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硫化模具,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产品的合格率不高,产品容易露布和偏布,隔膜布用量大,生产成本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中模上部与上模相配合形成上模腔,中模下部与下模相配合形成下模腔,所述中模下表面设有下凸的隔膜布定位头,所述下模上表面设有定位槽,隔膜布定位头与定位槽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影响产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产品性能,减少了隔膜布的用量,生产成本低,从根本上解决了隔膜布的偏移和露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生产的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硫化模具。技术背景 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是一种广泛用于各种类型重型汽车(载重货车、拖车、客车、军用车等)制动系统、空气制动器中起密封、传递压力制动的关键部件,是关系到机毁人亡的橡胶制品,亦称安全元件。随着汽车高速、舒适、可靠性(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汽车制动气室关键部件之一的橡胶隔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最普遍的生产工艺是以贵州大众为主导的一次硫化工艺,采用的模具为一次硫化模具结构,由上模和下模组成,将中间夹有帆布的上下胶块同时放入模具型腔中硫化,由于胶料在型腔中受高温高压硫化作用产生不规则流动的影响,使产品中间的帆布发生偏移、外露、折皱等缺陷,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并且此工艺需压延出片,生产流程也比较长。公告号CN2466005Y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汽室隔膜模具,第一次硫化上型芯模、第二次硫化上型芯模与下型腔模之间设有分别与上型芯模和下型腔模互相吻合定位的套圈,通过上型芯模的凸缘和套圈的环槽及紧配在套圈中的导套和紧配在下型腔模中的导柱来达到上型芯模、套圈、下型腔模的定位联锁,实现二次硫化工艺和帆布准确定位。该模具采用二次成型法,此模具的缺点在于生产效率不高,隔膜布用量比较大,生产制造成本比较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硫化模具,在不影响产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产品性能,隔膜布用量小,生产成本低,从根本上解决了隔膜布的偏移和露布。另外由于本技术是由于同时分开成型隔膜上、下半部,所以在生产上不用压延成型胶片,从而减少了生产流程和胶料的浪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硫化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中模上部与上模相配合形成上模腔,中模下部与下模相配合形成下模腔,所述中模下表面设有下凸的隔膜布定位头,所述下模上表面设有定位槽,隔膜布定位头与定位槽间隙配合。本技术的模具设计为三开模,分开成型的上下模,实现了隔膜上半部和隔膜下半部分开成型,所以在生产上不用压延成型胶片,从而减少了生产流程和胶料的浪费。本技术工作时,采取先同时成型隔膜上、下半部,再在隔膜下半部上加隔膜布进行粘合定型,这样隔膜布能够预拉伸和定型,可有效避免隔膜布皱折(皱折后容易漏气,且使用寿命短),在最终复合上隔膜上半部时隔膜布不会产生偏移和露布,从根本上解决了隔膜布的偏移和露布,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产品性能。隔膜布定位头与定位槽间隙配合定位隔膜布,隔膜布定位头可将隔膜布的边沿卡住定位,采取这样的方式,隔膜布定位时隔膜布边沿无需较大面积,减少了隔膜布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而现有的二次成型法需要隔膜布留出较多的边沿面积以便固定。作为优选,所述上模下表面的中部设有下凸的上定位头,所述中模上表面的中部设有的下凹的预成型腔,上定位头与预成型腔相配;所述中模下表面的中部设有下凸的下定位头,隔膜布定位头环绕下定位头设置,所述下模上表面的中部设有下凹的成型腔,定位槽环绕成型腔设置,下定位头与成型腔相配。上定位头、下定位头均起到起到定位销的作用。作为优选,上定位头、下定位头的横截面均为圆形,隔膜布定位头的横截面为圆环形。为了保证同心度,上定位头、下定位头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作为优选,成型腔底部的中心设有溢胶槽,溢胶槽为圆环形。溢胶槽是便于胶过多 时的暂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影响产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产品性能,隔膜布用量小,生产成本低,从根本上解决了隔膜布的偏移和露布。同时分开成型隔膜上、下半部,所以在生产上不用压延成型胶片,从而减少了生产流程和胶料的浪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次硫化处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次硫化处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2、中模,3、下模,4、上定位头,5、预成型腔,6、下定位头,7、隔膜布定位头,8、成型腔,9、定位槽,10、溢胶槽,11、隔膜上半部,12、隔膜下半部,13、隔膜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实施例如图I所示的一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硫化模具,模具分为三部分,分别为上模I、中模2和下模3,中模2上部与上模I相配合形成上模腔,中模2下部与下模3相配合形成下模腔;所述上模I下表面的中部具有下凸的上定位头4,所述中模2上表面的中部具有的下凹的预成型腔5,上定位头4与预成型腔5相配;所述中模2下表面的中部具有下凸的下定位头6,所述中模2下表面还具有下凸的隔膜布定位头7,隔膜布定位头7环绕下定位头6设置,所述下模3上表面的中部具有下凹的成型腔8,成型腔8底部的中心具有溢胶槽10,溢胶槽10为圆环形,所述下模3上表面还具有定位槽9,定位槽9环绕成型腔8设置,下定位头6与成型腔8相配,隔膜布定位头7与定位槽9间隙配合。上定位头4、下定位头6的横截面均为圆形,隔膜布定位头7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如下一、向上模腔和下模腔内投入胶料,然后进行第一次硫化处理(附图1),所述第一次硫化处理的时间控制在IOOs以内,第一次硫化处理后上模腔内形成隔膜上半部11,下模腔内形成隔膜下半部12 ;二、步骤一结束后,打开模具,在下模3加入隔膜布13 (隔膜布为经纬同性布或称皮膜布,市售,江苏无锡瑞力工业布有限公司),所述隔膜布13覆盖于隔膜下半部12上,合模,然后进行第二次硫化处理使得隔膜布13与隔膜下半部12粘合定型(附图2),所述第二次硫化处理的时间控制在80s以内;三、步骤二结束后,移走中模2,将上模I和下模3合在一起,所述隔膜上半部11覆盖于已粘合定型的隔膜布13与隔膜下半部12上,然后进行第三次硫化处理得产品(附图3),所述第三次硫化处理的时间控制在300s飞00S,第三次硫化处理后,打开模具,取出产品 即可。第一次硫化处理、第二次硫化处理及第三次硫化处理的温度均控制在15(Tl80°C,保压压力均为15 18Mpa。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中模(2)和下模(3),中模上部与上模相配合形成上模腔,中模下部与下模相配合形成下模腔,所述中模下表面设有下凸的隔膜布定位头(7),所述下模上表面设有定位槽(9),隔膜布定位头与定位槽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I)、中模(2)和下模(3),中模上部与上模相配合形成上模腔,中模下部与下模相配合形成下模腔,所述中模下表面设有下凸的隔膜布定位头(7),所述下模上表面设有定位槽(9),隔膜布定位头与定位槽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下表面的中部设有下凸的上定位头(4),所述中模上表面的中部设有的下凹的预成型腔(5),上定位头与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丰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