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接触件,它有主轴线(2)。主轴线(2)贯穿接触件的多角形底面(1、1a、1b)。触孔(3、3a)围绕主轴线(2)设置。触孔(3、3a)的出口汇入设在接触件的位于与底面(1、1a、1b)相对置侧的顶面(4)内。顶面(4)球形地在底面(1、1a、1b)上方曲拱,并连续过渡到连接底面(1、1a)与顶面(4)的侧面(5)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接触件,它有贯穿接触件多角形底面的主轴线,以及围绕主轴线设置的触孔,触孔的出口汇入设在接触件的位于与底面相对置侧的顶面内。
技术介绍
例如由美国专利US5468164已知这种电接触件。在那里的接触件有六角形底面。电接触件的触孔围绕贯穿接触件底面的主轴线设置。触孔有一个处于顶面内的出口,顶面设置在接触件的与底面相对置的那一侧。在底面的区域内接触件有菱形体状构型,它采用六角形的底面结构,以及从底面的在角之间延伸的直线出发,有相应的围绕主轴线的六边形侧面。为了构成电接触件的顶面,接触件设计为分成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有外螺纹以及第二部分有内螺纹。这两个部分借助螺纹互相连接。触孔汇入顶面内。在侧面内沿主轴线方向延伸的棱边旁,采用阶跃式不连续改变的横截面。通过触孔朝顶面的方向漏斗状扩展,可以使接触件的触孔更容易与触针触点接通,因为在沿主轴线运动时使触针定心。虽然这种设计使电接触件能更易于触点接通,然而在电压较高的情况下,基于这种对电介不利的造型,必须考虑到在触孔上或在电接触件上存在放电现象。此外,由于漏斗状扩展的触孔径向放电,接触装置需要大的空间位置。尤其在期望小型化时,业已证实这种结构大的接触装置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接触件设计为,在大功率的同时有紧凑的尺寸,以及在高的电压负荷时保证可靠地工作。按本专利技术此技术问题在前言所述类型的电接触件中采取下述措施得以解决顶面球形曲拱地在底面上方展开,而连接底面与顶面的侧面从多角形底面连续过渡到球形顶面内。多角形底面可例如是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或统称多角形。多角形底面应当是平面。主轴线应基本上垂直于底面延伸。由此可以得到电接触件直的外轮廓和基本上互相垂直的轴线。在多角形底面中可尤其规定,将底面的角去除,尤其按圆弧的方式修圆,从而避免突出的尖锐棱边。球形曲拱的顶面应同样对称于主轴线设置,以及应尽可能同样和均匀地在底面上方展开。在这里球形曲拱应是围绕触孔出口的凸形曲拱,从而实现从顶面的球形曲拱尽可能连续地过渡到围绕底面的侧面内。尤其在底面的角修圆以及从底面的角出发延伸到侧面内的棱边相适应地修圆时,可以构成一种尽可能没有突角和棱边的外轮廓。在这里可以规定,在电接触件的触孔内设至少一个触点接通元件。触点接通元件例如可以弹性变形。这种触点接通元件可例如是指状触头、环形装入的接触弹簧、触片等。触点接通元件在这里完全安装在电接触件内部,亦即外轮廓内部,其中,在接触件与置入触孔内可运动的触点接通元件之间规定导电连接,从而在电接触件内部通过与可运动的接触元件导电连接,造成持续的电流路径。由此电接触件可以将其包括多角形底面、顶面和侧面的基体本身,用作电流路径的组成部分。通过选择多角形底面,例如可以将多个接触件在底面的区域内彼此紧邻地配置。由此可以提高要通过相邻接触件传输的电功率的功率密度。因此与通常使用的外轮廓旋转对称的接触件不同,可以避免三角形空隙以及有效利用可供使用的空间。另一项有利的扩展设计可以规定,侧面在其面朝底面的那一边至少部分按平截头棱锥体侧面的方式设计,以及球形顶面按椭圆体的方式修圆,去除体棱地连续过渡到平截头棱锥体侧面内。若侧面在底面处按平截头棱锥体的方式设计,亦即电接触件的外轮廓从底面出发朝球形顶面的方向缩小,则还可以在紧密地并列配置多个接触件的同时,在它们之间,至少在向球形顶面的过渡区内,实现用冷却剂例如气态冷却剂绕流。电热可以从电接触件表面放出并进一步传导。此外存在可能性,将接触件的底面用于触点接通元件的电触点接通。例如底面可以安放在电流传导路径上,从而提供一个大的面积可供使用,电流可以通过它从电流路径传入接触件。进入底面的电流可借助导电连接通过设置在触孔内部可运动的触点接通元件传给必要时插入触孔中的触针。基于与触点接通元件接触点相比增大的表面,所以在底面上产生比触孔本身内小的加热。因此从电接触装置主要传出触孔内由于过渡电阻引起的电热。