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敏峰专利>正文

静脉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3925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脉输液器,它包含了现有静脉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观察窗、流量调节器、注射针头,特征在于:在多瓶药液连续自动输液时,每瓶药液的瓶塞穿刺器出液端口都加装了止回阀或开关浮阀,并在末瓶药液的开关浮阀后面又加装了电路开关装置。在与此电路开关装置连接的电路当中并联接入电磁阀和报警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多瓶药液的自动连打而勿需人工切换,并能在末瓶药液输液结束时,自动切断输液管路并同时发出报警,从而极大地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减少了输液患者或其看护人员的看护负担,减少了意外情况的发生,因而具有较高的市场开发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体静脉输液装置,属医疗器械生产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在给患者进行多瓶药液的静脉输液过程中,都是在打完一瓶之后再打下一瓶,无法实现多瓶自动连打。一旦输液患者较 多,护士则被看护人员呼来唤去来回跑动,工作量大增,劳动强度很高。此外,在输液过程中,患者本人或患者看护人员往往要不时看着输液器的观察窗,担心药液打完而不能及时关闭流量调节器,造成回血甚至静脉血管进入空气的危险,无形之中就给患者或其看护人员增加了看护负担和心理压力。尤其是病情较重而又无人照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静脉输液的多瓶自动连打而勿需人工切换的目的,既能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又能免除患者或其看护人员眼睛总是盯着观察窗的麻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既能实现药液的多瓶自动连打,又能在药液输完之后及时切断药液管路并同时报警的静脉输液器。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静脉输液器,包含有瓶塞穿刺器I、空气过滤器2、软管3、观察窗4、流量调节器5、注射针头6,其特征在于瓶塞穿刺器I的出液端插入到止回阀腔体7中,止回阀腔体7中装有止回阀浮体8,止回阀浮体8的端面贴有软性贴合片9,止回阀腔体7的下端通过软管3与开关浮阀腔体的下部腔体10相连通;开关浮阀腔体被开有通孔的隔板11分隔为开关浮阀腔体的上部腔体12和下部腔体10两个部分,上部腔体12与下部腔体10中分别设置开关浮阀上浮体13和开关浮阀下浮体14,上浮体13的端面贴有软性贴合片9,开关浮阀上浮体13和开关浮阀下浮体14之间采用软线16连接,开关浮阀腔体的下部腔体10的下端通过软管3与下方的止回阀腔体7连通,此止回阀腔体7的下端通过软管3与下一个开关浮阀腔体的下部腔体10相连通;此开关浮阀腔体的下部腔体10的下端通过软管3与电路开关腔体的下部腔体17相连通;电路开关腔体由开有通孔的隔板11分隔为电路开关腔体的上部腔体18和电路开关腔体的下部腔体17,电路开关腔体的上部腔体18和电路开关腔体的下部腔体17中分别设有电路开关腔体上浮体19和电路开关腔体下浮体20,电路开关腔体上浮体19的端面贴有软性贴合片9并装有凸杆21,电路开关腔体上浮体19与电路开关腔体下浮体20之间用软线16连接,电路开关腔体的上部腔体18的顶端固定安装一只蛇形伸缩管22,凸杆21穿过蛇形伸缩管22并与蛇形伸缩管22的顶层面结为一体,蛇形伸缩管22顶层面装有空气过滤片25,电路开关腔体的上部腔体18的顶端同时套装有安全保护罩下罩23,安全保护罩下罩23装有两根开关导线柱24,两根开关导线柱24分别与电路中电线连接,凸杆21的上端套插凸杆套合杆26,凸杆套合杆26的支轴27上装有开关触合导线28,开关导线柱24设立在开关触合导线28的正下方,安全保护罩下罩23与安全保护罩上罩29互相套合,电路开关腔体的下部腔体17下端通过软管3与观察窗4相连接;观察窗4下方的软管穿过电磁阀30的电磁铁31与吸合杆32之间的空隙,再经过流量调节器5,最终与注射针头6相连接。所述的止回阀浮体8、开关浮阀上浮体13、开关浮阀下浮体14、电路开关腔体上浮体19、电路开关腔体下浮体20均为圆柱形。所述的止回阀浮体8、开关浮阀上浮体13、开关浮阀下浮体14、电路开关腔体上浮体19、电路开关腔体下浮体20均为圆柱形且在圆柱形侧面装有上下两圈滚轮33。所述开关浮阀上浮体13与开关浮阀下浮体14之间、电路开关腔体上浮体19与电路开关腔体下浮体20之间采用软线连接。所述开关浮阀上浮体13与开关浮阀下浮体14之间、电路开关腔体上浮体19与电路开关腔体下浮体20之间采用链条连接。所述开关浮阀上浮体13与开关浮阀下浮体14之间、电路开关腔体上浮体19与电路开关腔体下浮体20之间采用直杆铰接,上铰接轴与下铰接轴互成90°角度。所述两根导线柱24分别与电路中电线连接,电磁阀30与报警器15并联安装在此电路中。所述报警器15是声音报警、灯光报警、振动报警、无线报警中的任何一种。所述止回阀腔体7与开关浮阀腔体为各自独立的结构。所述止回阀腔体7与开关浮阀腔体为整体结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静脉输液的多瓶自动连打而勿需人工切换,并能在输液结束时自动切断输液管路还同时发出报警。