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油缸及热流道油缸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85990 阅读:3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油缸,包括:缸体、缸芯及运水块,缸体内置缸芯,缸体侧壁内具有第一通水孔,缸体底部为运水块,运水块中间具有通孔,该通孔容置卡圈,缸芯上装有阀针,阀针穿过卡圈延伸至缸体之外,运水块内置第二通水孔,卡圈侧壁具有通水槽,第一通水孔、第二通水孔及通水槽对接成一个连通的水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流道油缸冷却系统,包括:分流板及上述的冷却油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冷却油缸在缸体侧壁、底部的运水块与卡圈之间形成水路,能够快速地将卡圈热量带走,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卡圈及油缸上的其他密封圈老化,提高了冷却油缸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流道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油缸及热流道油缸冷却系统,尤其是用于注塑机的冷却油缸及热流道油缸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热流道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气压针阀式热流道系统由于其压力较小且工作不稳定等缺陷,已不能完全满足生产要求,而油缸系统以其控制精确、传动稳定、提供压力较大等特点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油缸系统通常包括缸体、缸芯。由于热流道模具、阀针的热传递以及其自身的内摩擦,液压油缸在工作时温度会不断升高,这使得长期处于高温环境条件下工作的密封件更加容易老化失效,缩短油缸的使用寿命,影响热流道系统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油缸,能够解决油缸工作过程中由于阀针过热对油缸的其他部件所带来的老化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油缸,包括缸体、缸芯及运水块,缸体内置缸芯,缸体侧壁内具有第一通水孔,缸体底部为运水块,运水块中间具有通孔,该通孔容置卡圈,缸芯上装有阀针,阀针穿过卡圈延伸至缸体之外,运水块内置第二通水孔,卡圈侧壁具有通水槽,第一通水孔、第二通水孔及通水槽对接成一个连通的水路。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流道油缸冷却系统,包括分流板及上述的冷却油缸,冷却油缸固定于分流板上,分流板内具有热流道,热流道具有流道入口和流道出口,在流道出口处安装有热流管,冷却油缸的阀针穿过分流板延伸至热流管的管嘴。优选地,冷却油缸通过支撑柱固定于分流板上。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冷却油缸在缸体侧壁、底部的运水块与卡圈之间形成水路,能够快速地将卡圈热量带走,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卡圈及油缸上的其他密封圈老化,提高了冷却油缸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I中冷却油缸的仰视图;图2是图I中A-A面剖视图;图3是图I中B-B面剖视图;图4是图I中C-C面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I中运水块的仰视图;图6是图5中D-D面剖视图;图7是图5中E-E面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热流道油缸冷却系统的剖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I :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油缸,包括缸体、缸芯及运水块,缸体内置缸芯,缸体侧壁内具有第一通水孔,缸体底部为运水块,运水块中间具有通孔,该通孔容置卡圈,缸芯上装有阀针,阀针穿过卡圈延伸至缸体之外,运水块内置第二通水孔,卡圈侧壁具有通水槽,第一通水孔、第二通水孔及通水槽对接成一个连通的水路。具体地,结合图I、图2、图3、图4、图5、图6、图7作出详细说明。见图2、图4,缸体I内置缸芯2,缸体I底部为运水块3,缸体I与运水3块之间通过长螺丝11固定在一起,长螺丝11贯穿运水块3可以固定在其他设备上,为了进一步加固缸体I与运水块3之间的连接,在运水块3底部向上贯通了螺丝孔31,并在缸体与该螺丝孔31对应的位置处开设了螺丝槽,这样便可以使用螺钉或螺柱将缸体I与运水块3进一步固定。