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FCI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电连接器的附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6873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2:42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包括承载多个电触头的引线框架壳体的引线框架组件以及构造为附接至引线框架壳体的外部电部件(比如导电板)。引线框架组件包括附接系统,该附接系统包括构造为在板附接至壳体时将导电板与引线框架壳体对准的对准组件,以及能配合以将板附接至引线框架壳体的附接组件。附接组件能提供为没有在板中形成任何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使用信号触头提供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连接。有时期望通过现有连接器增大数据传输而不改变或增大连接器的物理尺寸(高度、宽度、深度、配合接ロ、安装接ロ)。设备经常安装于电连接器中以增大电性能。不幸的是,信号触头可能会如此紧密地间隔以使得在相邻信号触头之间出现不利的干扰,或“串音(cross talk)”。当ー个信号触头中的信号由于干扰性电场而在相邻信号触头中诱导出电干扰时出现串音,从而有损于信号完整性。串音也可能在差分信号对之间出现,并且随着干扰信号触头之间的距离减小而増大。串音可通过将相邻信号触头或者相邻差分信号对与接地触头分隔开来减小。通常,金属串音屏蔽件已经添加至电连接器以进ー步减小串音。例如,呈串音屏蔽件形式的外板能放置于相邻的嵌件成型引线框架组件(insert molded leadframe assembles, IMLA)之间。用于将外板紧固至相邻IMLA的典型附接机构包括形成于板中的接收IMLA的成型柱(molded post)的开ロ。不幸的是,已经发现,形成于板中的开ロ会在连接器的操作期间·不利地影响信号完整性。例如,串音会由于未屏蔽的电场延伸穿过形成于板中的开ロ而在相邻IMLA之间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ー个实施例,ー种电连接器包括限定第一接合外表面的介电引线框架壳体以及由介电引线框架壳体承载的多个电触头。电连接器还包括外部电部件,其包括限定第二接合外表面的主体,第二接合外表面构造为附接至介电引线框架壳体以使得第一和第二接合外表面彼此面对。电连接器还包括附接系统,其包括由介电引线框架壳体的第一外表面承载的第一接合元件以及由外部电部件的主体承载的第二接合元件。第一和第二接合元件构造为配合以将外部电部件锁定至引线框架壳体,从而抵抗外部电部件与引线框架壳体的分离。外部电部件的第二接合元件没有延伸穿过外部电部件的孔隙。附图说明前述总结,以及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理解。为了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示出了优选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到,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示的精确布置和工具。在附图中图I是ー种电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其包括安装至各自基板的竖直牛角连接器I,vertical header connectorノ矛ロ(right—angle receptacle connectorノ。图2A是类似于图I但没有基板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图2B是如图2A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透视图,但是示出了处于配合配置的电连接器;图3A是图2A-B所示的直角电连接器的第一多个引线框架组件之一的透视图3B是图3A所示的引线框架组件的另一透视图,示出了接地板以及由引线框架壳体承载的多个电信号触头;图3C是图3A所示的引线框架组件的另一透视图,示出了接地板以及多个电信号触头;图3D是图3B所示的引线框架组件的配合端部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3E是布置为由引线框架壳体支撑的图3A所示的引线框架组件的电信号触头的透视图;图3F是图3B所示的引线框架组件的配合端部的放大透视图,包括根据替代实施例的接地结合杆;图4A是图3B所示的引线框架壳体的透视图; 图4B是图4A所示的引线框架壳体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4C是图4A所示的引线框架壳体的另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5A是图2A所示的接地板的透视图,示出了至少ー个对准元件和至少ー个附接元件;图5B是图5A所示的接地板的另一透视图,图6是图5A所示的接地板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透视图,示出了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元件;图7A是引线框架组件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透视图,示出了处于初始状态的附接组件;图7B是类似于图7A的局部放大透视图,但是示出了处于第一附接状态的附接组件;图7C是类似于图7B的局部放大透视图,但是示出了处于第二附接状态的附接组件;图7D是类似于图7C的局部放大透视图,但是示出了处于完全附接状态的附接组件;图8A是如图7A所示的引线框架组件的一部分的顶部横截视图;图SB是如图7B所示的引线框架组件的一部分的顶部横截视图;图SC是如图7C所示的引线框架组件的一部分的顶部横截视图;图8D是如图7D所示的引线框架组件的一部分的顶部横截视图;并且图9是如图7D和8D所示的引线框架组件46的放大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电连接器能包括多个引线框架组件,这些组件通常类似如2009年3月2日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No. 12/396,086所述,该申请如同其整体地在本文阐述ー样通过參考结合于此。