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旭斌专利>正文

骨科断钉取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364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公开了一种骨科断钉取出器,其是在机壳上部设有把手,一侧设有手柄;手柄内设有马达,机壳下端设有刀杆,刀杆上端与马达的输出轴通过啮合的齿轮传动;机壳下端另安装有一撬杆。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通过马达作用可快速将断钉取出,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为ー种骨科断钉取出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骨科断钉取出过程中,因残 留在骨内的断钉与骨组织结合紧密,一般要在硬度很高的骨组织上进行凿、剔等扩创性操作,使骨组织与断钉出现一定的间隙,才可将断钉取出。现市面上有一种通过摇动手轮来钻取骨组织的器械,虽能够达到以上手术效果,但此种器械操作比较费时费力,容易造成断钉周围的骨组织过多损伤,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手术时间长,术野暴露时间久,易并发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省时省力的骨科断钉取出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骨科断钉取出器,包括ー个机壳,机壳上部设有把手,一侧设有手柄;手柄内设有马达,外部设有电源线;机壳下端通过轴承固定有下端伸出的刀杆,刀杆上端与马达的输出轴通过啮合的齿轮传动;机壳下端通过ー固定座安装有ー撬杆,撬杆下端设有向刀杆方向弯折的楔形钳ロ,楔形钳ロ上开有ー个U型切ロ。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先将撬杆在固定座上拔下,双手分别抓牢把手和手柄,将刀杆放置在断钉周围,待骨组织与断钉出现一定的间隙时,将撬杆安装在固定座上,在撬杆顶端的楔形钳ロ的作用下,将断钉取出。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通过马达作用可快速将断钉取出,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患者的痛苦,是ー种理想的骨科断钉取出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撬杆顶端的楔形钳ロ结构示意图。图中,I、把手,2、齿轮1,3、电源线,4、手柄,5、马达,6、固定座,7、撬杆,8、楔形钳ロ,9、刀杆,10、轴承,11、齿轮II,12、机壳,13、U型切ロ。具体实施方式參照附图1、2所不,骨科断钉取出器包括一个机壳12,机壳12上部设有把手I, 一侧设有手柄4 ;手柄4内设有马达5,外部设有电源线3 ;机壳12下端通过轴承10固定有下端伸出的刀杆9,刀杆9上端与马达5的输出轴通过啮合的齿轮I 2及齿轮I 11联动,机壳12下端另通过一固定座6安装有ー撬杆7,撬杆7下端设有向刀杆9方向弯折的楔形钳ロ8,楔形钳ロ 8上开有ー个U型切ロ 13。权利要求1. 一种骨科断钉取出器,包括一个机壳,其特征在于机壳上部设有把手,一侧设有手柄;手柄内设有马达,外部设有电源线;机壳下端通过轴承固定有下端伸出的刀杆,刀杆上端与马达的输出轴通过啮合的齿轮传动;机壳下端另通过一固定座安装有ー撬杆,撬杆下端设有向刀杆方向弯折的楔形钳ロ,楔形钳ロ上开有ー个U型切ロ。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公开了一种骨科断钉取出器,其是在机壳上部设有把手,一侧设有手柄;手柄内设有马达,机壳下端设有刀杆,刀杆上端与马达的输出轴通过啮合的齿轮传动;机壳下端另安装有一撬杆。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通过马达作用可快速将断钉取出,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文档编号A61B17/92GK202490020SQ20122014072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旭斌 申请人:张旭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科断钉取出器,包括一个机壳,其特征在于:机壳上部设有把手,一侧设有手柄;手柄内设有马达,外部设有电源线;机壳下端通过轴承固定有下端伸出的刀杆,刀杆上端与马达的输出轴通过啮合的齿轮传动;机壳下端另通过一固定座安装有一撬杆,撬杆下端设有向刀杆方向弯折的楔形钳口,楔形钳口上开有一个U型切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斌
申请(专利权)人:张旭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