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直立护坡下阶梯型植物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948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2:58
一种组装式直立护坡下阶梯型植物浮床。它包括多级阶梯植物浮床,每级阶梯植物浮床均由框架、网板及支撑脚构成,其特征框架框边由呈角尺形状上、下壁形成,框架前、后框边上壁上均布相对螺栓孔,框架内前、后框边下壁之间分布纵向直挡,网板设在框架内框边下壁及框架内前、后框边下壁之间分布的纵向直挡上,支撑脚上端端部及上端部处均设螺栓孔,支撑脚下端端部处均呈倒“V”形状缺口,框架前框边上壁上均布螺栓孔处分别与一支撑脚上端端部的螺栓孔处螺纹联接,下级阶梯植物浮床框架后框边上壁上均布螺栓孔处与上级阶梯植物浮床框架前框边上壁上分布螺栓孔处各螺纹联接的支撑脚上端部所设螺栓孔处均螺纹联接,且再下一级阶梯植物浮床依此类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浮床,特别是涉及一种组装式直立护坡下阶梯型植物浮床
技术介绍
在湖滨带的水体生态修复中,直立式驳岸带来的是较深的水深,低矮水生植物难以存活,造成植物品种单一,即使采用以往单层植物浮床形式,固定水深深度,植物品种选择仍较窄,由此,使得在湖滨带的水体生态修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也直接影响了水体的生态景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组装式直立护坡下阶梯型植物浮床,它不·但能根据直立护坡下的水深深度设定的植物浮床的阶梯级数在现场进行方便地组装,而且还可在不同水深的植物浮床的阶梯级上移栽适合不同水深的水生植物。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设计方案本技术的组装式直立护坡下阶梯型植物浮床包括阶梯型植物浮床,所述阶梯型植物浮床为多级阶梯植物浮床,且每级阶梯植物浮床均由框架、网板及支撑脚所构成,所述框架的框边由呈角尺形状的上、下壁所形成,所述框架的前、后框边的上壁上分别均布有相对的螺栓孔,所述框架内的前、后框边的下壁之间分布有纵向的直挡,所述网板安设在所述框架内的框边的下壁及所述框架内的前、后框边的下壁之间分布的纵向的直挡上,所述支撑脚的上端端部及上端部处均分别设有一螺栓孔,所述支撑脚的下端端部处均为呈倒“V”形状的缺口,所述框架的前框边的上壁上均布的螺栓孔处分别与一所述支撑脚的上端端部处所设的螺栓孔处由螺栓和螺母形成螺纹联接固定,所述下一级阶梯植物浮床的框架的后框边的上壁上均布的螺栓孔处与所述上一级阶梯植物浮床的框架的前框边的上壁上分布的螺栓孔处各螺纹联接固定的所述支撑脚的上端部所设的螺栓孔处分别由螺栓和螺母形成螺纹联接固定,且再下一级阶梯植物浮床依此类推。所述阶梯型植物浮床的阶梯级数为至少由二级阶梯植物浮床组合而成。由于本技术改进了现有的植物浮床,且在由框架、网板及支撑脚所构成的每级阶梯植物浮床的框架的前、后框边的上壁上分别均布有相对的螺栓孔,及支撑脚的上端端部及上端部处均分别设有一螺栓孔,所述框架的前框边的上壁上均布的螺栓孔处分别与一所述支撑脚的上端端部处所设的螺栓孔处由螺栓和螺母形成螺纹联接固定,所述下一级阶梯植物浮床的框架的后框边的上壁上均布的螺栓孔处与所述上一级阶梯植物浮床的框架的前框边的上壁上分布的螺栓孔处各螺纹联接固定的所述支撑脚的上端部所设的螺栓孔处分别由螺栓和螺母形成螺纹联接固定,所述每级植物浮床的支撑脚且一一插入护坡下湖滨带底部的淤泥底处,最上一级阶梯植物浮床的框架通过其后框边的上壁上均布的螺栓孔处与固定在直立式护坡的侧壁上处的膨胀螺丝一一形成连接固定。本技术的组装式直立护坡下阶梯型植物浮床具有如下优点I、本技术的阶梯型植物浮床的应用且不改变护坡的现状,同时使硬质护坡形成仿自然型岸坡植物生态景观;2、本技术的阶梯型植物浮床有利于植物品种选择范围变宽,适合多种不同高度水生植物,增加湖滨带水生植物多样性,对恢 复水体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作用;3、本技术的阶梯型植物浮床在支撑脚的下端端部处均制有为呈倒“V”形状的缺口,这样有利于支撑脚在护坡下湖滨带底部的淤泥底处得到稳定的固定;4、本技术的阶梯型植物浮床在直立护坡下的不同水深深度可选择性地组配以相适应的阶梯级数的阶梯型植物浮床,且组装简易、快捷。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I是本技术的组装式直立护坡下阶梯型植物浮床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装式直立护坡下阶梯型植物浮床的框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装式直立护坡下阶梯型植物浮床的支撑脚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装式直立护坡下阶梯型植物浮床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组装式直立护坡下阶梯型植物浮床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I、图2、图3和图4,该技术的组装式直立护坡下阶梯型植物浮床包含阶梯型植物浮床,所述阶梯型植物浮床为多级阶梯植物浮床,且每级阶梯植物浮床均由框架I、网板2及支撑脚3所构成。所述框架I的框边由呈角尺形状的上、下壁所形成,所述框架I的前、后框边的上壁上分别均布有相对的螺栓孔4、5,所述框架I内的前、后框边的下壁之间分布有纵向的直挡6。所述网板2安设在所述框架I内的框边的下壁及所述框架I内的前、后框边的下壁之间分布的纵向的直挡6上并形成联接固定。所述支撑脚3的上端端部及上端部处均分别设有一螺栓孔7、8,所述支撑脚3的下端端部处均为呈倒“V”形状的缺口 9。所述框架I的前框边的上壁上均布的螺栓孔4处分别与一所述支撑脚3的上端端部处所设的螺栓孔7处由螺栓和螺母形成螺纹联接固定,所述下一级阶梯植物浮床的框架I的后框边的上壁上均布的螺栓孔5处与所述上一级阶梯植物浮床的框架I的前框边的上壁上分布的螺栓孔4处各螺纹联接固定的所述支撑脚3的上端部所设的螺栓孔8处分别由螺栓和螺母形成螺纹联接固定,且再下一级阶梯植物浮床依此类推。所述阶梯型植物浮床的阶梯级数为至少由二级阶梯植物浮床组合而成。本实施例中的组装式直立护坡下阶梯型植物浮床的阶梯级数为三级阶梯植物浮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直立护坡下阶梯型植物浮床,它包括阶梯型植物浮床,所述阶梯型植物浮床为多级阶梯植物浮床,且每级阶梯植物浮床均由框架(I)、网板(2)及支撑脚(3)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I)的框边由呈角尺形状的上、下壁所形成,所述框架(I)的前、后框边的上壁上分别均布有相对的螺栓孔(4、5),所述框架(I)内的前、后框边的下壁之间分布有纵向的直挡(6),所述网板(2)安设在所述框架(I)内的框边的下壁及所述框架(I)内的前、后框边的下壁之间分布的纵向的直挡(6)上,所述支撑脚(3)的上端端部及上端部处均分别设有一螺栓孔(7、8),所述支撑脚(3)的下端端部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饮江金晶段婷易冕文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