首先參照图1-2B,ー种电连接器组件20包括第一电连接器22和第二电连接器24,它们构造为彼此配合以便在互补的电部件(比如基板26和28)之间形成电连接。根据所示实施例,每个基板26和28限定印刷电路板(PCB)。如所示,第一电连接器22能是限定配合接ロ 30以及大致平行于配合接ロ 30延伸的安装接ロ 32的竖直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24能是限定配合接ロ 34以及大致垂直于配合接ロ 34延伸的安装接ロ 36的直角连接器。第一电连接器22包括承载多个电触头33 (其能包括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的介电壳体31。电触头33可在附接至壳体31之前嵌件成型或者缝合入壳体31。电触头33限定沿着配合接ロ 30延伸的相应配合端部38,以及沿着安装接ロ 32延伸的安装端部40。每个电触头33能限定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相对宽面(tooadside) 39以及连接于宽面之间的第一和第二边缘(edge)41。边缘41限定了小于宽面39的长度的长度,以使得电触头33限定矩形横截面。安装端部40可以是压配合的尾部、表面安装的尾部、或可熔化元件,比如焊球,其构造为电连接至互补的电部件,比如基板26,基板26可构造为底板(backplane)、中板(midplane)、子卡等。至少ー对或多对相邻电触头33能构造为差分信号对45。根据ー个实施例,差分信号对45是边缘结合的,也就是给定差分对45的每个电触头33的边缘39沿着共同列CL 彼此面对。因而,电连接器22能包括多个沿着给定列CL布置的差分信号对。如所示,电连接器22能包括沿着列CL边缘对边缘定位的四个差分信号对45,不过根据期望电连接器22也能包括沿着给定中心线的任何数目的不同信号对,比如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更多差分信号对。因为电触头33的配合端部38构造为插塞,第一电连接器22能称为插塞或牛角连接器。此外,因为配合接ロ 26定向为大致平行于安装接ロ 32,第一电连接器22能称为竖直连接器,不过应当理解到,第一电连接器能以任何期望的构造提供以使得能基板28电连接至第二电连接器24。例如,第一电连接器22能提供为插座连接器(receptacleconnector ),其电触头构造为接收将要配合的互补电连接器的插塞。另外,第一电连接器22定向为大致垂直于安装接ロ 32,并且与安装接ロ 32共面。现在參照图1-3E,第二电连接器24包括保持多个电触头比如电信号触头44的介电壳体42。根据所示实施例,壳体42包括多个沿着侧向行方向(lateral row direction)布置的多个引线框架组件46。所述多个引线框架组件46能包括每个都具有第一电触头布置的第一多个引线框架组件46a,以及每个都具有第二电触头布置的第二多个引线框架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1.13 US 61/261,097;2010.11.03 US 12/938,792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限定第一接合外表面的介电引线框架壳体; 由所述介电引线框架壳体承载的多个电触头; 外部电部件,其包括限定第二接合外表面的主体,第二接合外表面构造为附接至介电引线框架壳体以使得第一和第二接合外表面彼此面对;以及 附接系统,其包括由所述介电引线框架壳体的第一外表面承载的第一接合元件以及由所述外部电部件的主体承载的第二接合元件,第一和第二接合元件构造为配合以将外部电部件锁定至引线框架壳体,从而抵抗外部电部件与引线框架壳体的分离,其中外部电部件的第二接合元件没有延伸穿过外部电部件的孔隙。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电触头包括电信号触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相邻电信号触头限定差分信号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外部电部件包括接地板,该接地板具有接地板主体以及至少ー个肋,所述肋在相邻差分信号对之间的位置处延伸入引线框架壳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肋的一部分大致与相邻差分信号对的电信号触头共面。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外部电部件包括具有接地板主体的接地板,该接地板主体限定了第二接合表面,第二接合表面构造为在接地板附接至引线框架壳体时面对第一接合表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电连接器包括多个引线框架组件,并且接地板布置于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斯托纳
申请(专利权)人:FCI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