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靶标,明涉及一种体育训练、健身器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更接近与实战的、能够同时训练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击打准确性、步伐和技术动作配合以及攻防意识的击剑靶标。所述靶标的击打体为带有四肢的人形击打体,所述击打体固定在靶标支撑体上,所述靶标支撑体为底部带有行走轮的平台;所述击打体的每个下肢与躯干之间铰接,每个下肢的大腿和小腿之间铰接,小腿和支撑脚之间为铰接,所述躯干的下侧分别用两个气缸控制大腿与躯干之间的夹角,每条上肢的大臂与躯干铰接,该大臂与小臂铰接,小臂的另一端与击剑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击剑固定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击剑固定卡槽,躯干的上部两侧分别固定有两个气缸用于控制两个大臂与躯干之间的夹角。(*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训练、健身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击剑训练用靶标。
技术介绍
现有击剑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方式有运动员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击刺目标去练习规定的技术动作,击刺对象都是固定靶标,有平面的、仿真人形的,这种训练只能练习规定技术动作和击刺的准确性。如果要练习步伐和攻防技术,就需要教练或者陪练配合进行对练。现有的击剑训练方法,不能够充分训练运动员的选择反应时,击剑比赛的过程就是应变,这种应变带有选择,反应速度快则选择快,并能争取行动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更接近与实战的、能够同时训练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击打准确性、步伐和技术动作配合以及攻防意识的击剑靶标。本技术所述的击剑靶标包括靶标击打体、击刺指示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击剑靶标的击打体为带有四肢的人形击打体,所述击打体固定在靶标支撑体上,所述靶标支撑体为底部带有行走轮的平台;所述击打体由两个下肢、两个上肢、躯干和头部组成,头部固定在躯干上,每个下肢与躯干之间铰接,每个下肢的大腿和小腿之间铰接,小腿和支撑脚之间为铰接,所述躯干的下侧固定有两个气缸,每个气缸推杆的末端与大腿的上部铰接,每个下肢的大腿和小腿的中间通过可伸缩的铰链连接,每个小腿和支撑脚的连接处带有紧固装置,用于固定小腿和支撑脚之间的相对位置,两条下肢的两个支撑脚均固定在靶标支撑体上上,并且两个支撑脚之间的距离为躯干肩宽的一倍至I. 5倍;每条上肢由击剑固定块、小臂和大臂组成,所述上肢的大臂的一端与躯干一侧的肩部铰接,该大臂的另一端与小臂铰接,该小臂的另一端与击剑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击剑固定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击剑固定卡槽,躯干的上部两侧分别固定有两个气缸,每个气缸的推杆的末端与大臂的中间铰接,所述大臂的中间和小臂的中间通过可伸缩的铰链连接;击刺指示装置由多个指示单元组成,按照击剑运动的规则,靶标击打体上的每个刺击有效部位上覆盖并固定一个指示单元,每个指示单元内设置有发光体,控制装置由控制器、发光体驱动电路、四个气缸驱动电路和行走驱动电路组成,所述控制器的发光体选择信号输出端连接发光体驱动电路的发光体选择信号输入端,所述发光体驱动电路的多个发光体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多个指示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四个气缸控制信号分别连接四个气缸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每个气缸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气缸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行进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行走驱动电路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行走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机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机用于驱动靶标支撑体底部的行走轮实现一维行走,所述控制装置固定在击打体内,所述电机固定在靶标支撑体内。击剑分为花剑、重剑和佩剑三种,其中花剑击剑运动中,运动员要佩戴金属衣,击剑运动以刺为主,刺击的有效部位为躯干部位,对应该种花剑的训练,本技术中击刺指示装置的多个指示单元分布在靶标击刺体的人体躯干的位置。重剑击剑运动中,击刺有效部位是全身,对应该种重剑的训练,本技术中击刺指示装置的多个指示单元分布在靶标击刺体上人体躯干的位置。佩剑的击剑运动中,运动员也要佩戴金属衣,主要以劈、刺动作为主,其击刺有效部位是上身、面罩和手臂,对应该种佩剑的训练,本技术所述的击刺指示装置的多个指示单元分布在靶标击刺体的上身、面罩和手臂位置。本技术所述的击剑靶标有击刺指示装置,能够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训练需要而事先设定、或者由教练根据训练过程随时控制击刺指示装置指示击刺位置,让训练者根据指示去击刺,能够起到训练使用者反应速度及击打准确性的作用。