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甲蒜素的作物病害防治农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6850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7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甲蒜素的作物病害防治农药,它是以甲蒜素、杀菌剂为有效活性成分配成的粉剂、乳剂、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其中甲蒜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70;杀菌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40。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甲蒜素和杀菌剂作为活性成分的复配组合,能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增强杀菌防病能力,扩大杀菌谱,提高作物的产量,尤其是对灰霉病、霜霉病、叶霉病、疫病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作物亲合力强,能快速被作物吸收,杀灭病菌,抑制病害,且无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单组分使用量降低,对作物安全性提高,使用成本相对较低;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甲蒜素应用于植物保护中,增加了农药使用的选择性,有利于推动植保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药,尤其涉及一种对作物上因真菌细菌引起的灰霉病、霜霉病、叶霉病、疫病等疑难病害有较好防治作用的含有甲蒜素的作物病害防治农药
技术介绍
真菌、细菌是引起农作物病害的主要根源,容易造成作物落叶、落果,出现早衰,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的杀菌剂品种很多,也有一些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品种,但杀菌剂针对性一般较强,对不同病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差异很大,很难达到综合防治多种病害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多年来试验研究发现,杀菌剂甲蒜素对部分真菌、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持效期较短,单独使用综合防治效果不是很理想,且使用量大,对某些作物容易出现药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真菌细菌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尤其是对真菌细菌引起的作物灰霉病、霜霉病、叶霉病、疫病等病害有明显防治作用的含有甲蒜素的作物病害防治农药。该含有甲蒜素的作物病害防治农药,可广泛用于由多种病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的防治,又可刺激作物生长,使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减少生病,提高作物的产量,同时减少了单组分用量,增强了作物的安全性,降低了使用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含有甲蒜素的作物病害防治农药,它是以甲蒜素、杀菌剂为有效活性成分配成的粉剂、乳剂、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其中甲蒜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70 ;杀菌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40。所述的甲蒜素重量百分含量为15-25 ;所述的杀菌剂重量百分含量为5-25。所述的甲蒜素重量百分含量为25-30 ;所述的杀菌剂重量百分含量为10-25。所述的甲蒜素重量百分含量为30-40 ;所述的杀菌剂重量百分含量为10。所述的杀菌剂为三唑类杀菌剂、吡啶类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或其他杀菌剂。所述的三唑类杀菌剂为三唑酮、三唑醇、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三环唑、丙环唑、氟环唑、氟娃唑、腈菌唑或苯醚甲环唑。所述的吡啶类杀菌剂为啶酰菌胺或氟啶酰菌胺。所述的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或醚菌酯。所述的其他杀菌剂为咪鲜胺、多菌灵、恶霉灵、二氯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或氯溴异氰尿酸。所述的三唑类杀菌剂为丙环唑、三唑酮、苯醚甲环唑、腈菌唑或戊唑醇;所述的其他杀菌剂为恶霉灵、三氯异氰尿酸或二氯异氰尿酸。为提高本农药的药效以及制剂加工的需要,配方中还添加有表面活性剂或其混合物0-30%,农药增效助剂0-10% ;所述的助剂为中中助剂、有机硅、氮酮或噻酮。本专利技术组方中,甲蒜素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成分,能有效地防治多种农作物病害,并刺激植物生长。杀菌剂活性成分起增效作用,拓宽杀菌谱,减少使用量,降低成本。表面活性剂是配制农药制剂常用的助剂,主要起乳化、分散、展着、助溶等作用。一方面它可以使不溶于水的农药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分散于水中;另一方面可以极大提高农药在作物以及标靶上的润湿性和粘附率,从而大大提高药效。