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06442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它包括一个或多个容积桶(1),以及与容积桶(1)相连的一个或多个灌装试管(2),每个容积桶(1)的底部开有一个或多个下排管口(3),每个下排管口(3)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分排管口(4),每个分排管口(4)上连有一管道(5),管道(5)的另一端与灌装试管(2)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采用自动方式实现培养基灌装,避免了传统的人工手动灌浆,降低甚至消除灌浆过程中的人为影响因素,减少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伤害,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过程简单,灌装速度快,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能大批量生产,且能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培养基(Medium)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中,目前,在配制试管装培养基时,没有专用的装置,全是采用手工操作,手工操作耗时较大,而且需要投入一定量的工作人员,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的花费均较大,中国药典中明确规定培养基从配制到灭菌不能超过一个小时,采用手工操作的方法,其培养基大多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这样容易导致微生物滋生,无法确保培养基的质量,若生产量较大,则需求的培养基量也大,从而导致检验量同比增大,传统的方法单次配制速度较慢,时间较长,无法适用于生产量较大的情况,适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采用自动方式实现培养基灌装,避免了传统的人工手动灌浆,降低甚至消除灌浆过程中的人为影响因素,减少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伤害,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过程简单,灌装速度快,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能大批量生产,且能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它包括一个或多个容积桶,以及与容积桶相连的一个或多个灌装试管,所述的容积桶的形状和体积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其形状可为圆筒形、锥形、正方体形等任意形状,每个容积桶的底部开有一个或多个下排管口,每个下排管口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分排管口,每个分排管口上连有一管道,所述的管道为乳胶管,管道的另一端与灌装试管相连。所述的容积桶为不锈钢容积桶;所述的灌装试管顶部开口处设有引流口 ;所述的灌装试管外壁设有手持装置,取放方便;所述的灌装试管外壁上开有一个或多个管道接口,所述的管道接口通过管道与分排管口连接;所述的灌装试管为定量灌装试管,所述的定量灌装试管的容量可具体设置,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具体加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本技术提供一种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采用自动方式实现培养基灌装,避免了传统的人工手动灌浆,降低甚至消除灌浆过程中的人为影响因素,减少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伤害,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过程简单,灌装速度快,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能大批量生产,且能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等优点;(2)本技术提供一种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其容积桶的形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可为圆筒形、锥形、正方体形等任意形状,其容积桶的体积也可根据具体生产需求进行设置,确保能满足多种生产工艺需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I-容积桶,2-定量灌装试管,3-下排管口,4-分排管口,5-管道,6-引流口,7-手持装置,8-管道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I、图2所示,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它包括一个或多个容积桶1,以及与容积桶I相连的一个或多个灌装试管2,所述的容积桶I的形状不定,可为圆筒形、锥形、正方体形等任意形状,每个容积桶I的底部开有一个或多个下排管口 3,每个下排管口 3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分排管口 4,每个分排管口 4上连有一管道5,所述的管道5为乳胶管,管道5的另一端与灌装试管2相连,所述的灌装试管2为定量灌装试管,所述的定量灌装试管2可根据具体需要具体加工,定量灌装试管的容量可具体设置,所述的定量灌装试管2外壁上开有一个或多个管道接口 8,所述的管道接口 8通过管道5与分排管口 4连接,所述的定量灌装试管2顶部开口处设有引流口 6,所述的定量灌装试管2外壁设有手持装置7,取放方便。权利要求1.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或多个容积桶(I),以及与容积桶(I)相连的一个或多个灌装试管(2),每个容积桶(I)的底部开有一个或多个下排管口(3),每个下排管口(3)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分排管口(4),每个分排管口(4)上连有一管道(5),管道(5 )的另一端与灌装试管(2 )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装试管(2)顶部开口处设有引流口(6)。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装试管(2)外壁设有手持装置(7)。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装试管(2)外壁上开有一个或多个管道接口(8),所述的管道接口(8)通过管道(5)与分排管口(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装试管(2)为定量灌装试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它包括一个或多个容积桶(1),以及与容积桶(1)相连的一个或多个灌装试管(2),每个容积桶(1)的底部开有一个或多个下排管口(3),每个下排管口(3)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分排管口(4),每个分排管口(4)上连有一管道(5),管道(5)的另一端与灌装试管(2)相连。本技术提供一种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采用自动方式实现培养基灌装,避免了传统的人工手动灌浆,降低甚至消除灌浆过程中的人为影响因素,减少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伤害,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过程简单,灌装速度快,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能大批量生产,且能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等优点。文档编号B67C3/04GK202492350SQ201220105980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专利技术者伍丹, 管均连, 罗成鑫, 饶小莉 申请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培养基自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或多个容积桶(1),以及与容积桶(1)相连的一个或多个灌装试管(2),每个容积桶(1)的底部开有一个或多个下排管口(3),每个下排管口(3)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分排管口(4),每个分排管口(4)上连有一管道(5),管道(5)的另一端与灌装试管(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丹罗成鑫饶小莉管均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