所述 择反应时是测定人视觉受刺激的选择快慢和准确性,可反应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本技术能够充分训练运动元的选择反应时,了解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快速反应能力,并获得很好的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击剑靶标适用于专业的击剑训练,还可以作为娱乐设备应用于娱乐场所。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击剑靶标的一种姿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击剑靶标的另一种姿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击刺指示装置I的指示单元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击剑靶标的控制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2和4所示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击剑靶标包括靶标击打体2、击刺指示装置I和控制装置3,所述击剑靶标的击打体2为带有四肢的人形击打体,所述击打体2固定在靶标支撑体24上,所述靶标支撑体24为底部带有行走轮25的平台;所述击打体2由两个下肢、两个上肢、躯干和头部组成,头部固定在躯干上,每个下肢与躯干之间铰接,每个下肢的大腿和小腿之间铰接,小腿和支撑脚之间为铰接,所述躯干的下侧固定有两个气缸21,每个气缸21推杆的末端与大腿的上部铰接,每个下肢的大腿和小腿的中间通过可伸缩的铰链22连接,每个小腿和支撑脚的连接处带有紧固装置,用于固定小腿和支撑脚之间的相对位置,两条下肢的两个支撑脚均固定在靶标支撑体24上上,并且两个支撑脚之间的距离为躯干肩宽的一倍至I. 5倍;每条上肢由击剑固定块、小臂和大臂组成,所述上肢的大臂的一端与躯干一侧的肩部铰接,该大臂的另一端与小臂铰接,该小臂的另一端与击剑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击剑固定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击剑固定卡槽,躯干的上部两侧分别固定有两个气缸21,每个气缸21的推杆的末端与大臂的中间铰接,所述大臂的中间和小臂的中间通过可伸缩的铰链22连接;击刺指示装置I由多个指示单元16组成,按照击剑运动的规则,靶标击打体2上的每个刺击有效部位上覆盖并固定一个指示单元16,每个指示单元16内设置有发光体,控制装置3由控制器32、发光体驱动电路31、四个气缸驱动电路34和行走驱动电路35组成,所述控制器32的发光体选择信号输出端连接发光体驱动电路31的发光体选择信号输入端,所述发光体驱动电路31的多个发光体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多个指示单元1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32的四个气缸21控制信号分别连接四个气缸驱动电路3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每个气缸驱动电路34的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气缸21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32的行进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行走驱动电路35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行走驱动电路35的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机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机用于驱动靶标支撑体24底部的行走轮25实现一维行走,所述控制装置3固定在击打体2内,所述电机固定在靶标支撑体24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可伸缩的铰链22可以采用现有结构实现,还可以采用两节连杆实现,参见图I和2所示,所述两节连杆是由两根杆首尾铰接获得。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靶标支撑体24底部的行走轮25为一维行走轮。可以采用一对同轴轮实现,还可以增加多个一维支撑轮6,使靶标支撑体24运行更平稳。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3通过控制与下肢连接的气缸21,控制击打体2的姿态,变成左手持剑的或右手持剑的姿态,然后在击剑训练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控制与上肢连接的气缸21控制击打体2做出击刺的动作,可是干扰训练对象。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器32可以采用单片机实现,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时序控制指定的发光体发光,还可以随机控制发光体发光,具体情况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既可。