置系为按摩装置提供并传输动力的机构,由驱动基板、微型电机、软轴、涡轮蜗杆之涡杆、支架、端盖和适配电源构成。驱动基板围绕背心底端一一密贴固定在背心衬片的外侧底端。微型电机一一紧密固定在驱动基板上。涡杆由支架一一固定在按摩基板上并与按摩装置的传动轮涡轮一一配合。软轴以人体肩部顶端为界一一连接涡杆并与对应的驱动基板上的微型电机连接。端盖将按摩装置和驱动装置覆盖并与按摩基板或驱动基板紧密固定。适配电源由市电输入并为微型电机提供安全受控电源。按摩基板还可以是由平板和一侧平面上凸设的方台构成,方台贯设与平板平面平行的通孔,平板另一侧平面贯设通孔轴向上的与通孔贯通且长于通孔的开口。按摩基板沿背心衬片从开口一侧密贴固定在背心衬片的外侧,背心衬片开设与按摩基板方台通孔开口对应的衬片开口。沿背心衬片纵向排布并密贴固定在背心衬片上的各按摩基板之间留有间隙。按摩装置由圆柱形滑块和分别连接三个按摩头的三个滑块臂构成。圆柱形滑块两侧轴心处凸设牵引柄。圆柱形滑块和滑块臂密贴、滑动穿置于按摩基板方台通孔和通孔开口内,可以做按摩基板方台通孔轴向上的往复密贴滑移并带动按摩头做往复直线运动,按摩头可以覆盖完整的矩形,可以覆盖人体上半身相关部位的一条、两条或三条经络上的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六个腧穴穴位。驱动装置由驱动基板、动力单元、软轴、支架端盖和适配电源构成。驱动基板围绕背心底端一一密贴固定在背心衬片的外侧底端。动力单元一一紧密固定在驱动基板上。软轴一一连接按摩装置圆柱形滑块两侧轴心处凸设牵引柄上并分别与背心前身和后身相对应的驱动基板上的动力单元连接。端盖将按摩装置和动力单元覆盖并与按摩基板或驱动基板紧密固定。动力单元可以是转向变换装置和微型电机的组合,也可以是微型直线电机或电动推杆。适配电源由市电输入并为动力单元提供安全受控电源。驱动装置驱动的彼此相邻的两条衬片上的按摩基板按摩装置的往复直线运动,被设计为运动方向互逆,以抵消背心在同一方向上的受力。里层系面料与背心里侧连接并覆盖于按摩装置按摩头之上。外层系面料与背心外侧连接并覆盖于按摩装置、驱动装置之上。弹性束带围绕在外层上胸、腹、腰、背、颈和双肩部位并滑动穿入外层上的带扣内,可以稳定按摩装置和驱动装置并辅助调节按摩力度。背心的相关尺寸设计参照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出版发行的《针灸穴位挂图》人体及人体经络腧穴解剖的相关标准尺寸。以身高从190cm到155cm分为大、中、小,以腰围从130cm到75cm分为I、II、III共计对应九个型号。特殊尺寸可另行定制。对应人体胸腹部中间部位相邻距离较近的三条经络(包括从神闕穴到巨闕穴的任脉、从肓俞穴到幽门穴的两条肾经),将对应的按摩装置按摩头旋转覆盖的圆形或往复直线运动覆盖的矩形设计为同时覆盖这三条经络。对应其他部位各条经络的按摩装置的按摩头覆盖的圆形或矩形,取其以覆盖自身对应的经络并留有余地为宜。背心衬片在人体横向之间系由弹性面料连接,使背心具有人体横向上的弹性伸缩能力。因此,密贴固定在背心衬片上的按摩基板按摩装置的按摩头旋转覆盖的圆形或往复覆盖的矩形,可以形成对应人体上半身各条经络横向上的无缝覆盖。沿背心衬片纵向分布的按摩基板按摩装置的按摩头旋转覆盖的圆形或往复覆盖的矩形,取其在纵向上相切或相交,可以形成对应体上半身各条经络纵向上的各个腧穴穴位的无缝覆盖。密贴固定于背心衬片上的按摩基板在人体纵向上留有横向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体经络腧穴自动按摩背心,其特征在于它由背心、按摩基板、按摩装置、驱动装置、里层、表层和弹性束带构成;背心由衬片和弹性面料构成,衬片系具有对应人体上半身外形的条形弹性薄片,弹性面料将衬片横向连接并填重连接背心的其他部位,衬片在背心上按照人体外形和相关经络的巡行路线对应排布,对应排布于人体胸腹部中间部位经络的衬片位于背心的里襟上,背心具有人体横向上的弹性伸缩能力;按摩基板系安装按摩装置的机构,沿背心衬片的外侧纵向排布并密贴固定在背心衬片上,各按摩基板之间留有间隙;按摩装置系执行对人体经络腧穴实施按揉按摩的机构并安装在按摩基板上;驱动装置系为按摩装置提供和传输动力的机构并组合安装于按摩装置、按摩基板和衬片上,通过软轴传输的方式将其动力分别传送给各按摩装置,实现了对人体上半身包括颈部、肩部、胸腹部、腰背部以及两腋的阴阳十二经络和任督二脉上相应的各个腧穴进行自动的模拟人工手法旋转或往复式按揉按摩;里层系面料与背心里侧连接并覆盖于按摩装置之上;外层系面料与背心外侧连接并覆盖于按摩装置、驱动装置之上;弹性束带围绕在外层胸、腹、腰、背、颈和双肩部位并滑动穿入外层上的带扣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