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光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68411 阅读:20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10-15 02:34
为了能够用具有最少种类层间隔的构造消除层间串扰的影响。一种光记录介质包括:N个记录层(其中N≥4);彼此相邻的记录层之间的层间隔的种数为log2(N)以上的最小整数以下的整数M;并且一个或多个AB块包括在该一个或多个AB块中顺序形成有第一层间隔A、第二层间隔B和所述第一层间隔A的四个记录层。此外,当记录层的数量为使得层间隔的种数M为M≥3时,光记录介质将第三层间隔C的一部分作为构成AB块的记录层和与该记录层相邻的记录层之间的层间隔,相邻的记录层不被包括在包括记录层的AB块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记录介质,具体涉及用于体型光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所谓的光盘,诸如⑶(光盘)、DVD (数字化通用光盘)以及BD (蓝光盘注册商标)已经作为通过利用光在其上记录信号或再生信号的光记录介质。用于这些光盘的系统通过利用激光经由物镜以非接触方式读取在盘的一侧形成的反射中的细微变化。众所周知,盘上光斑的大小通过λ/NA (λ指激光波长、NA指数值孔径)计算产生,并且分辨率与该值成比例。例如,约为25GB、直径为12cm的蓝光盘详情在上述非专利文献I中公开。此夕卜,非专利文献2和3提出了多层记录型光盘。当在多个层中进行记录和再生时,一张盘的记录容量乘以层数。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I :Yutaka KASAMI、Yuji KURODA, Katsuhiro SEO、Osamu KAffAKUBO, Shigeki TAKAGAffA, Masumi ONO和Masahiro YAMADA的“大容量及高数据率相变光盘”,日本 J. Appl. Phys.,卷 39 (2000),第 756 页非专利文献 2:Isao Ichimura、Kimihiro Saito、Takeshi Yamasaki 和 Kiyoshi Osato的“多层只读存储器光盘结构提案”,应用光学,卷45,NO. 82006,第1794页非专利文献3 :Noriyoshi SHIDA、Takanobu HI⑶CHI、Yasuo H0S0DA、Hiroko MIY0SHI、Akio NAKANO和Katsunori TSUCHIYA的“适用于使用记录容量为100GB的光聚合薄膜的蓝光盘标准的多层光学只读存储器盘”,日本J. Appl. Phys.,卷43 (2004),第4983 页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图17示出了非专利文献2所示的多层记录型光盘的实例。图17 (a)表示一个四层光盘的实例。该4层盘具有通过将记录层L0、间隔层SP1、记录层LI、间隔层SP2、记录层 L2、间隔层SP3、记录层L3和70 μ m的覆盖层101顺序层叠在I. Imm的基板102上从而形成的结构。在该实例中,间隔层SPl为11.511111、间隔层5 2为15. O μ m以及间隔层SP3为 9. 5ym0即,记录层L0、LI、L2和L3之间的层间隔被设定为互不相同。在再生专用型光盘 (ROM盘)中,记录层LO、LI、L2和L3具有通过例如凹凸串记录在其内的数据。此外,全反射膜形成于最深的记录层LO内,半透明反射膜形成于其他记录层L1、L2和L3内。此外,图17 (b)表不一个八层光盘的实例。记录层L0-L7形成于I. Imm的基板 102和41 μ m的覆盖层之 间,间隔层SPl - SP7置于记录层LO - L7之间。还是在该实例中, 间隔层SPl - SP7的厚度,即层间隔不一致。由于以下原因,层间隔是不一致的厚度。图18(a)表不四层光盘中间隔层SP1-SP3 具有相同厚度的实例。假设在该实例中,记录层LI用激光LZ照射,如图18 (b)所示,当激光聚焦在记录层LI上时,可以获得经记录层LI的凹凸串调制的返回光。记录在记录层LI 内的信息可以通过使用光检测器检测返回光读取。然而,在多层盘中,由另一记录层调制的杂散光成分出现在导入光检测器的返回光内。如图18 (b)中的虚线所示,作为聚焦在记录层LI上的激光的一部分的成分由记录层L2反射并成为杂散光。该杂散光还由记录层L3和L2中的每一个反射并成为返回光的一部分。这是由记录层L3调制的光成分。此时如果层间隔一致,则由虚线表示的杂散光成分的焦点FP在记录层L3上。即杂散光成分以聚焦状态照射到记录层L3的凹凸串上,从而变成具有较高强度的调制成分。这种杂散光成分混入照射到光检测器的返回光内,从而引起所谓的层间串扰,并因此降低再生信号的质量。在该实例中如果层间隔互不相同,则由这类杂散光引起的层间串扰的影响可以减轻甚至消除。图18 (c)表示通过将间隔层SP1-SP3设置为各自具有不同厚度从而使记录层L0-L3之间的层间隔互不相同。还是在该实例中,如果激光LZ聚焦在记录层LI上,作为激光LZ的一部分的成分由记录层L2反射并成为杂散光,例如,如图18 (d)中的虚线所示。 该杂散光由记录层L3和L2中的每一个反射并成为返回光的一部分。然而,在该实例中,由于间隔层SP2和SP3具有不同厚度,该杂散光成分的焦点FP不在记录层L3上(如图所示)。 因而记录层L3以所谓的离焦状态由杂散光成分照射。该杂散光成分受到记录层L3的凹凸串的调制。然而,该杂散光成分未聚焦,从而使得调制强度变得非常弱。因此,即使当被混入以作为照射至光检测器的返回光的一部分时,杂散光成分也几乎不影响再生信号。S卩,如果多层盘中的层间隔互不相同,则由另一记录层调制的杂散光成分的调制强度与目标记录层相比可以降低。