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放大装置以及使这种制动压力放大装置工作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9112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2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放大装置(10),其具有在制动压力放大装置(10)的输入腔(18)与制动压力放大装置(10)的中间体积(20)之间可调节地布置的输入活塞(16)、在制动压力放大装置(10)的中间体积(20)与输出腔(36)之间可调节地布置的输出活塞(34)、用来将制动力从输入活塞(16)可传递给输出活塞(34)的推杆(44)、以及可用来将制动辅助力施加给输出活塞(34)的施力机构,其中设计所述施力机构,可用来将作为机械力的制动辅助力施加给由施力机构所接触的推杆(44),并且/或者可在中间体积(20)的至少一个部分体积(48,50)与外部蓄压器(45)之间转移第一制动液体积。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使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放大装置(10)工作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放大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放大装置工作的方法。
技术介绍
DE 103 16 750A1描述了一种具有制动主缸和液压放大器的液压车辆制动装置。制动主缸在正常情况下应可作为(制动踏板)仿真器。液压放大器具有连接在外部压力源上的具有输入活塞的输入腔,可以利用传递到输入腔中的外部压力源的高压来调整输入活塞。可以通过在输入活塞与输出活塞之间的中间体积中延伸的推杆将外部压力源的力传递给输出活塞。输出活塞与另一个可以一起调整的活塞限定两个输出腔,分别将一个制动回路如此连接在这些输出腔上,从而可以利用外部压力源的力调整输出活塞使得制动回路的 车轮制动钳中的制动压力升高。如果外部压力源失灵,则也应当可以开放制动主缸与输入腔之间的液压连接,可以通过该液压连接将驾驶员的制动力传递给输入活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权利要求I所述特征的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放大装置,以及一种使具有权利要求14所述特征的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放大装置工作的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除了能够利用施力机构所施加的制动辅助力、还能利用车辆驾驶员施加到制动主缸中的制动力在至少一个车轮制动钳中调整所需的制动压力。以这种方式可以减小施力机构所提供的制动辅助力,由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节省能量。同时采用效能较小的施力机构就能实现足够大的制动辅助力,因此可以减小施力机构的成本和/或者所需结构空间。通过给车辆配备所述的制动压力放大装置或者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即可省去传统的制动力放大器,例如真空制动力放大器。本专利技术是这类制动力放大器的牢固耐用而且价格低廉的可选替代方案。尤其不需要在车辆上设计真空供应装置。所谓可以利用施力机构施加的制动辅助力,指的是可以施加起到制动放大作用的力(朝向利用推杆可传递的驾驶员制动力的方向)以及/或者可以在与可传递的驾驶员制动力相反的方向上施加的力。尤其可以选择施加起到制动力放大作用的制动辅助力,或者可以在与可转递的驾驶员制动力相反的方向上施加制动辅助力。最好可以将制动力与制动辅助力一起传递给输出活塞。这样就能利用驾驶员施加到制动主缸中的制动力,从而减小施力机构所提供的制动辅助力。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不必给配有制动压力放大装置的制动系统配备仿真器。例如施力机构可以包括可由电机驱动的机械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尤其可以包括齿条和/或者电机驱动的齿轮,所述齿轮可以沿着推杆上的齿条滚动。这样就能利用这种成本低廉的施力机构提供制动辅助力,只要给其供应电能即可,与此相反,不需要真空供应>J-U P^3装直。在一种有益的实施方式中,制动压力放大装置包括间壁,该间壁将中间体积划分成布置在输入活塞上的第一中间腔和布置在输出活塞上的第二中间腔,推杆穿过间壁中的孔伸出,并且被密封圈所包围。因此只要简单控制两个中间腔的体积,就能移动推杆。在一种成本低廉的实施方式中,制动压力放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阀机构,可以通过该阀机构将第一中间腔和/或者第二中间腔与制动液储罐液压连通。这样就能以简单方式可靠控制两个中间腔的体积。 优选地,施力机构适宜包括制动液供应机构,设计该制动液供应机构以一个用于将第一制动液体积作为中间体积的部分体积压入第一中间腔中和/或者压入第二中间腔中。以这种方式除了制动力之外还可以将制动辅助力与制动力一起传递给输出活塞,驾驶员不会觉察到制动主缸中施加的制动。这样可在操纵制动操纵元件时保证驾驶员有利的 (符合标准的)操纵感。