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9418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其中所述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是由规格为G75、纱支为68.7TEX、经纱密度为43.7根/英寸的经纱和规格为G150、纱支为33.7TEX,纬纱密度为(43±2)根/英寸的纬纱织造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高性能玻璃纤维布节约原料成本达到30%以上,可满足客户单位面积质量为176G/M2的要求;纬纱采用G150纱,使该布种的纬纱更易引纬,有效降低喷气织机单位耗气量,降低了能耗;经纬纱密度趋于一致,保证在经纬向纬差在±10根/英寸之内;使布面平整、光滑,不易形成荷叶边,易卷取,后工序走布不易起折,可有效提高玻璃布在下游FR-4生产过程中树脂的渗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特别是。
技术介绍
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建筑、地理探测等多种领域的电子设备印制线路板中,它是制造印制线路板的三大主要原材料之一,主要起到增强、绝缘的目的。目前应用于电子行业玻璃纤维布的布种主要有7628、1506等,其中7628是采用经纱G75、纬纱G75织造而成,标准重量为210G/M2,G75规格的纱线平均I千米重量为68. 7克,1506是采用经纱E110、纬纱EllO织造而成,标准重量为164G/M2,E110纱线平均I千米 重量为45克,成本较G75纱高一些。由于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轻薄化的发展,使得大部分的PCB板生产厂商转向生产轻薄型的线路板,以适应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而作为PCB板主要原材料的玻璃纤维布的重量也需要向轻薄化的方向发展,客户对各种克重的玻璃布都有了需求,其中需要一种克重为176G/M2玻璃布是国际标准(IPC)中所没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单位面积质量为176G/M2及制造方法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在保证玻璃纤维布产品品质的同时,降低其制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其中所述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是由规格为G75、纱支为68. 7TEX、经纱密度为43. 7根/英寸的经纱和规格为G150、纱支为33. 7TEX,纬纱密度为(43±2)根/英寸的纬纱织造而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A、对规格为G75、纱支为68. 7TEX、经纱密度为43. 7根/英寸的经纱进行整浆处理,使其卷绕在浆轴及织轴上的硬度在75 90之间;B、将上述经过整浆处理后的G75经纱穿过钢筘与规格为G150、纱支为33. 7TEX,纬纱密度为(43±2)根/英寸的纬纱在织造机上进行织造,形成玻璃纤维布坯布;C、对上述玻璃纤维布坯布进行脱浆、表面处理和开纤处理,得到玻璃纤维布成品。其中步骤B具体包括经纱通过提综形成开口,纬纱通过纬纱通道引纬、打纬,使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进行平纹交织,织造出标准重量为179G/M2的玻璃纤维坯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经纱采用G75纱,其经纱单位克重成本仅为(9-10)元/KG,纬纱为G150纱,其单位克重成本为(17-19)元/KG,综合克重成本为(12-15)元/KG,而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克重在176G/M2的玻璃布,采用的都是E系列纱线,其原料成本在(17-20)元/KG,与相同单位面积克重下的玻璃纤维布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成本大大降低。2、本专利技术经纱为G75纱,克重为胚布克重的70%,经纱单位重量的原料成本下降了 50%,按照纱线经纬密的比例换算,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高性能玻璃纤维布节约原料成本达到30%以上,可满足客户单位面积质量为176G/M2的要求。3、本专利技术纬纱采用G150纱,使该布种的纬纱更易引纬,有效降低喷气织机单位耗气量,降低了能耗。4、本专利技术经纱采用G75纱,经密为(43±2)根/英寸;纬纱采用G150纱,纬密(43±2)根/英寸,使经纬纱密度趋于一致,保证在经纬向纬差在±10根/英寸之内;而使布面平整、光滑,不易形成荷叶边,易卷取,后工序走布不易起折,可有效提高玻璃布在下游 FR-4生产过程中树脂的渗透性。