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层通风建筑,该高层通风建筑的中轴处构建一根沿中轴延伸的通风道,所述通风道底部延伸至建筑底部的通风区域,所述通风道顶部贯通建筑楼顶;所述高层通风建筑的各楼层包括围绕建筑中轴分布的二个以上的房间单元;各靠近所述通风道的房间单元具有朝向所述通风道的门窗;所述通风道在面向各所述房间单元的通风壁上开设有可开阖窗户。该种建筑的横截面接近于圆形或方形,可围绕建筑中轴线均布多个房间单元,并且可以保证各房间单元的良好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地,是一种高层建筑物,其一层楼面上包括多个房间单J Li ο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筑面积的日益紧张,以及标志性建筑的日益兴盛,目前的城市高层建筑已经十分普遍,并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对于目前的多层及高层建筑而言,在一层楼面上的居住单元通常是按东西方向排列,以保障同一居住单元的南北向采光及通风,如此,建筑占地面通常为长方形,其周长较长,而实际面积有限,这使得土地的空间利用率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一种布置格局是,居住单元南北对称布置,并在中间开设公共走廊、在走廊两侧开设窗户,通常见于公寓宿舍,然而公寓宿舍的环境根本不能满足目前的优雅居住及办公需求,特别是对于一些高层的综合性大楼,通常需要建造成接近圆形或方形的横截面,以便于同一楼层上各房间单元之间的往来沟通,在这种建筑中,靠近建筑中央的房间单元,其通风就很差,甚至根本无法实现通风,因此,对于既具有较高土地空间利用率,且能满足优雅居住及办公、商业需求的,横截面接近圆形或方形的高层建筑而言,其通风问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通风建筑,该种建筑的横截面接近于圆形或方形,可围绕建筑中轴线均布多个房间单元,并且可以保证各房间单元的良好通风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高层通风建筑的中轴处构建一根沿中轴延伸的通风道,所述通风道底部延伸至建筑底部的通风区域,所述通风道顶部贯通建筑楼顶; 所述高层通风建筑的各楼层包括围绕建筑中轴分布的二个以上的房间单元;各靠近所述通风道的房间单元具有朝向所述通风道的门窗; 所述通风道在面向各所述房间单元的通风壁上开设有可开阖窗户。作为优选,所述通风道由玻璃壁或砖壁或金属壁构成。作为优选,所述高层通风建筑底部的所述通风区域为一个四面通风的大厅。作为优选,所述高层通风建筑的楼顶正对所述通风道处设有用于遮雨的顶盖,该顶盖下方与楼顶顶面之间四面通风;为改善建筑楼内光照,所述顶盖为透明质,以便于光线射入通风道内,并向各房间单元流溢。作为优选,所述通风道的周围由下至上盘绕螺旋上升的公共楼梯,以进一步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率。作为优选,所述高层通风建筑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建筑楼顶与所述通风道相交处为一个方形孔,以使建筑的俯视图呈现铜板状,适用于综合性商业建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层通风建筑通过所述的通风道连通建筑楼底部的通风区域以及建筑楼顶,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楼顶具有强劲的横向气流,因此,依据伯努利原理,将在该通风道的上端和底端产生很大的压强差,从而在通风道内造成由下至上的快速风流,因此,布设于楼层中部的房间单元,在需要通风时,只需打开两侧门窗,并打开房间单元所正对的通风道上的窗户,则房间单元内的空气将被通风道内气流所牵引,形成良好的通风效果;该种建筑的横截面可接近于圆形或方形,可围绕建筑中轴线均布多个房间单元, 满足了目前的优质居住、商用环境需求。附图说明图I是本高层通风建筑实施例一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实施例的俯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高层通风建筑实施例二的俯向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I所示为本高层通风建筑的实施例一,在该实施例中,该高层通风建筑的中轴处构建一根沿中轴延伸的通风道4,所述通风道4底部延伸至建筑I底部的一个四面通风的大厅3,所述通风道4顶部贯通建筑楼顶; 所述高层通风建筑的各楼层俯向视图如图2所示,楼层大致形成一个正方形,包括围绕建筑中轴分布的多个房间单元2,各靠近所述通风道4的房间单元2具有朝向所述通风道4的门窗;所述通风道4在面向各所述房间单元2的通风壁上开设有可开阖窗户40。 所述建筑I的楼顶正对所述通风道4处设有用于遮雨的顶盖5,该顶盖5由通风支架6制成,通风支架6上布满通孔,使顶盖5下方与楼顶顶面之间四面通风;为改善建筑楼内光照,所述顶盖5可采用透明质,以便于光线射入通风道4内,并向各房间单元2流溢;并且,若经济许可,所述通风道4以玻璃壁构成为宜,可给楼内提供充足的光照。为了进一步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风道4的周围由下至上盘绕螺旋上升的公共楼梯7。图3是图I实施例的原理示意,该高层通风建筑通过所述的通风道4连通建筑楼底部的通风区域以及建筑楼顶,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楼顶具有强劲的横向气流,如图3中横向箭头所示,因此,依据伯努利原理,将在该通风道4的上端和底端产生很大的压强差,从而在通风道4内造成由下至上的快速风流,如图中纵向箭头所示,因此,布设于楼层中部的房间单元2在需要通风时,只需打开两侧门窗,并打开房间单元2所正对的通风道4上的窗户,则房间单元2内的空气将被通风道4内气流所牵引,形成良好的通风效果。图4所示是本高层通风建筑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高层通风建筑的横截面为圆形,建筑I中轴处设有通风道4,通风道4四周设有可开阖的窗户40,通风道4底部连通建筑I底部的通风大厅3,上部贯通建筑楼顶,并且建筑楼顶与所述通风道4相交处为一个方形孔;该建筑中,各楼层由四个居住单元10构成,绕通风道4均布,且通风道4周围盘绕公共楼梯7,该实施例的建筑俯视图呈现铜板状,及其适用于综合性商业建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通风建筑,其特征在于该高层通风建筑的中轴处构建一根沿中轴延伸的通风道(4),所述通风道(4)底部延伸至建筑底部的通风区域,所述通风道(4)顶部贯通建筑楼顶; 所述高层通风建筑的各楼层包括围绕建筑中轴分布的二个以上的房间单元(2);各靠近所述通风道(4)的房间单元具有朝向所述通风道(4)的门窗; 所述通风道(4 )在面向各所述房间单元(2 )的通风壁上开设有可开阖窗户(4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层通风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4)由玻璃壁或砖壁或金属壁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层通风建筑,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根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伦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