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片及其组合,该散热片包括一基板及至少一组鳍片。散热片用以穿设于至少一导热管,基板上形成有至少一贯穿孔。上述至少一组鳍片自基板翻孔成喇叭状,且该至少一组鳍片设于该至少一贯穿孔旁,该至少一组鳍片中的任两个鳍片之间开设有一小槽。其中基板的贯穿孔用以套设于至少一导热管,且该至少一组鳍片紧抵该至少一导热管。藉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任两个叠合的散热片直接套设于导热管上,不需要单片分次装设,可使时间成本有效的降低。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散热片组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散热片及其组合,尤指ー种可装配于导热管且具有散热作用的散热片及其组合。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 活品质越来越讲究,尤其对于电子电器与机械产品的品质要求,更是日益提升。电器用品、科技产品的使用,着实为人们的生活便利及エ作效率带来卓越的改变,对于电カ能源的开发及节能产品的需求更是迫切解决的议题。然而电カ的使用常伴随着热的产生,过多的热则会使温度过度上升导致机器产品的故障损坏。为排除多余的热,现今使用的电カ产品多数都装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的种类更是不胜枚举。已知的散热片皆具有至少ー穿孔,且已知散热片须单片分次紧配地压装于导热管上,重复着压装操作将多片散热片完成装配,但是因为重复压装散热片,导致散热片的穿孔变形,使得散热片的装配不稳固,散热的效率也不理想。于是,本技术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在于提供ー种散热片及其组合,所述散热片的结构设计可避免散热片装设于导热管时,造成散热片的穿孔变形损坏。且利于同时装设多个散热片于导热管,以降低时间成本,便利于散热片的组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ー种散热片,用以套设于该至少ー导热管。该散热片包括一基板及至少ー组鳍片。基板上形成有至少ー贯穿孔。该至少ー组鳍片自该基板翻孔成喇叭状,且该至少ー组鳍片设于该至少ー贯穿孔旁,该至少一组鳍片中的任两个鳍片之间开设有ー小槽,其中该基板的贯穿孔用以套设于该至少ー导热管,且该至少ー组鳍片紧抵该至少ー导热管。进ー步地,基板垂直于至少ー导热管。进ー步地,基板的贯穿孔与至少ー导热管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为多个,导热管呈平行,且导热管分别穿设于贯穿孔。进ー步地,散热片包含有ー折叠部,折叠部为多个位于基板边缘的折边。进ー步地,散热片包含有ー卡扣部,卡扣部具有一卡接体与ー卡接槽,卡接体为自基板相对两端部冲压与弯折所形成,卡接槽为卡接体所包围形成。本技术另提供一种散热片组合,用以套设于至少ー导热管,该散热片组合具有多个堆叠的散热片,每ー散热片包括一基板,形成有至少ー贯穿孔;至少ー组鳍片,自该基板翻孔成喇叭状,且该至少ー组鳍片设于该至少ー贯穿孔旁,该至少一组鳍片中的任两个鳍片之间开设有ー小槽;以及ー堆叠部,具有至少一方孔及自该至少一方孔旁的该基板侧壁延伸所形成的至少ー叠合边。其中,这些散热片相互平行,这些散热片的贯穿孔套设于该至少ー导热管,且这些散热片的鳍片紧抵于该至少ー导热管,任两个相堆叠的散热片为其中一散热片的堆叠部顶抵于另ー散热片的堆叠部。进ー步地,每ー散热片包含ー折叠部,折叠部由基板边缘延伸所形成,任两个相堆叠的散热片为其中一散热片的折叠部顶抵于另一散热片的折叠部。进ー步地,每ー散热片包含一种卡扣部,卡扣部具有一卡接体与ー卡接槽,卡接体为自基板相对两端部冲压与弯折所形成,卡接槽为卡接体所包围形成。进ー步地,任两个相堆叠的散热片为其中一散热片的卡接体与另ー散热片的卡接槽结合。综上所述,本技术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的散热片可利于单次将多片散热片紧配地套设于导热管上,不需要花 费大量的时间物力来装配散热片,且不造成散热片的变形弯折。任两个相堆叠的散热片之间在装设时会留有ー间隙供以散热,本技术中的散热片的堆叠部提供散热片堆叠时良好的稳固性且节省材料成本。为使能更进一歩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參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散热片组合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片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片组合装设于导热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散热片组合装设于导热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散热片组合装设于导热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导热装置的局部平面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导热装置的局部平面示意图(ニ)。