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布放尾纤的装置及方法,属通信用辅助工具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其中,所述第一护套为开口侧设有防护部件的管状开口槽;所述第二护套为管状开口槽;所述第一护套一端与第二护套一端连接,连接后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处于不同平面,第二护套的槽底与第二护套上连接的所述第一护套处于同一侧,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的槽体相互连通成为容置尾纤的开口槽。通过该装置不但节省人力且提高了向开口波纹管布置尾纤的效率,也防止了划伤操作人员和尾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向开口波纹管内。
技术介绍
在通信网络中,设备与ODF (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光纤配线架)是通过尾纤来连接的,通常在安装设备时需要安装尾纤,特别是在一些传输网设备上,需要连接到ODF的尾纤较多。尾纤是比较脆弱的连接线缆,在很多站点机房,尾纤出柜后需要用开口波纹管来保护其不受外界因素破坏。目前在站点设备安装过程中,向开口波纹管内布放尾纤的操作,安装人员需要徒手完成。而这种方式至少存在下述缺点,由于波纹管开口小,材质硬,单个安装人员无法一 手掰开波纹管一手去塞尾纤,因此目前向开口波纹管内布放尾纤时需要两名或两名以上安装人员配合,一人掰开波纹管,另一个向掰开的波纹管内塞入尾纤,才能顺利完成安装,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布放工时长的问题;此外,波纹管开口的地方较锋利,经常会导致没有防护的安装人员手部受伤或损害光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高效、安全地。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布放尾纤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其中,所述第一护套及所述第二护套均包括筒状的套体壁及由所述套体壁的一端沿所述套体壁的长度方向贯穿至所述套体壁的另一端的侧向开口;所述第一护套的套体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护套的套体壁的一端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护套的侧向开口与所述第二护套的侧向开口相互对齐以构成一容置腔,所述第一护套的侧向开口及所述第二护套的侧向开口构成向所述容置腔内放入尾纤的容置腔敞口,其中所述第一护套与所述第二护套的连接处两侧的套体壁之间形成小于180度的夹角;所述容置腔敞口的朝向与所述第一护套的套体壁及所述第二护套的套体壁之间的所述夹角的朝向不同。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布放尾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上述的装置,将尾纤安装到所述装置内,将尾纤安装到所述的布放尾纤的装置内,将安装好尾纤的所述布放尾纤的装置从开口波纹管中滑过,带动尾纤穿过开口波纹管;当尾纤完全穿过开口波纹管后,将所述装置从尾纤上移开完成尾纤布放。由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连接,使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处于不同平面两者间保持一定夹角,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槽体相互连通成为容置尾纤的开口槽。这种结构的装置可以由一个安装人员方便的将尾纤布放在开口波纹管内,提高了向开口波纹管内布置尾纤的效率,并且也防止了徒手安装时造成安装人员手部的伤害,以及刮伤尾纤的问题。附图简要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布放尾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布放尾纤的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布放尾纤的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向布放尾纤的装置安装一根尾纤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向布放尾纤的装置安装多根尾纤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好尾纤的装置滑入开口波纹管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好尾纤的装置在开口波纹管内向另一侧滑动的不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好尾纤的装置从开口波纹管中滑出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将尾纤从装置中取出开口波纹管内布放好尾纤的示意图;附图说明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布放尾纤的装置的分体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布放尾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布放尾纤的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布放尾纤的装置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布放尾纤的装置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布放尾纤的装置的折合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便于理解,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布放尾纤的装置,是一种向开口波纹管内布放尾纤的辅助工具,可以实现单人向开口波纹管内快速布放尾纤,不但提高了布放效果,也能防止安装人员手部划伤以及防止尾纤划伤。该装置包括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其中,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均由筒状的套体壁及由套体壁的一端沿套体壁的长度方向贯穿至所述套体壁的另一端的侧向开口构成;第一护套一端与第二护套一端连接,具体为第一护套的套体壁的一端与第二护套的套体壁的一端连接以使第一护套的侧向开口与第二护套的侧向开口相互对齐构成容置腔,第一护套的侧向开口及第二护套的侧向开口构成向容置腔内放入尾纤的容置腔敞口,其中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的连接处两侧的套体壁之间形成小于180度的夹角;容置腔敞口的朝向与第一护套的套体壁及第二护套的套体壁之间的夹角的朝向不同。这样形成一种折弯结构带有侧向开口的布放尾纤装置,当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形成的容置腔内放入尾纤后,安装人员可单手握持第二护套,另一只手可把持住开口波纹管,从而通过该装置将尾纤拉入开口波纹管内,而第一护套则可以在拉入过程中很好的保护尾纤,避免尾纤被开口波纹管刮伤。通过该装置不但提高了向开口波纹管布置尾纤的效率,也防止了划伤操作人员和尾纤。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图1-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布放尾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第一护套I和第二护套2 ;其中,第一护套I和第二护套2均包括筒状的套体壁及由套体壁的一端沿套体壁的长度方向贯穿至所述套体壁的另一端的侧向开口 5 ;第一护套I的套体壁的一端与第二护套2的套体壁的一端连接以使第一护套I的侧向开口 101与第二护套2的侧向开口 201相互对齐以构成一容置腔5,第一护套I的侧向开口 101及第二护套2的侧向开口 201构成向容置腔内放入尾纤的容置腔敞口,其中第一护套I与第二护套2的连接处4两侧的套体壁之间形成小于180度的夹角,一般夹角在60 150度;容置腔敞口的朝 向与第一护套I的套体壁及第二护套2的套体壁之间的夹角的朝向不同。上述装置中,第一护套I及第二护套2的套体壁上与侧向开口 101、201对应的底侧为弧形,且在第一护套I的套体壁上邻近侧向开口处设有防护部件3,防护部件3由侧向开口 101—侧的套体壁向侧向开口 101另一侧的套体壁延伸。防护部件3沿侧向开口的延伸方向交错设置在套体壁上。这样的防护部件既便于向第一护套I内放入尾纤,也可通过其挡住放入后的尾纤防止掉出。如图1-3所示,上述装置中的第一护套I和第二护套2为一体结构,两者一端部相互连接,连接后的第一护套I与第二护套2之间基本呈垂直状态,侧视该装置的整体呈水平翻转后的L形,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连接处的容置腔底侧为弧形,该弧形的直径比所布放尾纤的直径> 40_。这样可以确保不会因连接的转折弯处弧度过小,使放在该装置内的尾纤因过度弯折而损坏。上述装置中第一护套I及第二护套2的各边沿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方荣,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