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弯曲采煤机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483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弯曲采煤机电缆技术方案,该方案的电缆,包括设置在护套层内的动力线、控制线和地线,所述的控制线内设置有铜导体,所述的铜导体设置在铠装层的空腔内,在所述的铜导体上设置有防粘层,防粘层的外面设置有绝缘层,在所述的铠装层外面设置有耐高温保护层。该方案的电缆避免了绞合后挤压变形,极大提高了耐弯曲采煤机电缆的滑移性、柔软性、强度,提高了采煤机电缆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电缆,尤其是一种耐弯曲的煤矿采煤机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用的采煤机软电缆中的控制线芯易断芯、使用寿命短,是制约采煤机生产效率的关键配套部件。采煤机电缆中的控制线芯主要起到信号监控的作用,但电缆运行过程中因受到频繁弯曲、拉伸等多种机械应力作用,易导致控制线芯的断裂,控制线芯一旦断芯,将失去监控保护作用,并造成设备停止转动,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给用户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采煤机电缆控制芯易断芯、使用寿命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煤炭行业和线缆企业的难题。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耐弯曲采煤机电缆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的电缆避免了在绞合后挤压变形,极大提高了耐弯曲采煤机电缆的滑移性、柔软性、强度,提高了采煤机电缆的使用寿命。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耐弯曲采煤机电缆,包括设置在护套层内的动力线、控制线和地线,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的控制线内设置有铜导体,所述的铜导体设置在铠装层的空腔内,在所述的铜导体上设置有防粘层,防粘层的外面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和铠装层之间还有一定的间隙,在所述的铠装层外面设置有耐高温保护层。所述的防粘层为无纺布层或耐高温聚酯层。所述的绝缘层为乙丙胶绝缘层。所述的铠装层为不锈钢铠装层,组成铜导体的铜丝束线、绞线都采用同一方向交合。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铜导体铜丝束线、绞线都采用同一方向交合,能够提高柔性、相对滑移性;铜导体外有耐高温聚酯层或无纺布层,能防止铜导体与乙丙胶绝缘层粘合,提高相对滑移性;在防粘层外设置有乙丙胶绝缘层,能够避免氧化铜导体,并且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和很好的弹性;乙丙胶绝缘层外有不锈钢铠装层,铠装层与乙丙胶绝缘层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形成一个保护腔体,乙丙胶绝缘层和铜导体能够一起在这个腔体里相对滑移,也避免了控制线相互挤压变形,提高了控制线的整体强度;最后铠装层外有耐高温保护层,使铠装层外表光滑,控制线能够在弯曲时,相对滑动,提高了控制线的整体强度,有利于提高整个电缆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控制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控制线的截面图。图中,I为护套层,2为动力线,3为控制线,4为地线,5为铜导体,6为铠装层,7为防粘层,8为绝缘层,9为耐高温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耐弯曲采煤机电缆,包括设置在护套层I内的动力线2、控制线3和地线4,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线3为绞合在一起的三个控制线3,所述的控制线3内设置有铜导体,所述的铜导体5设置在铠装层6的空腔内,在所述的铜导体5上设置有防粘层7,防粘层7的外面设置有绝缘层8,绝缘层8和铠装层6之间还有一定的间隙,在所述的铠装层6外面设置有耐高温保护层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粘层7为 无纺布层。所述的绝缘层8为乙丙胶绝缘层。所述的铠装层6为不锈钢铠装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弯曲采煤机电缆,包括设置在护套层内的动力线、控制线和地线,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线内设置有铜导体,所述的铜导体设置在铠装层的空腔内,在所述的铜导体上设置有防粘层,防粘层的外面设置有绝缘层,在所述的铠装层外面设置有耐高温保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耐弯曲采煤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孙作义谢艳霞孙桂美汪光亮张鹏飞杨静
申请(专利权)人: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唐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