助剂起渗透增效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甲蒜素和杀菌剂作为活性成分的复配 组合,能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增强杀菌防病能力,扩大杀菌谱,提高作物的产量,尤其是对灰霉病、霜霉病、叶霉病、疫病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本专利技术与作物亲合力强,能快速被作物吸收,杀灭病菌,抑制病害,且无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本专利技术单组分使用量降低,对作物安全性提高,使用成本相对较低;本专利技术将甲蒜素应用于植物保护中,增加了农药使用的选择性,有利于推动植保技术的发展。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所有实施例中的量均以重量计实施例一甲蒜素15%,丙环唑10%,溶剂油10%,乳化剂500#3%,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水余量。将甲蒜素+丙环唑溶解在溶剂油中,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搅拌均匀,为乳白色液体,即水乳剂。将上述成品以水稀释1000倍喷雾,防治水稻曲霉病、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则病害停止侵染,水稻恢复正常生长(见实施例应用情况一)。实施例二 甲蒜素20%,苯醚甲环唑5%,乳化剂500#5%,600#10%,苯乙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5%,环己酮10%,甲醇5%,水余量。将甲蒜素+苯醚甲环唑在环己酮中搅拌溶解,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甲醇,补足水至100%,继续搅匀后为均相透明液体,即微乳剂。将上述成品以水稀释1000倍喷雾防治苹果腐烂病,苹果腐烂病不再扩散,病斑抑制率90%,而没有喷雾的果树,苹果腐烂病病斑继续扩大。实施例三甲蒜素15%,恶霉灵15%,乳化剂500#5%,603#6%,苯乙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5%,乙二醇10%,水余量。将甲蒜素+恶霉灵搅拌溶解在乙二醇中,依次加入各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补足水至100%,搅匀后为均相透明液体,该制剂为微乳剂。将上述成品以水稀释2000倍喷雾防治大姜姜瘟病,病情不再扩散,总体防治效果95%以上,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实施例四甲蒜素20%,三氯异氰尿酸20%,分散剂NNO 3%,拉开粉4%,十二烷基硫酸钠2%,白炭黑10%,娃藻土余量。将甲蒜素用白炭黑吸附,再与三氯异氰尿酸、表面活性剂等物料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通过气流粉碎机粉碎,再二次充分混匀,制成可湿性粉剂。将上述成品以水稀释1500倍喷雾,防治番茄灰霉病、根腐、斑点、炭疽等病害,施药后2天,病情不再扩散,总体病株率减少90%。实施例五甲蒜素25%,二氯异氰尿酸25%,分散剂NNO 3%,拉开粉4%,十二烷基硫酸钠2%,,中中助剂3. 5%,白炭黑5%,轻钙余量。将甲蒜素用白炭黑吸附,再与二氯异氰尿酸、表面活性剂等物料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通过气流粉碎机粉碎,再二次混合,制成可湿性粉剂。将上述成品以水稀释2000倍喷雾,防治青椒根腐病,施药后3天,青椒叶色恢复浓绿,生长旺盛,病株得到控制。实施例六甲蒜素40%,三唑酮10%,乳化剂500#3%,600#6%,溶剂油10%,有机硅 3%,乙醇余量。将甲蒜素+三唑酮加入到溶剂油中,搅拌均匀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有机硅,补足乙醇至100%,搅拌均匀,制成均相透明液体,即可溶液剂。将上述成品以水稀释2000倍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施药后2天,小麦霉斑逐渐消失,叶色转绿,生长旺盛,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实施例七甲蒜素40%,腈菌唑10%,乳化剂500#5%,600#5%,溶剂油10%,氮酮2%,甲醇余量。将甲蒜素+腈菌唑加入到溶剂油中,搅拌均匀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氮酮,补足甲醇至100%,搅拌均匀,制成均相透明液体。将上述成品以水稀释2500倍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四天后观察,病害症状逐渐消失,八天后观察,作物叶色恢复浓绿。而对照组病害症状依然存在,叶色浅绿,色泽较差。说明甲蒜素+腈菌唑在防治作物病害的同时,对作物还有刺激生长的作用。实施例八甲蒜素30%,吡唑醚菌酯10%,乳化剂500#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5%,,有机硅3%,乙醇余量。将吡唑嘧菌酯加入甲蒜素中,搅拌均匀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有机硅,补足乙醇至100%,搅拌均匀,制成均相透明液体。将上述成品以水稀释3000倍喷雾防治黄瓜灰霉病,四天后观察,病斑逐渐萎缩干枯,作物恢复正常生长;八天后观察,黄瓜叶色恢复浓绿,叶肉增厚,而对照组病斑继续蔓延,叶色浅绿。说明甲蒜素+吡唑醚菌酯在防治作物病害的同时,对作物还有刺激生长的作用。实施例九甲蒜素25%,戊唑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甲蒜素的作物病害防治农药,它是以甲蒜素、杀菌剂为有效活性成分配成的粉剂、乳剂、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其特征在于:甲蒜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70;杀菌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中何国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大地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