具体实施方式二 参见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图3所述本实施方式是对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击剑靶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靶标的击打体(2)、击刺指示装置(1)和控制装置(3),所述击剑靶标的击打体(2)为带有四肢的人形击打体,所述击打体(2)固定在靶标支撑体(24)上,所述靶标支撑体(24)为底部带有行走轮(25)的平台;所述击打体(2)由两个下肢、两个上肢、躯干和头部组成,头部固定在躯干上,每个下肢与躯干之间铰接,每个下肢的大腿和小腿之间铰接,小腿和支撑脚之间为铰接,所述躯干的下侧固定有两个气缸(21),每个气缸(21)推杆的末端与大腿的上部铰接,每个下肢的大腿和小腿的中间通过可伸缩的铰链(22)连接,每个小腿和支撑脚的连接处带有紧固装置,用于固定小腿和支撑脚之间的相对位置,两条下肢的两个支撑脚均固定在靶标支撑体(24)上上,并且两个支撑脚之间的距离为躯干肩宽的一倍至1.5倍;每条上肢由击剑固定块、小臂和大臂组成,所述上肢的大臂的一端与躯干一侧的肩部铰接,该大臂的另一端与小臂铰接,该小臂的另一端与击剑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击剑固定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击剑固定卡槽,躯干的上部两侧分别固定有两个气缸(21),每个气缸(21)的推杆的末端与大臂的中间铰接,所述大臂的中间和小臂的中间通过可伸缩的铰链(22)连接;击刺指示装置(1)由多个指示单元(16)组成,按照击剑运动的规则,靶标击打体(2)上的每个刺击有效部位上覆盖并固定一个指示单元(16),每个指示单元(16)内设置有发光体,控制装置(3)由控制器(32)、发光体驱动电路(31)、四个气缸驱动电路(34)和行走驱动电路(35)组成,所述控制器(32)的发光体选择信号输出端连接发光体驱动电路(31)的发光体选择信号输入端,所述发光体驱动电路(31)的多个发光体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多个指示单元(1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32)的四个气缸(21)控制信号分别连接四个气缸驱动电路(3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每个气缸驱动电路(34)的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气缸(21)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32)的行进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行走驱动电路(35)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行走驱动电路(35)的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机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机用于驱动靶标支撑体(24)底部的行走轮(25)实现一维行走,所述控制装置(3)固定在击打体(2)内,所述电机固定在靶标支撑体(2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击剑靶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靶标的击打体(2)、击刺指示装置(I)和控制装置(3),所述击剑靶标的击打体(2)为带有四肢的人形击打体,所述击打体(2)固定在靶标支撑体(24)上,所述靶标支撑体(24)为底部带有行走轮(25)的平台;所述击打体(2)由两个下肢、两个上肢、躯干和头部组成,头部固定在躯干上,每个下肢与躯干之间铰接,每个下肢的大腿和小腿之间铰接,小腿和支撑脚之间为铰接,所述躯干的下侧固定有两个气缸(21),每个气缸(21)推杆的末端与大腿的上部铰接,每个下肢的大腿和小腿的中间通过可伸缩的铰链(22)连接,每个小腿和支撑脚的连接处带有紧固装置,用于固定小腿和支撑脚之间的相对位置,两条下肢的两个支撑脚均固定在靶标支撑体(24)上上,并且两个支撑脚之间的距离为躯干肩宽的一倍至I. 5倍;每条上肢由击剑固定块、小臂和大臂组成,所述上肢的大臂的一端与躯干一侧的肩部铰接,该大臂的另一端与小臂铰接,该小臂的另一端与击剑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击剑固定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击剑固定卡槽,躯干的上部两侧分别固定有两个气缸(21),每个气缸(21)的推杆的末端与大臂的中间铰接,所述大臂的中间和小臂的中间通过可伸缩的铰链(22)连接;击刺指示装置(I)由多个指示单元(16)组成,按照击剑运动的规则,靶标击打体(2)上的每个刺击有效部位上覆盖并固定一个指示单元(16),每个指示单元(16)内设置有发光体,控制装置(3)由控制器(32)、发光体驱动电路(31)、四个气缸驱动电路(34)和行走驱动电路(35)组成,所述控制器(32)的发光体选择信号输出端连接发光体驱动电路(31)的发光体选择信号输入端,所述发光体驱动电路(31)的多个发光体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多个指示单元(1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32)的四个气缸(21)控制信号分别连接四个气缸驱动电路(3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每个气缸驱动电路(34)的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气缸(21)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32)的行进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行走驱动电路(35)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行走驱动电路(35)的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机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机用于驱动靶标支撑体(24)底部的行走轮(25)实现一维行走,所述控制装置(3)固定在击打体(2)内,所述电机固定在靶标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强,郭洪鹏,韩由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