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94296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将收容衣物的处理槽及驱动处理槽的驱动源收容的主筐体;使振动衰减的支撑部件;用于向主筐体外排出洗衣水的排水系统;以及使烘干空气循环的循环系统,其中,循环系统包含对烘干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部件和用于测量衣物的烘干度的传感元件,规定烘干空气流动的流路的引导管包含供应至处理槽的洗衣水及烘干空气所流入的流入口,排水系统包含向主筐体外引导洗衣水的排水管和连接流入口与排水管的连接部件,排水管包含固定在主筐体上的固定部件,传感元件包含用于测量通过连接部件而流入固定部件中的除湿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据此,可稳定地保持传感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衣物进行洗衣和烘干等处理的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对衣物进行洗衣处理或烘干处理的衣物处理装置典型地包含使供烘干衣物的烘干空气循环的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例如包含与烘干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換器。专利文献I公开了ー种包含管型热交換器的衣物处理装置。使用供应至热交換器中的除湿水对烘干空气进行除湿。其后,通过加热器加热的烘干空气供应至收容有衣物的处理槽。 根据专利文献I的公开内容,为检测洗涤物的烘干程度而使用用于测量除湿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专利文献I公开的温度传感器为检测洗涤物的烘干程度而测量刚与烘干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的除湿水的温度。因此,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烘干衣物的烘干槽附近。烘干槽包含使衣物翻滚的旋转部件(例如波轮或旋转滚筒)。来自旋转部件的振动使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在物理上变得不稳定。温度传感器的不稳定的安装有可能导致温度測量精度降低。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397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具有能够稳定地保持用于测量衣物的烘干度的传感元件的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槽,用于收容衣物;驱动源,驱动所述处理槽;主筐体,收容所述处理槽以及所述驱动源;支撑部件,支撑所述处理槽并衰减从所述处理槽传递至所述主筐体的振动;排水系統,向所述主筐体外排出用于洗涤或漂洗所述处理槽内的所述衣物的洗衣水;以及循环系统,使烘干所述处理槽内的所述衣物的烘干空气循环,其中,所述循环系统包含对所述烘干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部件以及测量所述衣物的烘干度的传感元件,所述除湿部件包括包含规定所述烘干空气流动的流路的内面的引导管;以及用于向所述流路内供应用于对所述烘干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水的供水口,其中,所述引导管包含供应至所述处理槽的所述洗衣水以及所述烘干空气所流入的流入ロ,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向所述主筐体外引导所述洗衣水的排水管;以及连接所述流入ロ与所述排水管的连接部件,其中,所述排水管包含被固定于所述主筐体的固定部件,所述传感元件包含用于测量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而流入所述固定部件中的所述除湿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所述结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衣物处理装置能够稳定地保持用于测量衣物的烘干度的传感元件。附图说明图I是ー实施方式的烘干机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图I所示的烘干机的正视图。图3是图I所示的烘干机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图I所示的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图I所示的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剖视图。图6是表示图I所示的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图I所示的烘干机所具有的热交換器的侧视图。 图8是图I所示的烘干机所具有的过滤装置、管组件、送风机、加热器及管路的概略配置图。图9是图I所示的烘干机所具有的热交換器及过滤装置的后视图。图10是图I所示的烘干机所具有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过滤装置所具有的下侧组件的剖视图。图12是图I所示的烘干机的俯视图。图13是图10所示的过滤装置所具有的上侧组件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的剖视图。图15是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的正视图。图16是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所具有的第一筐体的右侧视图。图17是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的概略剖视图。图18是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的概略正视图。图19是表示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所具有的第一筐体及旋转突起的图。图20是表示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所具有的第二筐体及支撑筒的图。图21是表示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所具有的第一筐体及第ニ筐体的图。图22是表示图21所示的第二筐体的第一支撑筒与第一筐体的第一旋转突起的图。图23是图21所示的第二筐体的概略剖视图。