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705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线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五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位于中央的中心填充件、位于中心填充件外侧的隔离条及输电体、包覆在隔离条及输电体外的护套层;隔离条由相互分离的第一至第五隔离元件构成;输电体由相互分离的第一至第五导体构成;隔离元件位于相邻的导体之间;在电缆的横截面上,第一隔离元件、第一导体、第二隔离元件、第二导体、第三隔离元件、第三导体、第四隔离元件、第四导体、第五隔离元件、第五导体依次相接形成同心的圆环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结构简单、易制作、同样的载流量外径更小、护套层耗用更少、成本更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线缆
,尤其是涉及ー种五芯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的应用已日益普及,现有技术中,电缆不仅用于民用,而且用于军用、工作用等。现有的五芯电缆通常采用将五根圆柱形绝缘导线进行绞合,再在绞合层外挤包护套的方式实现;绝缘层通常由位于内部的圆形导体及包覆在导体外的绝缘层构成。然而,这种电缆的外径尺寸较大,不利于已有的管道的敷设,另外,由于较大的外径,使得护套的耗用量较大,造成了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现有的五芯电缆通常用于三相五线制的场合,其中三根一般作为动カ相线,另外 一根作为地线,还有一根作为零线;当然,也可以作为三相四线制的场合,其中一根作为备用线。申请人:于2011年8月8日申请了公开号为CN 102280173A、名称为ニ芯电缆及制作方法;公开号为CN 102280171A、名称为三芯电缆及制作方法;公开号为CN 102280172A、名称为四芯电缆及制作方法的专利,但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需求使用五芯电缆的场合较多,故对于类似结构的电缆进行了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掲示了ー种五芯电缆,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ー种五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位于中央的中心填充件I、位于中心填充件外侧的隔离条2及输电体3、包覆在隔离条及输电体外的护套层4 ;隔离条2由相互分离的第一隔离元件21、第二隔离元件22、第三隔离元件23、第四隔离元件24、第五隔离元件25构成;输电体3由相互分离的第一导体31、第二导体32、第三导体33、第四导体34、第五导体35构成;第一隔离元件位于第一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第二隔离元件位于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之间,第三隔离元件位于第二导体与第三导体之间,第四隔离元件位于第三导体与第四导体之间,第五隔离元件位于第四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在电缆的横截面上,第一隔离元件、第一导体、第二隔离元件、第二导体、第三隔离元件、第三导体、第四隔离元件、第四导体、第五隔离元件、第五导体依次相接形成同心的圆环形。ー种五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位于中央的中心填充件I、位于中心填充件外侧的隔离条2及输电体3、包覆在隔离条及输电体外的保护带5、及包覆在保护带之外的护套层4 ;隔离条2由相互分离的第一隔离元件21、第二隔离元件22、第三隔离元件23、第四隔离兀件24、第五隔离兀件25构成;输电体3由相互分离的第一导体31、第二导体32、第三导体33、第四导体34、第五导体35构成;第一隔离兀件位于第一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第二隔离元件位于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之间,第三隔离元件位于第二导体与第三导体之间,第四隔离元件位于第三导体与第四导体之间,第五隔离元件位于第四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在电缆的横截面上,第一隔离元件、第一导体、第二隔离元件、第二导体、第三隔离元件、第三导体、第四隔离元件、第四导体、第五隔离元件、第五导体依次相接形成同心的圆环形;所述保护带是纵向或螺旋缠绕包覆在圆环形之上的,且保护带中包含有O. 3% -O. 8%重量的氢氧化招、O. 3% -O. 9%重量的氢氧化镁。ー种五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位于中央的中心填充件I、位于中心填充件外侧的隔离条2及输电体3、包覆在隔离条及输电体外的护套层4 ;隔离条2由第一隔离元件21、第二隔离元件22、第三隔离元件23、第四隔离元件24、第五隔离元件25构成;输电体3由相互分离的第一导体31、第二导体32、第三导体33、第四导体34、第五导体35构成;第ー隔离元件位于第一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第二隔离元 件位于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之间,第三隔离元件位于第二导体与第三导体之间,第四隔离元件位于第三导体与第四导体之间,第五隔离兀件位于第四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在电缆的横截面上,第一隔离兀件、第一导体、第二隔离元件、第二导体、第三隔离元件、第三导体、第四隔离元件、第四导体、第五隔离元件、第五导体依次相接形成同心的圆环形;第一隔离元件、第二隔离元件、第三隔离元件、第四隔离元件、第五隔离元件是与护套层一体成形且连在一起的。上述所述的五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填充件中包含有95% -98%重量的聚丙烯、O. 2% -O. 6%重量的氢氧化铝、O. 2% -O. 8%重量的氢氧化镁、O. 5% -3. O %重量的碳酸钙、O. 1% -O. 3%重量的氢氧化钛。