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工作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859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23:58
一种可调工作制动器,属于制动器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两个第一支座,两个第一支座上面与两个大侧臂下端连接,两个大侧壁上靠近内侧部位连接两个闸瓦,其中一个大侧臂上端铰接手柄一端,手柄另一端与另一大侧臂上端之间连接第一拉杆,底座上面连接两个大侧臂调节螺栓,两个大侧臂调节螺栓上部分别垂直焊接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另一端固定于两个闸瓦上,底座上安装有两个连接块,两个径向调节螺栓分别穿过其所在侧连接块后与该侧第一支座螺接,各径向调节螺栓与连接块螺纹连接,连接螺栓穿过的底座上的孔为腰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工作制动器调试方便、效率高、当闸瓦磨损造成刹车不灵时可调节位置后继续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带有两个制动闸瓦的制动器
,尤指ー种用于绞车上的可调工作制动器
技术介绍
制动器广泛用于各类绞车(卷扬机)及其他制动装置中。通常小型的制动器安装调试都比较方便。结合图I所示,现有的小型制动器包括底座1’,底座I’上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两个第一支座2’,两个第一支座2’的上面分别通过若干个连接螺栓11’与两个大侧臂3’的下端连接,两个大侧臂3’呈对称设置,两个大侧壁3’上靠近内侧部位通过销轴对称连接两个闸瓦4’,两个闸瓦4’的下部分别通过闸瓦调节螺栓5’与两个第二支座6’连接,两个第二支座6’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于两个大侧臂3’上,两个闸瓦4’的内表面与所要抱紧的制动轮外表面形状对应。其中ー个大侧臂3’的上端通过销轴铰接手柄7’的一端, 手柄V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拉杆8,的一端连接,手柄V与传动机构连接(此处未示出),手柄7’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可以转动,第一拉杆8,的另一端与另一大侧臂3’的上端铰接,位于两个第一支座2’左右侧的底座I’上面分别连接一大侧臂调节螺栓9’,两个大侧臂调节螺栓9’的上部分别垂直焊接ー连接板10’,两个连接板1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栓与两个闸瓦4’的外侧壁下部连接。安装调试时,先将位于底座I’上部的部件连接好,接着将组装好的部件放置在制动轮相应位置处,使两个闸瓦4’贴着制动轮的轮缘,然后通过稍微拧紧连接螺栓将两个第一支座2’固定安装于底座I’上,使制动器与制动轮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定的固定;接着通过调节大侧臂调节螺栓9’,来微调节两个闸瓦4’的竖直向位置,使制动器的中心与制动轮的中心重合;之后再紧固两个第一支座2’与底座I’之间的连接螺栓11’,使制动器与底座I’的位置固定;之后再调节闸瓦调节螺栓5’,使两个闸瓦4’与制动轮的相对置固定,至此该制动器的调节完毕。使用吋,当卷筒需要停止转动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制动器上的手柄V逆时针转动,使两个闸瓦7’抱紧制动轮,制动轮不转,由于制动轮安装于卷筒上,因此卷筒停止工作。但是现有的制动器只在竖直向有微调机构,而在径向却没有微调机构,首先调试不方便,其次当闸瓦磨损严重时,也无法调节径向间隙,导致制动失灵,不能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工作制动器,其调试方便、效率高、当闸瓦磨损造成刹车不灵时可以调节位置后继续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可调工作制动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面左右两侧通过若干个连接螺栓对称安装两个第一支座,两个所述第一支座的上面与两个对称设置的大侧臂的下端通过销轴连接,两个所述大侧壁上通过销轴对称连接两个闸瓦,两个所述闸瓦的下部通过闸瓦调节螺栓与两个第二支座连接,两个所述第ニ支座固定于两个大侧臂上,其中一个所述大侧臂的上端通过销轴铰接手柄的一端,所述手柄的另一端与另一大侧臂上端之间通过销轴与第一拉杆连接,所述底座的上面连接两个大侧臂调节螺栓,两个所述大侧臂调节螺栓的上部分别垂直焊接ー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大侧臂上,其中还包括两个径向调节螺栓,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座外侧的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径向调节螺栓分别穿过其所在侧的连接块,各所述径向调节螺栓与连接块之间为螺纹连接,当所述闸瓦调整到位后,所述径向调节螺栓经调节顶在第一支座上,所述连接螺栓穿过的底座上的孔为连接螺栓可水平横向移动的腰形孔。本技术可调工作制动器,其中还包括长度可调的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座连接固定。