图24是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的立体图。图25是表示图24所示的上侧组件的图。图26是图7所示的热交換器的概略图。图27是图26所示的热交換器的第二外壳体的概略立体图。图28(a)是图27所示的第二外壳体的第一肋的放大图。图28 (b)是图27所示的第二外壳体的概略剖视图。图29是图27所示的第二外壳体的概略正视图。图30是图26所示的热交換器的概略纵剖视图。图31是图30所示的热交換器的上部的概略放大纵剖视图。图32是图30所示的热交換器的上部的概略横剖视图。图33是图27所示的第二外壳体的下部的概略放大图。图34是水槽与热交換器之间的连接结构的概略放大剖视图。图35是图I所示的烘干机所具有的过滤组件的概略右侧视图。图36是沿图35所示的A-A线的过滤组件的概略剖视图。图37是概略地表示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与检测灵敏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图对衣物处理装置的ー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中所使用的表示“上”、“下”、“左”或“右”等方向的用语仅是用于明确说明,并不用来限定衣物处理装置的原理。(衣物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I是除烘干功能以外还具有洗衣功能的烘干机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图I所示的烘干机的正视图。图3是图I所示的烘干机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图I至图3所示的烘干机100作为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洗衣处 理等各种处理的衣物处理装置而被例示。烘干机100包括收容用于进行烘干处理和洗衣处理的各种部件(例如,后述的处理槽、用于驱动处理槽的驱动马达)的大致矩形箱状的主筐体110。主筐体110包括正面壁111、正面壁111的相反侧的背面壁112、直立在正面壁111与背面壁112之间的左侧壁113及右侧壁114。主筐体110还包括由正面壁111、背面壁112、左侧壁113及右侧壁114的上缘包围的顶壁115、以及由正面壁111、背面壁112、左侧壁113及右侧壁114的下缘包围的底壁116。烘干机100还包括安装在正面壁111上部的操作面板120。使用者可通过操作面板120输入与烘干机100的动作相关的信息(例如与用于洗涤、漂洗、脱水、烘干的期间相关的信息及与所使用的洗涤剂相关的信息)。烘干机100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正面壁111上的门体130。使用者可打开门体130向主筐体110内投入衣物,或者取出主筐体110内的衣物。图4是表示设置在主筐体110内的各部件的烘干机100的立体图。图4所示的烘干机100除去了正面壁111、背面壁112、左侧壁113、右侧壁114及顶壁115。图5是表示设置在主筐体110内的各部件的烘干机100的概略剖视图。利用图I、图4及图5进ー步对烘干机100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烘干机100包括收容衣物的处理槽200。在处理槽200形成有向正面壁111开ロ的投入ロ 201。如与图I相关地进行说明那样,使用者可打开门体130,经由投入口 201向处理槽200内投入衣物。或者,使用者可打开门体130,经由投入ロ 201从处理槽200取出衣物。如图5所示,处理槽200包括贮存用于洗涤衣物的洗衣水的水槽210 ;以及设置在水槽210内的旋转滚筒220。旋转滚筒220包括大致圆筒状的周壁221以及与投入ロ 201相向的底壁222。水槽210包括包围旋转滚筒220的周壁221的大致圆筒状的周壁211 ;以及沿旋转滚筒220的底壁222而形成的底壁212。旋转滚筒220与水槽210大致同心设置。烘干机100还包括从旋转滚筒220的底壁222贯穿水槽210的底壁212而从底壁212突出的旋转轴231 ;设置在水槽2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槽,用于收容衣物;驱动源,驱动所述处理槽;主筐体,收容所述处理槽以及所述驱动源;支撑部件,支撑所述处理槽并衰减从所述处理槽传递至所述主筐体的振动;排水系统,向所述主筐体外排出用于洗涤或漂洗所述处理槽内的所述衣物的洗衣水;以及循环系统,使烘干所述处理槽内的所述衣物的烘干空气循环,其中,所述循环系统包含对所述烘干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部件以及测量所述衣物的烘干度的传感元件,所述除湿部件包括:包含规定所述烘干空气流动的流路的内面的引导管;以及用于向所述流路内供应用于对所述烘干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水的供水口,其中,所述引导管包含供应至所述处理槽的所述洗衣水以及所述烘干空气所流入的流入口,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向所述主筐体外引导所述洗衣水的排水管;以及连接所述流入口与所述排水管的连接部件,其中,所述排水管包含被固定于所述主筐体的固定部件,所述传感元件包含用于测量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而流入所述固定部件中的所述除湿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30 JP 2011-073842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槽,用于收容衣物; 驱动源,驱动所述处理槽; 主筐体,收容所述处理槽以及所述驱动源; 支撑部件,支撑所述处理槽并衰减从所述处理槽传递至所述主筐体的振动; 排水系统,向所述主筐体外排出用于洗涤或漂洗所述处理槽内的所述衣物的洗衣水;以及 循环系统,使烘干所述处理槽内的所述衣物的烘干空气循环,其中, 所述循环系统包含对所述烘干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部件以及测量所述衣物的烘干度的传感元件, 所述除湿部件包括包含规定所述烘干空气流动的流路的内面的引导管;以及用于向所述流路内供应用于对所述烘干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水的供水口,其中,所述引导管包含供应至所述处理槽的所述洗衣水以及所述烘干空气所流入的流入口, 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向所述主筐体外引导所述洗衣水的排水管;以及连接所述流入口与所述排水管的连接部件,其中,所述排水管包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瞳井上贵裕小谷淳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