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挖逆作竖向结构混凝土墙、柱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61926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盖挖逆作竖向结构混凝土墙、柱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顶板,在所述顶板对应下层墙、柱位置设置一下返段,在所述下返段中预留套管以及接驳钢筋;施工完所述顶板后,自所述顶板向下开挖一层土方,捆扎墙、柱钢筋与所述接驳钢筋连接,并施工底板;施工完所述底板后,支设墙、柱模板与所述下返段密贴;从所述下返段预留套管内向下浇筑墙、柱。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方法解决了盖挖逆作混凝土墙、柱支设呈喇叭口形或后填充法的施工工序复杂、接缝混凝土密实度难以控制的问题,降低了施工难度,保证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建筑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盖挖逆作竖向结构混凝土墙、柱一般施工有两种第一种采用下返一定高度后,将正作墙、柱模板上口支设成喇叭口形,从喇叭口处浇筑墙、柱混凝土,在混凝土凝固后,凿除喇叭口处多余混凝土,并修补平整,此方法虽然能较好解决上口接缝混凝土密实度,但模板支设复杂,需凿除多余喇叭口混凝土并修补平整,外观质量不良;第二种采用墙、柱下返一定高度后,将正作墙、柱混凝土浇筑至距下返混凝土一定距离,再用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填充或采用压入水泥浆填充,此种方法需多次施工,混凝土施工缝较多,后填充材料密实度 不易控制,混凝土质量不易控制。因此对于盖挖逆作竖向结构混凝土墙、柱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盖挖逆作竖向结构混凝土墙、柱接缝处施工质量的混凝土墙、柱施工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顶板,在所述顶板对应下层墙、柱位置设置一下返段,在所述下返段中预留套管以及接驳钢筋;施工完所述顶板后,自所述顶板向下开挖一层土方,捆扎墙、柱钢筋与所述接驳钢筋连接,并施工底板;施工完所述底板后,支设墙、柱模板与所述下返段密贴;从所述下返段预留套管内向下浇筑墙、柱。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下返段的底部留成刹肩形以处理垂直受力构件自下向上接施工缝。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底板上对应墙、柱位置设置一上返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墙、柱模板的中部开设一振捣孔,配合所述振捣孔设置一振捣棒。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首先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完成每层楼板结构,并预留好墙或柱下返、上返高度及形状,预留好钢筋,墙或柱内间隔一定距离预留浇筑套管,最后再支设墙或柱模板,混凝土从预留的浇筑套管内向下浇筑、振捣,避免了盖挖逆作墙、柱支设呈喇叭口形或后填充法的施工工序复杂、接缝混凝土密实度难以控制的问题,降低了施工难度,保证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附图说明为利于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以地下二层结构施工为例作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盖挖逆作竖向结构混凝土墙、柱负一层顶板施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盖挖逆作竖向结构混凝土墙、柱负一层底板施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盖挖逆作竖向结构混凝土墙、柱负二层底板施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盖挖逆作竖向结构混凝土墙、柱浇筑混凝土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负一层顶板11,在顶板11对应下层墙、柱位置设置一高度大于500mm的下返段13,下返段13的底部留成刹肩形以处理垂直受力构件自下 向上接施工缝,刹肩形形状能延长施工缝处水的渗流通道,施工缝处混凝土能较容易填充饱满、振捣密实。在墙、柱内间隔IOOOmm距离预留直径150mm套管12,用于浇筑墙、柱混凝土,墙、柱内钢筋向下预留长度超出刹肩形下返段100mm-150mm的接驳钢筋14,便于下层土方开挖时的保护与下层钢筋的连接。参阅图2,等负一层顶板11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负一层土方,施工负一层底板21。此阶段,先施工负一层墙、柱钢筋25,钢筋25的上端251与负一层顶板11施工时预留的接驳钢筋14连接完成后,再于钢筋25的下端252绑扎负一层底板21钢筋,在负一层底板21上对应负一层顶板11下返段13设置一高度大于300mm的上反段26,相应的在负一层底板21的下侧设置一高度大于500mm的下返段24,下返段24底部呈刹肩形,在墙、柱内间隔IOOOmm预留直径150mm套管22,墙、柱内钢筋25的下端252形成向下预留长度超出刹肩形下返段100mm-150mm的接驳钢筋23。参阅图3,等负一层底板21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负二层土方,施工负二层底板31。此阶段,先施工负二层墙、柱钢筋32,钢筋32的上端321与负一层底板21施工时向下预留的墙、柱接驳钢筋23连接完成后,再于钢筋32的下端322绑扎负二层底板31钢筋,在负二层底板31上对应负一层底板21下返段24设置一高度大于300mm的上反段33。参阅图4,等负二层底板31结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施工缝防水细部做法后,开始支设负二层墙、柱模板41,模板41采用单面支模方式,中部间隔IOOOmm开设振捣棒振捣孔42,振捣孔42与预留套管22交错布设,模板41下部与负二层底板31上反段33密贴,模板41上部与负一层底板21下返段24密贴,布设混凝土泵管从负一层底板21预留的套管22内向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从套管22内和模板41中部振捣孔42进行振捣。参阅图4,等负二层墙、柱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采用类似方法,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施工缝防水细部做法后,开始支设负一层墙、柱模板51,模板51采用单面支模方式,中部间隔IOOOmm开设振捣棒振捣孔52,模板51下部与负一层底板21上反段26密贴,模板51上部与负一层顶板11下返段13密贴,布设混凝土泵管从负一层顶板11预留的套管12内向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从套管12内和模板51中部振捣孔52进行振捣。避免了盖挖逆作墙、柱支设呈喇叭口形或后填充法的施工工序复杂、接缝混凝土密实度难以控制的问题,降低了施工难度,保证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 上述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挖逆作竖向结构混凝土墙、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施工顶板,在所述顶板对应下层墙、柱位置设置一下返段,在所述下返段中预留套管以及接驳钢筋; 施工完所述顶板后,自所述顶板向下开挖一层土方,捆扎墙、柱钢筋与所述接驳钢筋连接,并施工底板; 施工完所述底板后,支设墙、柱模板与所述下返段密贴; 从所述下返段预留套管内向下浇筑墙、柱。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鸿斌亓立刚闫克启袁跃华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