本技术可调工作制动器,其中所述第二拉杆由第一、ニ螺杆和安装于第一、ニ螺杆之间的连杆调节螺母组成,所述第一螺杆的左端固定于左侧的第一支座上,所述第二螺杆的右端固定于右侧的第一支座。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可调工作制动器通过将底座上连接螺栓穿过的孔设置为腰形孔,在两个第一支座外侧螺接径向调节螺栓,通过调节两个径向调节螺栓,实现两个第一支座的沿水平横向移动,从而实现制动器与卷筒或制动轮之间的径向微调,使制动器中心与制动轮中心重合,其调试过程方便,效率高,并且使用中,当闸瓦磨损,造成刹车不灵时,可通过先拧松连接螺栓,再调节两个径向调节螺栓,使两个第一支座向相对方向水平横向移动,微调闸瓦与卷筒或制动轮之间的径向间隙,使磨损部位得到补偿,继续使用该制动器。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绞车制动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可调工作制动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腰形孔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參阅图2所示,本技术可调工作制动器,包括底座I,底座I上面左右两侧通过若干个连接螺栓11对称安装两个第一支座2,两个第一支座2之间连接有第二拉杆15。第二拉杆15由第一螺杆16、第二螺杆17和安装于第一螺杆16、第二螺杆17之间的连杆调节螺母18组成。第一螺杆16的左端通过销轴与左侧的第一支座2连接,第二螺杆17的右端通过销轴与右侧的第一支座2连接。两个第一支座2的上面通过螺栓与两个大侧臂3的下端连接,两个大侧臂3呈对称设置。两个大侧壁3的前表面靠近内侧部位通过销轴对称连接两个闸瓦4,两个闸瓦4的下部通过闸瓦调节螺栓5与两个第二支座6连接,两个第二支座6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个大侧臂3的下部,位于左侧的大侧臂3的上端通过销轴铰接手柄7的一端,手柄7的另一端与右侧大侧臂3的上端之间通过销轴与第一拉杆8的两端连接,手柄7与传动机构连接,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手柄7转动。底座I的上面连接两个大侧臂调节螺栓9,两个大侧臂调节螺栓9的上部分别垂直焊接ー连接板10,两个连接板1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个大侧臂3的外侧壁下部,位于两个第一支座2外侧的底座I上焊接有两个连接块13,两个径向调节螺栓12分别穿过其所在侧的连接块13,两个径向调节螺栓12与两个连接块13之间均为螺纹连接,两个径向调节螺栓12呈对称设置,当两个闸瓦4调节到位后,两径向调节螺栓12的端部顶住两个第一支座2的外侧面,起到径向定位作用,结合图3所示,底座I上设有的连接螺栓11穿过的孔为连接螺栓11可沿横向移动的腰形孔14。本技术可调工作制动器通过 在两个第一支座2之间连接第二拉杆15,使该制动器安装时,当底座I上面的部件连接组装在一起后,形成封闭的四边形一体结构,其结构比现有的制动器底座上部的组装部件为三边开ロ状形状稳定,安装方便、安全、效率高,解决了现有的组装部件与底座连接不方便,安装调试效率低,且安装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将两个第一支座2与底座I的连接孔设置为腰形孔14,在两个第一支座2的外侧分别螺接一径向调节螺栓12,安装调试时,通过调节第二拉杆15上的调节螺母18和两个径向调节螺栓12,使两个第一支座2实现水平横向移动,即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制动器与卷筒或制动轮之间的径向微调,使制动器中心与制动轮中心重合,其调试过程方便,效率高;并且当使用中,闸瓦4磨损造成刹车不灵时,可通过调节第二拉杆15上的调节螺母18和两个径向调节螺栓12,使两个第一支座2向相对方向水平横向移动,调节两个闸瓦4与卷筒或制动轮之间的径向间隙,重新抱住制动轮外缘,使磨损部位得到补偿,该制动器可以继续使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工作制动器,包括底座(I),所述底座(I)上面左右两侧通过若干个连接螺栓(11)对称安装两个第一支座(2),两个所述第一支座(2)的上面与两个对称设置的大侧臂(3)的下端通过销轴连接,两个所述大侧壁(3)上通过销轴对称连接两个闸瓦(4),两个所述闸瓦(4)的下部通过闸瓦调节螺栓(5)与两个第二支座(6)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座(6)固定于两个大侧臂(3)上,其中一个所述大侧臂(3)的上端通过销轴铰接手柄(7)的一端,所述手柄(7)的另一端与另一大侧臂(3)上端之间通过销轴与第一拉杆(8)连接,所述底座(I)的上面连接两个大侧臂调节螺栓(9),两个所述大侧臂调节螺栓(9)的上部分别垂直焊接ー连接板(10),两个所述连接板(10)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大侧臂(3)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径向调节螺栓(1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陶永芹程东平张钦张从兵
申请(专利权)人: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