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垫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6169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19:59
一种鞋垫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鞋垫的配方由组分a和组分b组成,组分a和组分b的混合比组份为1∶3~2∶4,所述鞋垫的制作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一、原料及配料:选取鞋垫面层布作为原料和配制混合后可制成聚氨酯的配料;二、将模具打开,将鞋垫面层布辅垫于下模体内表面上,然后合上模具;三、将组分a和组分b相混合,将混合后的混合料经模具注入口注入模具中;四、将模具打开,取出鞋垫,将其移至修边机的下模中,然后将修边机的上模下压,即为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消除了人走路时由于脚底着力点的变换而容易使鞋垫滑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挚的制作
,其尤指一种聚氨酯鞋垫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0510008635. 7名称为《透气鞋垫的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鞋垫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将一发泡物料注入一底模的一模穴内,再将一第一顶模闭合模穴并加温,以触动发泡物料于模穴内架桥、发泡而构成一聚氨基甲酸酯/聚氨酯本体,接着在该聚氨基甲酸酯/聚氨酯本体尚未冷却状态下,开启第一顶模,然后利用一第二顶模闭合模穴,使设置在该第二顶模上的一纤维材料及一粘着物料一并置入该模穴,并控制该第二顶模在一不低于该粘着物料的熔融温度下加热,熔融该粘着物料而产生粘结性,最后脱模就获得一鞋垫。使用该方法制造的透气鞋垫,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连结强 度以及外形美观的优点。但其缺点是,这种方法制得的鞋垫,当鞋垫置于鞋底面上后,人踩着鞋垫走路时,由于脚底着力点变换而容易使鞋垫滑动,导致走路很不方便,也不舒服,所以其方法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质量好且使用时不易发生滑动的鞋垫。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鞋垫,其特征在于该鞋垫的配方由组分a和组分b组成其中组分a的组成为聚醚多元醇50 70%,聚酯多元醇30 60%,丁二醇I I. 5%,己二醇0. 5 1%,二丙二醇0. I I. 5%,辛醇亚锡0. I 1%,二丁基锡二月桂酸0. I I. 5%,异辛酸铋0. 09 I. 5% ;三异丙醇胺0. 2 I %、三羟基丙烷0. 25 1%,硅油0. I 5%。其中组分b的基本组成为聚醚多元醇35 60%,和聚碳酸酯二醇15 30%,异氰酸酯5 50%,己二酰氯0. 01 0. 1%,磷酸0. 01 0. 1%,油酸0. 01 0. 1%,丁二醇0. 2 2%,新戊二醇0. 2 3%,己二醇0. 5 4%。上述的组分a和组分b的混合比组份为I : 3 2 : 4,上述为质量百分比。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质量好且具有纯聚氨无膜面鞋垫的制作方法,使制成的鞋垫在使用时不易发生滑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鞋垫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一、原料及配料选取鞋垫面层布作为原料和配制混合后可制成聚氨酯的配料;二、将模具打开,在上模体的内表面上喷上脱模剂,同时将鞋垫面层布辅垫于下模体内表面上,然后合上模具,控制模具的温度为5°C 80°C,通过抽气孔将模具内腔抽成真空而将鞋垫面层布平整牢固地吸贴在下模体的内表面上;三,将组分a和组分b相混合,所述组分a和组分b混合前的温度分别控制为20°C 60°C,在组分a和组分b混合后的混合料温度保持为20°C 60°C,同时将混合后的混合料经模具注入口注入模具中,至混合料在模具的溢料口出现为止,等待5 20分钟;四、将模具打开,取出已将鞋垫面层布与聚氨酯结合在一起的带毛边的鞋垫,将其移至修边兼冲孔的修边机的下模中,然后将修边机的上模下压而将鞋边的毛边切去,同时在鞋挚面上冲出预先设定的鞋垫通气孔,即为成品。作为改进,所述模具通过安装在模具上的蒸气管或电热管来加热模具。再改进,所述步骤二和三中的模具为铰链状打开式或上下打开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在上模体的内表面上喷上脱模剂,同时将鞋垫面层布辅垫于下模体内表面上,盖上上模体,通过抽气孔抽成真空而将鞋垫面层布平整牢固地吸贴在下模体的内表面上,再注入组分a和组分b相混合的混合料,(着重说明,混合时温度均控制为20-60度所起的作用)采用此方法制成的鞋垫其反面的聚氨酯表面为 无膜面,由于聚氨酯本身的性质其无膜的表面会产生一定的粘性,所以当鞋垫在使用时,鞋垫就能稳定地与鞋底面粘贴在一起,从而消除了人走路时由于脚底着力点的变换而容易使鞋垫滑动的问题。