缸体I的侧壁上开设了油液口 12、油液口 13,可以理解的是油液口 12及油液口 13与液压装置连接,液压装置控制油液口 12及油液口 13的油液流动方向,从而控制缸芯2上下运动,缸芯2的侧壁上设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装有密封圈,可以保证缸芯2与缸体I的内壁无间隙接触,防止漏油。运水块3与缸体I在连接处设有互相配合的卡槽14、卡槽34,卡槽14和卡槽34内设有卡销固定缸体I与运水块3,这样便有利于缸体I与运水块3在安装的过程中快速对位,并能防止运水块3与缸体I之间的相对转动。卡圈4固定在运水块3的通孔内,缸芯2上安装有阀芯5,阀芯5穿过卡圈4延伸至缸体I之外。见图3,缸体I侧壁内具有第一通水孔15,运水块3内置第二通水孔35,卡圈4侧壁具有通水槽45,第一通水孔15、第二通水孔35及通水槽45对接成一个连通的水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水孔15是外接冷却液储存设备的,在第一通水孔15的一端流入冷却液,该冷却液便通过所述的水路进行循环。由于所述水路包围了卡圈4,因此能够及时的将卡圈4上的热量带走;水路经过缸体I的侧壁,因此能够及时带走缸体I与缸芯2摩擦所产生的热量;水路经过缸体I底部的运水块3,能够及时将其他设备传输给运水块的热量带走,例如,冷却油缸固定在注塑机设备的分流板上时,运水块3与分流板直接接触,而分流板属于发热体,会将热量传输给运水块3。运水块3的底部还可以连接有用于将冷却油缸固定在其他设备上的支撑柱,支撑柱在起固定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其他设备对运水块3的热传递。为了保证卡圈4与运水块3之间能够形成密封连接,在卡圈4与运水块3之间设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圈6,密封圈6分布在通水槽45的上下侧,位于通水槽45上侧的密封圈能够防止通水槽中的水进入到缸体I内,位于通水槽45下侧的密封圈能够防止通水槽45中的水漏到冷却油缸外影响其他设备。同样道理,在第一通水孔15与第二通水孔35的对接处设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圈7,保证所述水路的密封性。下面结合图5、图6、图7对本实施例中的运水块3的结构做出详细介绍。见图5,在运水块的中部具有通孔36,该通孔36的内径大小应与上述卡圈4的外径大小一致,使得卡圈4正好容置在该通孔36内。见图6、图7,运水块上的卡槽34应与缸体I上的卡槽14相对应,第二通水孔35与卡圈4圆周上的通水槽45相对应以保证所述水路畅通。为了让上述长螺丝11能够贯穿运水块3,在运水块上对应地设有螺丝孔37。实施例2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热流道油缸冷却系统包括分流板9及冷却油缸8,本 技术实施例中的冷却油缸8采用上述实施例I中的冷却油缸,对于该冷却油缸的具体介绍可以参见实施例I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冷却油缸8固定于分流板9上,分流板9内具有热流道91,热流道91具有流道入口 911和流道出口 912,在流道出口 912处安装有热流管92,冷却油缸8的阀针5穿过分流板9延伸至热流管92的管嘴921。可以理解的是,分流板9上可以设有多个流道出口,并在每个流道出口对应的安装冷却油缸,使得多个流道出口同时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冷却油缸8通过支撑柱81固定于分流板9上,能够减少分流板9对冷却油缸8的热传递。为了保证液体在分流板9内的热流道91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分流板9上安设有发热管93。该发热管93可以安装在分流板的上侧面,也可以安装在分流板的下侧面,作为较优选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将发热管93以缠绕的形式安装在整个分流板9上。同样可以理解,为了保证液体在热流管92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热流管92的管壁上缠绕有电热丝922,电热丝922可以直接缠绕在热流管92的管壁上,为了保证电热丝922的安全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缸芯及运水块,缸体内置缸芯,缸体侧壁内具有第一通水孔,缸体底部为运水块,运水块中间具有通孔,该通孔容置卡圈,缸芯上装有阀针,阀针穿过卡圈延伸至缸体之外,运水块内置第二通水孔,卡圈侧壁具有通水槽,第一通水孔、第二通水孔及通水槽对接成一个连通的水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鹏鹏
申请(专利权)人:麦士德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