结果,层间串扰可以降低至不影响再生信号的程度。因而,使多层盘中的层间隔互不相同可以提高再生信号的质量。然而,在上述实例中,劣势在于多种间隔层厚度设置需要设置在盘的制造结构内。特别是近来提出将层的数量增加至8层、16层甚至更多。然而,为间隔层SP设置多种膜厚度并在通过,例如,溅射形成间隔层SP的情况下在间隔层成形的每一步骤中变换设置就流程效率和制造成本而言存在劣势。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光记录介质结构,使得能够用最少种类的层间隔消除层间串扰的影响。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记录介质包括N个记录层(其中N > 4);彼此相邻的记录层之间的层间隔的种类的数量为Iog2(N)以上的最小整数以下的整数M ;以及一个或多个块,所述一个或多个块包括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块中顺序形成有第一层间隔、第二层间隔和所述第一层间隔的四个记录层。例如,四层记录介质具有Iog2 (4)以上的最小整数M=2,并且具有一个块,该一个块包括具有顺序形成在该一个块中的第一层间隔、第二层间隔和所述第一层间隔的四个记录层。此外,例如八层记录介质具有Iog2(S)以上的最小整数M=3,并且具有两个块,该两个块包括具有顺序形成在该两个块中的第一层间隔、第二层间隔和所述第一层间隔的四个记录层。从而,块之间的层间隔为第三层间隔。此外,记录层的数量为使得作为层间隔的种数的M为M > 3,并且光记录介质使得、从第三层间隔至第M层间隔的各个层间隔中的一部分分别作为构成上述块的记录层和与该记录层相邻的记录层之间的层间隔,相邻的记录层不包含在包括所述记录层的块内。此夕卜,在该实例中,第一间隔层〈第二间隔层〈第三间隔层〈……〈第M间隔层。在M > 3的实例中,如果光记录介质有5 - 8个记录层,并且上述M=3,则光记录介质将第三层间隔的一部分作为形成上述块的记录层和与该记录层相邻的记录层之间的层间隔,相邻的记录层不包含在包括该记录层的块内。此外,如果光记录介质有9-16个记录层,并且上述M=4,则光记录介质将第三层间隔的一部分和第四层间隔的一部分分别作为形成上述块的记录层和与该记录层相邻的记录层之间的层间隔,相邻的记录层不包含在包括所述记录层的块内。 此外,如果光记录介质有17-32个记录层,并且上述M=5,则光记录介质将第三层间隔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1.13 JP 2010-0045501.一种光记录介质, 包括N个记录层(其中N≥4); 彼此相邻的记录层之间的层间隔的种数为Iog2(N)以上的最小整数以下的整数M ;并且 包括一个或多个块,所述一个或多个块包括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块中顺序形成有第一层间隔、第二层间隔和所述第一层间隔的四个记录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 所述记录层的数量为使得作为层间隔的种数的所述M为M > 3,并且 所述光记录介质将从第三层间隔至第M间隔层的各个层间隔的一部分分别作为构成所述块的记录层和与所述记录层相邻的记录层之间的层间隔,所述相邻的记录层不被包括在包括所述记录层的块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 所述第一层间隔〈所述第二层间隔〈所述第三层间隔〈……〈所述第M层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 所述光记录介质具有5至8个记录层,并且所述M=3,并且 所述光记录介质将第三层间隔的一部分作为构成所述块的记录层和与所述记录层相邻的记录层之间的层间隔,所述相邻的记录层不被包括在包括所述记录层的块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 所述光记录介质具有9至16个记录层,并且所述M=4,并且 所述光记录介质将第三层间隔的一部分和第四层间隔的一部分分别作为构成所述块的记录层和与所述记录层相邻的记录层之间的层间隔,所述相邻的记录层不被包括在包括所述记录层的块内。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 所述光记录介质具有17至32个记录层,并且所述M=5,并且 所述光记录介质将第三层间隔的一部分、第四层间隔的一部分和第五层间隔的一部分分别作为构成所述块的记录层和与所述记录层相邻的记录层之间的层间隔,所述相邻的记录层不被包括在包括所述记录层的块内。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 当所述记录层的数量为N=2y (y为3以上的整数)时, 所述第M层间隔被设置在第(N/2)记录层和第{ (N/2)+l}记录层之间, 第一记录层至所述第(N/2)记录层以及所述第{ (N/2)+l}记录层至第N记录层均具有至少一个或多个所述块,并且 从所述第一记录层至所述第(N/2)记录层的各个层间隔的设置与从所述第{ (N/2)+l}记录层至所述第N记录层的各个层间隔的设置相同。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公博小林诚司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1月07日 15:43
    DV录取的音频可以达到48KHZ16比特的高保真立体录音质量等同于VCD的音频效果还可以降低层次以12比特录频率为32KHz的音质量好于FM广播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