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散热片组合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 基座11承载部111 斜面112 穿孔12固定部121 凸体2 盖板21定位部211定位槽3导热管31接触部32延伸部4散热片41 基板42贯穿孔43 鳍片431 小槽44堆叠部441 方孔442叠合边45折叠部451 折边46卡扣部461卡接体462卡接槽5发热单元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请參阅图I至图7,本技术提供ー种散热片组合,其可装设于ー导热装置。而导热装置用于ー发热单元5的导热与散热,该发热单元5可以是中央处理器或电子元件,但不以此为限。其中,上述导热装置具有三个导热管3,且每ー导热管3具有一接触部31及由接触部31延伸形成一延伸部32。请參阅图I至图3,所述散热片组合包含多个相互堆叠的散热片,每ー散热片4为一片状,且每ー散热片4包括一基板41、形成于基板41的三个贯穿孔42、三组自基板41翻孔成喇叭状的鳍片43、一堆叠部44以及ー折叠部45。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导热管3的数量与贯穿孔42的数量相同且各为三个。贯穿孔42用以套设于导热管3的延伸部32,且基板41于每ー贯穿孔42旁设有ー组翻孔成喇叭状的鳍片43。所述每组鳍片43开设多个小槽431,即,任两个鳍片43之间以ー个小槽431分隔,藉以使每ー鳍片43具有一定的弾性,进而使散热片4套设于导热管3的过程紧抵导热管3的延伸部32,散热片4与延伸部32大致呈垂直。散热片4套设导热管3,鳍片43使贯穿孔42不致外扩变形,并使每一散热片4均紧配地套设导热管3,提高散热片4使用效率,达到较佳的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堆叠部44设有六个方孔441及自方孔441旁的该基板I延伸形成的六个叠合边442,堆叠部44的型式并不限制。換言之,每ー贯穿孔42的两侧分别开出一个方孔441,并将位于方孔441旁的叠合边442折弯成ー个片距。藉此,任两个相堆叠的散热片4为其中一散热片4的堆叠部44的叠合边442顶抵于另ー散热片4的堆叠部44的叠合边442,以加强分隔两散热片4的作用。折叠部45为多个位于基板41边缘的折边451,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四个折边451,该折叠部45由基板I边缘弯折延伸形成,任两相堆叠的散热片4由其中一散热片4的折叠部45顶抵于另ー散热片4的折叠部45。折叠部45的型式并不限制。请參阅图4至图7,其为可装设有上述散热片组合的导热装置,导热装置包括有一基座I、ー盖板2及上述三个导热管3,其中基座I可利用金属制成。基座I形成有ー承载部11及一固定部12,承载部11为ー板体,其内部形成有一穿孔112,固定部12为承载部11延伸形成,固定部12具有四个凸体121,在本实施例中是以设有四个凸体121为例,但不受限于此。承载部11相对两侧且邻近穿孔112的位置各形成有ー个斜面111,在本实施例中总共设有两个斜面111为例,基座I的型式并不限制。再者,盖板2为对应基座I的承载部11而形成的板体,盖板2上具有一定位部21,定位部21为自盖板2周缘凹入所形成的四个定位槽211,本实施例中是以四个定位槽211为例,但不受限于此。这些定位槽211分别对应固定部12的这些凸体121,定位槽211紧配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散热片,用以套设于至少ー导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包含 一基板,形成有至少ー贯穿孔;以及 至少ー组鳍片,自所述基板翻孔成喇叭状,且所述至少ー组鳍片设于所述至少ー贯穿孔旁,所述至少一组鳍片中的任两个鳍片之间开设有一小槽, 其中,所述基板的贯穿孔用以套设于所述至少ー导热管,且所述至少ー组鳍片紧抵所述至少ー导热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垂直于所述至少ー导热管。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贯穿孔与所述至少ー导热管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为多个,所述导热管呈平行,且所述导热管分别穿设于所述贯穿孔。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包含有ー折叠部,所述折叠部为多个位于所述基板边缘的折边。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包含有ー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具有一卡接体与一卡接槽,所述卡接体为自所述基板相对两端部冲压与弯折所形成,所述卡接槽为所述卡接体所包围形成。6.ー种散热片组合,用以穿设于至少ー导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组合具有多个堆叠的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阿生,
申请(专利权)人:展致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