通过球形顶面的椭圆体设计,出口有利地被一种环形修圆的结构围绕。有利地,椭圆体按一种过渡到侧面内的球形帽的方式成形。出口可以作为圆形洞孔处于球形帽内。与理想的球体不同的椭圆体形状,同样可以实现使出口有足够的电介屏蔽。此外球形帽还有一个优点,当接触件绕主轴线转动时,在球形顶面的区域内不改变其对相邻构件的电介效果。多角形底面远离出口的电介屏蔽区,所以在那里设计为平截头棱锥体的形状是有利的。通过侧面在接触件底面的区域内金字塔形倾斜的部分,可以按简洁的形式过渡到球形曲拱的顶面内,因为平截头棱锥体的基本形状朝出口的方向逐渐缩小。从平截头棱锥体的基本形状连续过渡到球形曲拱的顶面内,在表面连续无跃变的情况下实现。另一项有利的扩展设计可以规定,侧面在其面朝底面的那一边至少部分按菱形体侧面的方式设计,以及球形顶面按椭圆体的方式修圆,去除体棱地连续过渡到菱形体侧面内。与渐缩的平截头棱锥体不同,在菱形体的情况下通过朝顶面方向一个较大的距离在接触件上提供起先保持相同周边的横截面。因此直至触孔的区域内可以围绕触孔提供足够的壁厚,为的是从接触件底面朝触孔方向也能通过较大的横截面导引较大的电流。在这里也可以规定,椭圆体顶面有利地设计为球形帽状,触孔的出口处于其内部。此外可有利地规定,连续过渡到球形顶面是利用处于圆柱体侧面上的分段完成。为了能导致多角形底面与球形椭圆体顶面之间均匀地过度,可以规定,与平截头棱锥体或菱形体状侧面直接过渡到球形顶面内不同,接触件侧面的至少一个分段与圆柱体 部分外侧相应。在这里,(假想的)圆柱体优选地应同轴于主轴线定向,其中圆柱体的直径例如与通过球形顶面的椭圆体横截面焦点的弦相应。例如可以规定,在多角形底面的一个侧边设立一条中垂线,它例如近似垂直于底面。相应修圆的体棱例如从平截头棱锥体状侧面区伸出,在底面的一个侧边内开始,跟随中垂线在球形顶面内结束。这些附加的处于中垂线上的体棱平行于主轴线延伸,以及离主轴线分别有相同的径向距离,所以中垂线和与之对齐的附加体棱处于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内。在平截头棱锥体的构型设计中,附加的体棱在菱形体侧面内部延伸。在从菱形体状侧面过渡到球形顶面时,可看到使用部分圆柱体状侧面,例如一个狭窄的环之类,以造成从底面到顶面的连续过渡。另一项扩展设计可以规定,将体棱修圆去除。 在底面为多角形的设计中,体棱在侧面内形成突起的形状。这些体棱应有利地修圆去除。由此一方面减少受接触件伤害的危险,另一方面有利地影响接触件的电介强度,因为在突出的棱边上优先形成部分放电。朝顶面方向延伸的体棱,应当从底面起朝顶面的方向逐渐加大修圆/钝化的程度,从而导致从有角的底面连续过渡到具有椭圆形横截面的顶面内。此外,通过修圆体棱,还可以做到从多角形底面经由平截头棱锥体状基座或菱形体基座,均匀地过渡到椭圆体的顶面内。在这里侧面处于体棱之间的各个分段呈现为矩形或梯形。侧面及其处于此侧面内的体棱可有利地去除为,从底面出发朝出口的方向逐渐增加去除的程度,从而使体棱朝球形顶面的方向逐渐消失,以及在底面的上方展开球形曲拱的轮廓形状。另一项扩展设计可以规定,侧面是凹形曲拱。侧面内处于体棱之间的侧面分段可以凹形曲拱。与平面设计相比,凹形曲拱允许增大侧面的表面,并因而可以增大接触件上可供用于放出电热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1.22 DE 102010005945.51.一种电接触件,具有贯穿接触件多角形底面(l、la)的主轴线(2)以及围绕主轴线(2)设置的触孔(3、3a),触孔(3、3a)的出口汇入设在接触件的位于与所述底面(I、la)相对置侧的顶面(4)内,其特征为顶面(4)球形曲拱地在底面(l、la)上方展开,而连接底面(Ula)与顶面(4)的侧面(5)从多角形底面(I、Ia)连续过渡到球形顶面(4)内。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接触件,其特征为,所述侧面(5)在其面朝底面(l、la)的那一边至少部分按平截头棱锥体的侧面(5)的方式设计,以及球形顶面(4)按椭圆体的方式修圆,去除体棱地连续过渡到平截头棱锥体侧面(5)内。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接触件,其特征为,所述侧面(5)在其面朝底面(l、la)的那一边至少部分按菱形体的侧面(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迈因赫兹,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