还有,用本方法制成的鞋垫的软垫层结构,使人踩在鞋垫上能更好地防振且感觉柔软舒适,且强度好,制作也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平面图;图2是图I的后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图2中沿A-A线的剖面图;图5是图I中鞋垫的模具立体图;图6是图5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图7是图5模具闭合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修边兼冲孔的修边机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的另一种结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是图9的分解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I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鞋垫的制作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一、原料及配料选取鞋垫面层布12作为原料,配料为组分a和组分b并分别放置,其中组分a的组成为聚醚多元醇50 %,聚酯多元醇37 %,丁二醇I %,己二醇I %,二丙二醇I %,辛醇亚锡I %,二丁基锡二月桂酸I %,异辛酸铋1% ;三异丙醇胺I %、三羟基丙烷1%,硅油5% ;其中组分b的组成为聚醚多元醇40%,和聚碳酸酯二醇22%,异氰酸酯30%,己二酰氯0. 1%,磷酸0. 1%,油酸0. 1%,丁二醇0.7%,新戊二醇3%,己二醇4%,上述为重量百分比。二、将铰链状打开式的模具2打开,在上模体21的内表面上喷上脱模剂,同时将鞋垫面层布12辅垫于下模体22内表面上,然后合上模具2,通过安装在模具2上的蒸气管来加热模具2,控制模具2的温度为5°C,通过抽气孔23将模具2内腔抽成真空而将鞋垫面层布12平整牢固地吸贴在下模体22的内表面上。 三、将组分a和组分b按I : 3相混合,组分a和组分b混合前的温度分别控制为20°C,在组分a和组分b混合后的混合料温度保持为20°C,同时将混合后的混合料经模具注入口 24注入模具2中,至混合料在模具2的溢料口 25出现为止,等待20分钟。四、将模具2打开,取出已将鞋垫面层布12与聚氨酯结合在一起的带毛边的鞋垫1,将其移至修边兼冲孔的修边机3的下模32中,然后将修边机3的上模31下压而将鞋边的毛边切去,同时在鞋垫I面上冲出预先设定的鞋垫通气孔11,即为成品,然后包装进库。 实施例二、如图I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鞋垫的制作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一、原料及配料选取鞋垫面层布12作为原料,配料为组分a和组分b并分别放置,其中组分a的组成为聚醚多元醇60%,聚酯多元醇30%,丁二醇1.25%,己二醇0. 75%,二丙二醇0.5%,辛醇亚锡0.5%,二丁基锡二月桂酸1.5%,异辛酸铋1.5% ;三异丙醇胺0.5%、三羟基丙烷0.5%,硅油3% ;其中组分b的组成为聚醚多元醇50%,和聚碳酸酯二醇25 %,异氰酸酯20 %,己二酰氯0. 05 %,磷酸0. 03%,油酸0. 07 %,丁二醇0.85%,新戊二醇2%,己二醇2%,上述为重量百分比。二、将上下打开式的模具2打开,在上模体21的内表面上喷上脱模剂,同时将鞋挚面层布12辅垫于下模体22内表面上,然后合上模具2,通过安装在模具2上的电热管来加热模具2,控制模具2的温度为40°C,通过抽气孔23将模具2内腔抽成真空而将鞋垫面层布12平整牢固地吸贴在下模体22的内表面上。三、将组分a和组分b按I : 3相混合,组分a和组分b混合前的温度分别控制为400C,在组分a和组分b混合后的混合料温度保持为40°C,同时将混合后的混合料经模具注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垫,其特征在于该鞋垫的配方由组分a和组分b组成 其中组分a的组成为聚醚多元醇50 70%,聚酯多元醇30 60%,丁二醇I I. 5%,己二醇0. 5 1%,二丙二醇0. I I. 5%,辛醇亚锡0. I 1%,二丁基锡二月桂酸0.I I. 5%,异辛酸铋0. 09 I. 5% ;三异丙醇胺0. 2 I %、三羟基丙烷0. 25 1%,硅油0. I 5%。其中组分b的基本组成为聚醚多元醇35 60%,和聚碳酸酯二醇15 30%,异氰酸酯5 50%,己二酰氯0. 01 0. I %,磷酸0.01 0. I %,油酸0.01 0. 1%,丁二醇0.2 2%,新戊二醇0. 2 3%,己二醇0. 5 4%。上述的组分a和组分b的混合比组份为I : 3 2 : 4,上述为质量百分比。2.—种权利要求I所述的鞋垫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一、原料及配料选取鞋垫面层布(12)作为原料和配制混合后可制成聚氨酯的配料; 二、将模具(2)打开,在上模体(21)的内表面上喷上脱模剂,同时将鞋垫面层布(12)辅垫于下模体(2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士抗汪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金穗橡塑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