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包括电芯和包于电芯外的复合包装膜,所述复合包装膜包括顶封边、侧封边和底封边,所述顶封边、侧封边和底封边的至少一边的热封区嵌有导热金属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封装区加入导热金属片,能够有效地均匀热封装时的热量分布,提高封装均匀度,减小热辐射区域所占比例,以达到削弱PP胶层破裂风险的目的。同时由于在封装位置加入导热金属片,可增强封装位置的热扩散能力,当电池产热时,可协助电池将热迅速扩散至环境中,以减小热在电池中的积累。一定程度上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利于电池的生产操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因为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种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中。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加。因此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安全性的研究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研究和开发的重点之一,除了通过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离膜及包装膜的自身安全特性的方法以外,如何将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材料更好的应用,通过合理的使用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也是大家所共 同关注的方向。传统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包装膜,是以尼龙、金属铝膜及聚丙烯(PP)按照一定厚度复合的三层结构。其中尼龙层的作用为隔绝空气和水等外部杂质对电池的污染;金属铝层的作用为增强包装膜的机械强度,一定程度上保护电池不被外部物理冲击损坏;PP层的作用是隔绝电解液与外层接触防止腐蚀防止短路,同时也起到封装的作用。但是PP层自身的热传导能力较差,在通过热熔技术封装时,会因为热扩散程度的不同,引起封装过程中热量分布不均匀,PP胶熔化程度不同。在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中表现为,在包装膜封装的封印区以外出现热辐射引发的未封装区,如图I所示。由于未封装区受热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对应位置可能出现溢胶和胶体收缩等现象,在经过后续折边加工或者搬运过程中,这些较为脆弱的部位会出现PP胶的破裂,导致锂离子电池出现电阻坏品,同时可能引发封装位被腐蚀,电池发生短路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热辐射区域,提高封装均匀度和有效提升封装的安全性能的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包括电芯和包于电芯外的复合包装膜,所述复合包装膜包括顶封边、侧封边和底封边,所述顶封边、侧封边和底封边的至少一边的热封区嵌有导热金属片。本技术在封装区加入导热金属片,能够有效地均匀热封装时的热量分布,提高封装均匀度,减小热辐射区域所占比例,以达到削弱PP胶层破裂风险的目的。同时由于在封装位置加入导热金属片,可增强封装位置的热扩散能力,当电池产热时,可协助电池将热迅速扩散至环境中,以减小热在电池中的积累。一定程度上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利于电池的生产操作。作为本技术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热金属片的厚度小于电池电芯主体厚度,以保证电池的厚度一致性。作为本技术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热金属片的长度小于复合包装膜长度。作为本技术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热金属片的宽度与复合包装膜上封装区宽度相同。作为本技术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热金属片与复合包装膜通过热熔的聚合物胶粘合。作为本技术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复合包装膜为铝塑复合膜。作为本技术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热金属片的材质为铜、铝或者二者的合金。铜、铝及其合金的热传导系数高,且在常态下性质稳定。作为本技术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热金属片的表面经过 电镀或包覆处理,以增强金属表面与PP胶之间的亲和力。本技术的封装方式,不局限于电芯主体的结构方式,既可以是叠片电池的本体,也可以是卷绕电池的本体;也不局限于电芯主体电极活性材料、隔离膜、电解液及封装膜使用的种类。封装的金属片放置于热封装区域,只起到改善电池封装效果及热扩散的作用,不影响电池体系自身的基本性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I中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2,一种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包括电芯2和包于电芯2外的复合包装膜1,所述复合包装膜I包括顶封边11、侧封边12和底封边13,所述复合包装膜I为铝塑复合膜,所述顶封边11、侧封边12和底封边13的至少一边的热封区3嵌有导热金属片4,所述导热金属片4的材质为表面经过电镀的铜材料,所述导热金属片4的厚度小于电芯2主体厚度。所述导热金属片4的长度小于复合包装膜I长度。所述导热金属片4的宽度与复合包装膜I上封装区3宽度相同。所述导热金属片4与复合包装膜I通过热熔的聚合物胶粘合。本技术在封装区加入导热金属片4,能够有效地均匀热封装时的热量分布,提高封装均匀度,减小热辐射区域5所占比例,以达到削弱PP胶层破裂风险的目的。本技术应用在高安全性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中,通过在封装区3设置导热良好的导热金属片4,此导热金属片4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韧性,能经受一定程度的弯折操作。导热金属片4的作用在于均匀热封装的热量分布,提升封装一致性,并增强电池自身的热扩散能力,同时也需保证折边及搬运过程中的机械弯折动作的可操作性,并且不会造成金属的断裂。当然本技术所述复合包装膜I也可以用铁塑复合膜。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 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包括电芯(2)和包于电芯(2)外的复合包装膜(1),所述复合包装膜(I)包括顶封边(11)、侧封边(12)和底封边(1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边(11)、侧封边(12)和底封边(13)的至少一边的热封区(3)嵌有导热金属片(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金属片(4)的厚度小于电芯(2)主体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金属片(4)的长度小于复合包装膜(I)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金属片(4)的宽度与复合包装膜(I)上封装区(5)宽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金属片(4)与复合包装膜(I)通过热熔的聚合物胶粘合。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包装膜(I)为铝塑复合膜或者铁塑复合膜。专利摘要本实用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包括电芯和包于电芯外的复合包装膜,所述复合包装膜包括顶封边、侧封边和底封边,所述顶封边、侧封边和底封边的至少一边的热封区嵌有导热金属片。本技术在封装区加入导热金属片,能够有效地均匀热封装时的热量分布,提高封装均匀度,减小热辐射区域所占比例,以达到削弱PP胶层破裂风险的目的。同时由于在封装位置加入导热金属片,可增强封装位置的热扩散能力,当电池产热时,可协助电池将热迅速扩散至环境中,以减小热在电池中的积累。一定程度上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利于电池的生产操作。文档编号H01M10/50GK202495493SQ201120512630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专利技术者刘凯, 周铁刚, 王会勤 申请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宁德新能源科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包装锂电池封装结构,包括电芯(2)和包于电芯(2)外的复合包装膜(1),所述复合包装膜(1)包括顶封边(11)、侧封边(12)和底封边(1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边(11)、侧封边(12)和底封边(13)的至少一边的热封区(3)嵌有导热金属片(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勤,刘凯,周铁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