本技术极大地减轻了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减少了患者或其看护人员对输液过程的看护负担,减少了意外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为三瓶药液自动连打的本技术产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止回阀浮体、开关浮阀上浮体以及电路开关腔体上浮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开关浮阀下浮体、电路开关腔体下浮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上腔体与下腔体隔板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C向剖视图。图8为电路开关腔体、电路开关腔体内上浮体、电路开关腔体内下浮体、凸杆、电路开关腔体上方蛇形伸缩管、开关导线柱及开关触合导线、安全保护罩上罩、安全保护罩下罩等零件结构及各零件相互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9为图8的A向剖视图。图10为开关浮阀上浮体与开关浮阀下浮体之间、电路开关腔体上浮体与电路开关腔体下浮体之间采用直杆铰接时的各零件结构及各零件相互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图12为图10的俯视图。图13为止回阀腔体与开关浮阀腔体合并为整体结构后的结构意图。图14为图13的B向剖视图。图中,I.瓶塞穿刺器,2.空气过滤器,3.软管,4.观察窗,5.流量调节器,6.注射针头,7.止回阀腔体,8.止回阀浮体,9.软性贴合片,10.开关浮阀腔体的下部腔体,11.开有通孔的隔板,12.开关浮阀腔体的上部腔体,13.开关浮阀上浮体,14.开关浮阀下浮体,15.报警器,16.软线,17.电路开关腔体的下部腔体,18.电路开关腔体的上部腔体,19.电路开关腔体上浮体,20.电路开关腔体下浮体,21.凸杆,22.蛇形伸缩管,23.安全保护罩下罩,24.开关导线柱,25.空气过滤片,26.凸杆套合杆,27.支轴,28.开关触合导线,29.安全保护罩上罩,30.电磁阀,31.电磁铁,32.吸合杆,33.滚轮,34.滚轮轴支架,35.直杆。具体实施方式附图I至附图14共同表示了本技术在三瓶药液自动连打情况下同一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本技术的使用步骤具体对照附图I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I为三瓶药液自动连打而勿需人工切换的静脉输液器示意图。在准备好了三 瓶药液并倒置挂好之后,关闭流量调节器5。把瓶塞穿刺器I先插入到第一瓶药液瓶中,药液下滴,从瓶塞穿刺器I的出液口进入止回阀腔体7中,再从止回阀浮体8的下部流入软管,止回阀浮体8的上方至瓶塞穿刺器I的出液口之间存有一段空气柱。同理,第二瓶药液下方的止回阀腔体7内也存有一段空气柱。按照水往低处流的原理,药液先流入观察窗4内,随着液面上升,电路开关腔体下浮体20和电路开关腔体上浮体19先后上升,直至上浮体19的端面上贴有的软性贴合片9贴合并封闭电路开关腔体,此时开关触合导线28与开关导线柱24分离;药液再往前面的开关浮阀腔体上升,开关浮阀下浮体14及开关浮阀上浮体13先后上升,又将第三瓶药液瓶塞穿刺器I的出液口封闭;药液继续往前面两个直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脉输液器,包含有瓶塞穿刺器(1)、空气过滤器(2)、软管(3)、观察窗(4)、流量调节器(5)、注射针头(6),其特征在于:瓶塞穿刺器(1)的出液端插入到止回阀腔体(7)中,止回阀腔体(7)中装有止回阀浮体(8),止回阀浮体(8)的端面贴有软性贴合片(9),止回阀腔体(7)的下端通过软管(3)与开关浮阀腔体的下部腔体(10)相连通;开关浮阀腔体被开有通孔的隔板(11)分隔为开关浮阀腔体的上部腔体(12)和下部腔体(10)两个部分,上部腔体(12)与下部腔体(10)中分别设置开关浮阀上浮体(13)和开关浮阀下浮体(14),上浮体(13)的端面贴有软性贴合片(9),开关浮阀上浮体(13)和开关浮阀下浮体(14)之间采用软线(16)连接,开关浮阀腔体的下部腔体(10)的下端通过软管(3)与下方的止回阀腔体(7)连通,此止回阀腔体(7)的下端通过软管(3)与下一个开关浮阀腔体的下部腔体(10)相连通;此开关浮阀腔体的下部腔体(10)的下端通过软管(3)与电路开关腔体的下部腔体(17)相连通;电路开关腔体由开有通孔的隔板(11)分隔为电路开关腔体的上部腔体(18)和电路开关腔体的下部腔体(17),电路开关腔体的上部腔体(18)和电路开关腔体的下部腔体(17)中分别设有电路开关腔体上浮体(19)和电路开关腔体下浮体(20),电路开关腔体上浮体(19)的端面贴有软性贴合片(9)并装有凸杆(21),电路开关腔体上浮体(19)与电路开关腔体下浮体(20)之间用软线(16)连接,电路开关腔体的上部腔体(18)的顶端固定安装一只蛇形伸缩管(22),凸杆(21)穿过蛇形伸缩管(22)并与蛇形伸缩管(22)的顶层面结为一体,蛇形伸缩管(22)顶层面装有空气过滤片(25),电路开关腔体的上部腔体(18)的顶端同时套装有安全保护罩下罩(23),安全保护罩下罩(23)装有两根开关导线柱(24),两根开关导线柱(24)分别与电路中电线连接,凸杆(21)的上端套插凸杆套合杆(26),凸杆套合杆(26)的支轴(27)上装有?开关触合导线(28),开关导线柱(24)设立在开关触合导线(28)的正下方,安全保护罩下罩(23)与安全保护罩上罩(29)互相套合,电路开关腔体的下部腔体(17)下端通过软管(3)与观察窗(4)相连接;观察窗(4)下方的软管穿过电磁阀(30)的电磁铁(31)与吸合杆(32)之间的空隙,再经过流量调节器(5),最终与注射针头(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敏峰
申请(专利权)人:唐敏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