ー种五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位于中央的中心填充件I、位于中心填充件外侧的隔离条2及输电体3、包覆在隔离条及输电体外的护套层4 ;隔离条2由相互分离的第一隔离元件21、第二隔离元件22、第三隔离元件23、第四隔离元件24、第五隔离元件25构成;输电体3由相互分离的第一导体31、第二导体32、第三导体33、第四导体34、第五导体35构成;第一隔离元件位于第一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第二隔离元件位于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之间,第三隔离元件位于第二导体与第三导体之间,第四隔离元件位于第三导体与第四导体之间,第五隔离元件位于第四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在电缆的横截面上,第一隔离元件、第一导体、第二隔离元件、第二导体、第三隔离元件、第三导体、第四隔离元件、第四导体、第五隔离元件、第五导体依次相接形成同心的圆环形;所述中心填充件内部为中空的,且中空部分具有至少ー根光导纤维11。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三导体、第四导体、第五导体的截面积可以不相等,或不全相等,这种情况更适合于三相五线制;当然,第一隔离元件、第二隔离元件、第三隔离元件、第四隔离元件及第五隔离元件也可全相等或不全相等,以符合不同的电压等级要求。本技术五芯电缆具有结构简单、易制作、同样的载流量外径更小、护套层耗用更少、成本更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五芯电缆的实施实例I的局部解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五芯电缆的实施实例2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五芯电缆的实施实例3的局部解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五芯电缆的实施实例4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描述。实施实例I请见图I及图2,ー种五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位于中央的中心填充件I、位于中心填充件外侧的隔离条2及输电体3、包覆在隔离条及输电体外的护套层4 ;隔离条2由相互分离的第一隔离元件21、第二隔离元件22、第三隔离元件23、第四隔离元件24、第五隔离兀件25构成;输电体3由相互分离的第一导体31、第二导体32、第三导体33、第四导体34、第五导体35构成;第一隔离兀件位于第一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第二隔离兀件位于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之间,第三隔离元件位于第二导体与第三导体之间,第四隔离元件位于第三导体与第四导体之间,第五隔离元件位于第四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在电缆的横截面·上,第一隔离元件、第一导体、第二隔离元件、第二导体、第三隔离元件、第三导体、第四隔离元件、第四导体、第五隔离元件、第五导体依次相接形成同心的圆环形。实施实例2请參考图I及见图3,ー种五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位于中央的中心填充件I、位于中心填充件外侧的隔离条2及输电体3、包覆在隔离条及输电体外的保护带5、及包覆在保护带之外的护套层4 ;隔离条2由相互分离的第一隔离元件21、第二隔离元件22、第三隔离元件23、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五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位于中央的中心填充件、位于中心填充件外侧的隔离条及输电体、包覆在隔离条及输电体外的护套层;隔离条由相互分离的第一隔离元件、第二隔离元件、第三隔离元件、第四隔离元件、第五隔离元件构成;输电体由相互分离的第ー导体、第二导体、第三导体、第四导体、第五导体构成;第一隔离兀件位于第一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第二隔离元件位于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之间,第三隔离元件位于第二导体与第三导体之间,第四隔离元件位于第三导体与第四导体之间,第五隔离元件位于第四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在电缆的横截面上,第一隔离元件、第一导体、第二隔离元件、第二导体、第三隔离元件、第三导体、第四隔离元件、第四导体、第五隔离元件、第五导体依次相接形成同心的圆环形。2.—种五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位于中央的中心填充件、位于中心填充件外侧的隔离条及输电体、包覆在隔离条及输电体外的保护带、及包覆在保护带之外的护套层;隔离条由相互分离的第一隔离元件、第二隔离元件、第三隔离元件、第四隔离元件、第五隔离元件构成;输电体由相互分离的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三导体、第四导体、第五导体构成;第一隔离元件位于第一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第二隔离元件位于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之间,第三隔离元件位于第二导体与第三导体之间,第四隔离元件位于第三导体与第四导体之间,第五隔离兀件位于第四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在电缆的横截面上,第一隔离兀件、第一导体、第二隔离元件、第二导体、第三隔离元件、第三导体、第四隔离元件、第四导体、第五隔离元件、第五导体依次相接形成同心的圆环形。3.—种五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位于中央的中心填充件、位于中心填充件外侧的隔离条及输电体、包覆在隔离条及输电体外的护套层;隔离条由第一隔离元件、第二隔离元件、第三隔离元件、第四隔离元件、第五隔离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亚琴蒋菊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谷雷特机械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