具体实施例方式为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各种规格的经纱和纬纱织造后获得的玻璃纤维布进行比较,得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性能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是由规格为G75、纱支为68. 7TEX、经纱密度为43. 7根/英寸的经纱和规格为G150、纱支为33. 7TEX,纬纱密度为(43±2)根/英寸的纬纱织造而成。其中本专利技术中主要选取了以下三组规格的玻璃纱进行织造,其结果如下一、考虑到成品标重在(176±3)G/M2范围内,尝试经纱采用EllO纱,其纱支为46TEX,钢筘密度采用18. 3274齿/厘米,即46. 55根/英寸,考虑到纬向缩率约为0.8%,即收卷的胚布经密达46. 8根/英寸,折算成经纱单位平方米的克重为84. 73克;整浆头份590根,整浆时保证卷绕的浆轴及织轴硬度在70-85之间,经穿综筘后待织造上机织造。织造织造讳纱规格为G75讳纱,讳纱密度为(33 ±2) ends/inch,通过更换相应讳密齿轮来实现纬密的转换,以ZA103I机台为例,高性能玻璃布的纬密齿暂定为56*68齿;经纱通过提综形成开口 ;纬纱通过纬纱通道引纬、打纬;一上一下的平纹交织,织造出相应的电子级玻璃布,最终织造而成的高性能胚布克重为(179±3)G/M2,成品布克重为(176±3)G/M2。后处理经过常规的连续脱浆、批次脱浆,浸透偶联剂后而制成(176±3)G/M2成品布。采用经纱采用EllO纱、纬纱G75纱,存在以下问题I、纱支号数大,为保证顺利投纬,织机主喷压相对较高,达(3.0±0.5)KG气压,辅喷气压也达到(3. 7±0. 3)KG,因气压对纬纱的破坏性较大,生产质量要求相对较高的(176±3)G/M2高中档薄布,G75纱引纬易出现布面细小断丝。2、为保证顺利投纬,投纬时间提前至80°左右,此时开口量相对较小,设备稍不正常或引纬不稳定时,开始投纬时纬纱触碰经纱或左侧的绞边纱,易造成右侧毛羽小断丝。3、因经纱为EllO纱,纬纱为G75纱,EllO经纱开口通道相对于G75纱引纬相对不够通畅,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右侧断丝及毛羽小断丝。4、为减少左侧布边的胶粒,左侧剪切后的纬纱通常采用压力器,因G75纬纱号数明显高于细纱E225、EllO及D450等,故压边器处易滞留有压碎的粉尘及碎屑,也容易造成压边器胶圈的磨损,加大保全工的维护保养难度。5、因经纱为EllO纱,纬纱为G75纱,经向强力相对较小。在织造卷取时经纱张力不易过大,一般控制在(500± 150) N范围内,造成布卷硬度相对较低,布卷易滑移或卷崩,经纱张力过大时使经纱经向强力更易疲劳,造成强力的过度损失而影响玻璃布固有的物理性能。6、纬纱密度在33根/英寸左右,经纱密度在46根/英寸左右,因纬纱密度相对较小,经纬纱之间的空隙相对较大,不利于后工序的加工。二、经纱采用E225纱,纬纱采用EllO纱,前准备及织造生产流程参照方案一所述,制成标重在(176±4)G/M2的玻璃布。通过此方案生产的玻璃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I、因经纱为E25纱,纬纱为EllO纱,此两种纱的价格较G75系列纱贵,织造成(176±3)G/M2的玻璃布的成本也较高,在价格及性能方面并不具优势。2、经纬密相对较大,经密62根/英,特别是纬密达66根/英寸,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以一般的布种纬密40纬/英寸为例,产量减少接近40%,布种更换时对产能影响较大,效率、效益均不可取。三、经纱采用G75YA定长纱,纬纱采用EllO纱,前准备及织造生产流程参照方案一所示,制成标重在(176±3)G/M2的玻璃布。 通过此方案生产的玻璃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I、经纱采用G75纱,纬纱采用EllO纱,经纬密分别为46±2根/英寸及28±2根/英寸,因纬密相对过小,布面看上去像传统的网格布,孔隙较大,不利于后工序的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性能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是由规格为G75、纱支为68.7TEX、经纱密度为43.7根/英寸的经纱和规格为G150、纱支为33.7TEX,纬纱密度为(43±2)根/英寸的纬纱织造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是由规格为G75、纱支为68. 7TEX、经纱密度为43. 7根/英寸的经纱和规格为G150、纱支为33. 7TEX,纬纱密度为(43±2)根/英寸的纬纱织造而成。2.一种高性能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对规格为G75、纱支为68.7TEX、经纱密度为43. 7根/英寸的经纱进行整浆处理,使其卷绕在浆轴及织轴上的硬度在75 90之间; B、将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群望刘亭亭徐国伟杨进光黄绍寰刘定彪
申请(专利权)人:建滔连州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