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65277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热量收集系统,用于收集热源的热量,该热源具有散热口,该热量收集系统包括对应于该散热口设置的集热罩以及与集热罩相连通并将热量抽走的抽热风机,其还包括用于吸收散热口排出的热量的吸热装置,环设于该散热口侧边;吸热装置连接有连接管,该连接管通至集热罩,将热量由吸热装置传送至集热罩。该集热罩包括内衬板,该内衬板环设于集热罩底部并向内凹陷,于凹陷中心形成吸风口,该吸风口正对该热源的散热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吸热装置、连接管,不仅提高了热量收集的效率,还可减少重金属汞外泄于周围环境,降低重金属污染对作业人员造成的健康危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热量收集系统,尤其关于一种用于排气炉的热量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一些生产制造厂内的设备工作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若不有效收集不仅会造成能量的浪费,亦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例如生产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CCFL)的排气炉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排出的热气中伴有微量的重金属汞,若不及时将热量和重金属汞排出车间,会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图I为一种现有的热量收集系统的剖面图,热量收集系统I包括排气炉11,排气炉11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并由散热口 111排出,一般在排气炉11的散热口 111的正上方设置有集热罩12,集热罩12与抽热风机13连通,通过开启抽热风机13产生负压从而将由排气炉11的散热口 111排出的热量吸入集热罩12并抽走。但是由于集热罩12与排气炉11之间具有的空间10,很大一部分热量会从空间10向周围扩散,同时也有部分热量会由排气炉11本身向周围扩散,造成热量收集效率不高,以及排气炉11周围环境的温度很高。此外,排气炉11排出的热气中含有微量的重金属汞,亦随热气向周围空间扩散,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现有的热量收集系统热量收集效率不高,造成排气炉所在室内的温度较高并伴随有重金属汞污染,一方面加重工厂空调负荷造成生产成本提高,另一方面也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热量收集系统,增加了吸热装置与连接管,直接将吸热装置吸收的热量经过连接管传送至集热罩,大大减少重金属汞的外泄,有效提高热量收集的效率、降低对环境危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量收集系统,用于收集热源的热量,该热源具有散热口,该热量收集系统包括对应于该散热口设置的集热罩以及与集热罩相连通并将热量抽走的抽热风机,其还包括吸收散热口排出的热量的吸热装置,环设于该散热口侧边;吸热装置连接有连接管,该连接管通至集热罩,将热量由吸热装置传送至集热罩。于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集热罩包括内衬板,该内衬板环设于集热罩底部并向内凹陷,于凹陷中心形成吸风口,该吸风口正对该热源的散热口。于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内衬板具有开口,该开口与该连接管相接。于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吸热装置具有导流片,用于调节吸热速率。于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导流片垂直或平行于竖直方向。于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吸热装置为复数个,该复数个吸热装置等距环设于散热口的侧边,该复数个吸热装置分别连接有连接管。于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吸热装置包括均压腔室。于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集热罩包括静压腔室。于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热源为排气炉。于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集热罩具有排气口,该排气口与输送管相连接。本技术的热量收集系统增加了吸热装置、连接管,吸热装置环设于散热口侧边,直接吸收散热口排出的热量,经过连接管传送至集热罩,不仅提高了热量收集的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还可有效减少重金属汞外泄于周围环境中,防止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现有的热量收集系统的的剖 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热量收集系统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热源与吸热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吸热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热源与吸热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2,图2为本技术的热量收集系统的剖面图,热量收集系统2包括集热罩22、抽热风机23、吸热装置24,吸热装置24连接有连接管25,连接管25通至集热罩22,输送管26连接集热罩22与抽热风机23。本技术中热源21为排气炉或者其他容易产生热量的装置或设备,且热源21具有散热口 211,排出热量很高的热气,吸热装置24环设于热源21的散热口 211侧边,用于吸收热源21由散热口 211排出的热量。吸热装置24通过连接管25与集热罩22连通,将吸热装置21吸收的热量传送至集热罩22中,集热罩22包括内衬板221,内衬板221环设于集热罩22的底部并向内凹陷,于凹陷中心形成吸风口222,该吸风口 222正对该热源21的散热口 211,通过吸风口 222亦能够吸收散热口 211排出的热量。内衬板221具有开口 2211,开口 2211与该连接管25相接。相比于现有技术,集热罩22底部环设有内衬板221,内衬板221上的开口 2211与连接管25相接,可防止连接管25直接通至底部敞开的集热罩,热量会从集热罩底部向外界空间扩散。内衬板221环设于集热罩22的底部并向内凹陷,使得热气流不易由吸风口 222向外界空间扩散。本技术中热源21的排出的热量不仅通过吸风口 222吸收至集热罩22,还由吸热装置24经过连接管25输送至集热罩22。另外,集热罩22还具有排风口 223,排风口 223与输送管26相接而与抽热风机23连通,从而将集热罩22中的热量抽走。本技术的热量收集系统增加了吸热装置24,吸热装置24环设于热源21的散热口 211侧边,吸收散热口 211排出的热量,然后经过连接管25将热量传输到集热罩22,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集热罩22直接罩于热源21的散热口 211上方造成热量易向周围空间散发,本技术大大提高了热量收集系统的效率。另外,吸热装置24将热气中的微量汞通过连接管25、集热罩22以及抽热风机23排出,减少扩散于环境中金属汞,降低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危害。而且,由于本技术的热量收集系统的热量收集效率高,热源所在室内的温度不会很高,空调负荷部分的成本降低,产品制造的总成本得以降低。请参照图3与图4,图3为技术一实施例热源与吸热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吸热装置的剖视图。吸热装置24为环状结构,环设于热源21的散热口 211侧边,有利于提高热量收集的效率。吸热装置24具有上端面241、下端面(未示出)与外侧面242。内侧面243可吸收散热口 211排出的热量,其具有导流片2431,通过控制导流片2431的开闭程度,来调节吸热的速率大小。当热源产生的热量很高时,例如全部设备都工作,排气炉排出的热量较高时,可以将导流片2431的打开程度调到最大。另外,导流片2431可以例如是平行于及/或垂直于竖直方向,这样,可以保证吸收热量的气流能够相对平稳地进入吸热装置24内。需要说明的是,吸热装置24的内侧面243的导流片2431可以都设计为平行于竖直方向,或都垂直于竖直方向,亦或是将内侧面243平均划分为几个区域,垂直于竖直方向与平行于竖直方向的导流片2431相互间隔设置,以上几种情况有助于气流相对平稳地进入吸热装置24内。但导流片2431的设计不以此为限,只要使气流能够相对平稳地进入吸热装置24内即可。吸热装置24还具有与连接管25相配合的接口,接口可以设置于除了内侧面243外的其他表面上,如上端面241、下端面或外侧面242。实际中,吸热装置24为环设于散热口 211侧边的环状结构,其具体结构依散热口 211的形状设计,例如散热口 211为圆形,则吸热装置24为环设于圆形散热口 211侧边的圆环结构;若热源21为矩形,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量收集系统,用于收集热源的热量,该热源具有散热口,该热量收集系统包括对应于该散热口设置的集热罩以及与集热罩相连通并将热量抽走的抽热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吸收散热口排出的热量的吸热装置,环设于该散热口侧边; 吸热装置连接有连接管,该连接管通至集热罩,将热量由吸热装置传送至集热罩。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量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集热罩包括内衬板,该内衬板环设于集热罩底部并向内凹陷,于凹陷中心形成吸风口,该吸风口正对该热源的散热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量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内衬板具有开口,该开口与该连接管相接。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量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武唐东洋侯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威力盟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威力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