在一种便于执行的实施方式中,制动压力放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转换阀作为至少一个阀机构,并且/或者包括一个具有转换阀功能的阀机构,可以通过所述转换阀选择将所配属的第一中间腔或者第二中间腔与制动液储罐或者制动液供应机构的供给侧液压连通。也可以通过功能类似于转换阀的作为阀机构的其它阀单元提供转换阀的功能。这样就能保证以成本低廉而且所需结构空间很小的方式,选择将至少一个中间腔连接到制动液储罐或者制动液供应机构的供给侧。制动液供应机构可以选择包括可以从制动液储罐(外部蓄压器)进行充注的蓄压器。制动液供应机构同样可以包括泵机构,可以利用该泵机构使用作为外部蓄压器的制动液储罐中的第一制动液体积。可以在配有或者没有蓄压器的情况下使用泵机构。这样就能实现成本低廉的制动液供应机构的实施例。在一种有益的改进实施方式中,制动压力放大装置包括控制装置,设计该控制装置以接收传感器所提供的关于操纵制动操纵元件的操纵量以及/或者由自动控制装置(自动制动力矩请求自动控制装置,例如速度自动控制定速装置)所提供的制动规定,在考虑至少所收到的操纵量和/或者收到的制动规定的情况下确定关于制动辅助力的设定量,并且在考虑所确定的设定量的情况下将相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给施力机构。这样就能根据可以预先设定的有利的特性曲线,提供用以操纵制动操纵元件、例如制动踏板的制动辅助力。补充地,此外控制装置还可以用来接收与施加给车辆的至少一个车轮的发电机制动力矩相关的再生量,并且还可以在附加考虑再生量的情况下确定设定量。这样就能掩饰(verbIendbar)发电机制动力矩,不会偏离(驾驶员或者自动控制装置)设定的车辆的设定减速度。在一种有益的实施方式中,制动压力放大装置还包括可以在输出腔和外部蓄压器(制动液储罐)之间转移的第二制动液体积的液体转移机构,这样可保证便于执行制动压力调节。该实施方式通过制动主缸与车轮制动钳之间的可调制动压力放大装置将例如可用于防抱死系统的制动压力放大与制动压力限制功能融于一身。尤其可以将制动压力放大装置设计成可用来选择产生制动压力升高或者制动压力减小功能的可调单元。这样就不必在制动系统上安装多个相互分开构造的用于制动压力放大和防抱死系统的单元。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使得制动过程中的调节(ABS工作模式)和制动力放大不会相互冲突,所谓相互冲突指的是制动力放大器放大制动压力抵消调节系统(例如ABS系统)所产生的压力降低作用。因此也不会对ABS系统施加抵消制动力放大的能量。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规格要求和组件成本。此外还可以不采用真空并且仅仅通过将纯粹电能转变为液压能的方式进行制动调节和制动力放大。对于即使配有相应制动压力放大装置的车辆制动系统,也能保证以上段落中所述的优点。同样也可以利用一种使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放大装置工作的相应方法实现上述优点。在该方法的一种有益改进实施方式中,通过附加地在由输出活塞限定的输出腔与外部蓄压器之间转移第二制动液体积来执行制动压力调节。由于能够避免抵消(例如为了ABS运行)调节和制动力放大作用,因此能够已经以极小的组件成本实现可安全要求及可靠性要求。无需真空即可执行制动力放大和制动调节,仅需耗用在制动过程中通过使用发 电机可再生的电能。同时省去了对组件的规格要求,从而能够减小这些组件的结构空间和重量。附图说明以下将根据附图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Fig. IA ID所示为制动压力放大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IA ID所示为制动压力放大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可以将附图IA ID示意示出的制动压力放大装置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配有制动压力放大装置的车辆可以是一种机动车辆,例如汽车或者摩托车。制动系统除了包括至少一个制动压力放大装置10之外,还包括一个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放大装置(10),包括在制动压力放大装置(10)的输入腔(18)与制动压力放大装置(10)的中间体积(20)之间可调节地布置的输入活塞(16),其中能将输入腔(18)这样液压连通到制动主缸(12)上,使得借助提高制动主缸(12)中的压力可将制动力传递给输入活塞(16);在制动压力放大装置(10)的中间体积(20)与输出腔(36)之间可调节地布置的输出活塞(34),其中能够将输出腔(36)这样液压连通到至少一个车轮制动钳(14),使得借助于调节输出活塞(34)能够改变输出腔(36)和至少一个车轮制动钳(14)中的制动压力;推杆(44),可通过该推杆将制动力从输入活塞(16)这样传递给输出活塞(34),从而至少能够利用制动力调节输出活塞(34);施力机构,利用该施力机构能够将制动辅助力这样施加给输出活塞(34),从而至少能够利用制动辅助力调节输出活塞(34);其特征在于,这样设计所述施力机构,使得作为机械力的制动辅助力施加给由施力机构所接触的推杆(44),并且/或者可以在中间体积(20)的至少一个部分体积(48,50)与外部蓄压器(45)之间转移第一制动液体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加尔巴斯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