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触控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6933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学触控模组,包括一框体、一显示设备、至少一感光装置、至少一信号处理装置及至少一反光组件,框体包含至少一组装壁及相互邻接的数个侧壁,该组装壁及该数个侧壁共同框设形成一操作空间,该组装壁具有一内壁面;显示设备设于该框体内,其周缘和该组装壁之内壁面形成一间隔,其连通于该操作空间;感光装置位于该间隔内,具有一固定部及侦测部;信号处理装置设于该组装壁上并电性连接该感光装置;反光组件设于该侧壁上,具有一反光面,其和该侦测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并面向该操作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幅节省安装所需空间,并可于屏幕前框上对该感光装置、反光组件及信号处理装置进行校正或维修,而不会损坏到该显示设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模组,特别是指一种构造简单且厚度降低的光学触控模组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可直接经由触控进行操作,其被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由小尺寸至大尺寸面板皆可应用,常见触控技术之种类繁多,如电阻式、电容式或音波式等,然而以成本及效率而言,光学式触控更具有准确、穿透率高、损坏率低、制作成本低并可支持多点触控手势等优点。光学触控技术是利用光源接收遮断原理,通过光学触控模组之传感器及反光件的配合,当物体遮断光线时,经由传感器侦测到的信号传送至处理装置,并判断出精确位置。但是,传统光学触控模组设于触控面板上,在需要校正或维修时容易损坏触控面板,且处理装置常设于该触控面板之基座或其它结构上,其信号传输路径较长,易影响传输速度,更占用较多空间,相对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校正,易于维修且可节省安装空间的光学触控模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触控模组,包括一框体、一显示设备、至少一感光装置至少、一信号处理装置及至少一反光组件,框体包含至少一组装壁及相互邻接的数个侧壁,该组装壁及该数个侧壁共同框设形成一操作空间,该组装壁具有一内壁面;显示设备设于该框体内,该显示设备的周缘和该组装壁之内壁面形成一间隔,其连通于该操作空间;感光装置具有一固定部及侦测部,该感光装置位于该间隔内;信号处理装置设于该组装壁上并电性连接于该感光装置;反光组件设于该侧壁上,该反光组件具有一反光面,其和该侦测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并面向该操作空间。如上所述,本技术可大幅节省安装所需空间,并可于屏幕(显示设备)前框上对该感光装置、反光组件及信号处理装置进行校正或维修,而不会损坏到该显示设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光学触控模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光学触控模组第二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光学触控模组第三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光学触控模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本技术光学触控模组I用于提供影像显示,并可通过单点或多点触控达到操作控制的功能。该光学触控模组I包括一框体2、一显不设备3、二感光装置4、一信号控制状置5及数个反光组件6。该框体2包含有一组装壁21及相互邻接的数个侧壁22,该组装壁21及该数个侧壁22框设成一矩形框架,并定义有一操作空间20,且分别向该操作空间20突伸出一框缘210,该组装壁21具有一内壁面211,其延伸至该框缘210,该组装壁21和该框缘210共同形成一倒L型的剖面。该显示设备3组装于该框体2内,包含一基座31、一触控屏33及位于该基座31与触控屏33之间的一显示面板32,该显示面板32直接装设于该基座31上,为液晶显示器(LCD),该触控屏33为透明材质所制;特别注意的是,该显示设备3的周缘和该框体2形成一间隔30,该间隔30连通于该操作空间20,该框缘210位于该间隔30的上方,且该框缘210之内表面213平行于该触控屏33(如图I所示)。请续参阅图I,在此实施例中,本技术光学触控模组I具有二感光装置4,分别·位于该间隔30内并装设于该框缘210之内表面213上,换言之,该框缘210位于该感光装置4上,具有遮盖并保护该感光装置4的作用。每一感光装置4包括一固定部41、侦测部42及一发光组件43,该发光组件43为本技术触控模组I之发光源,可为发光二极管(LED)组件,其可设于该侦测部42上或相邻该侦测部42处,该侦测部42为一种摄像装置,其面向该操作空间20,该固定部41用以固定该感光装置4,其部分嵌置于该框缘210内并和该触控屏33相互间隔。该反光组件6具有一反光面61,在此实施例中,该反光组件6可为反射条,分布于该框体2的数个侧壁22上,该反光面61和该侦测部42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并对准于该侦测部42,其中该LED发光组件43射出之光线穿越该操作空间20至该反光组件6,通过该反射条的反光组件6的反射,使该侦测部42侦测感应。该信号处理装置5用以接收来自该侦测部41所侦测感应的信号,并加以逻辑计算,其设于该框体I之组装壁21上,并通过一连接线材电性连接于该感光装置4 (如图I所示)。特别说明的是,该信号处理装置5位于该组装壁21之位置,为相对于该触控屏33和该基座31之底面311之间,亦即位于该触控屏33之下方,有效利用该显示设备3和框体2形成的间隔空间。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其中该框体2的组装壁21的内壁面211凹设形成一槽室212,其连通该间隔30,该信号处理装置5设于该槽室212内,其可更进一步节省安装所需空间。此外,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其中该感光装置4亦可置于该触控屏33上,而该信号处理装置5设于该槽室212内。本技术使用时,利用光源接收遮断原理,当有物体(如手指)遮断该操作空间20的光线并触控该触控屏33时,该感光装置4之侦测部41感测到阴影变化,将信号传送至该信号处理装置5,经由该信号处理装置5进行运算并精确判断出触控的位置所在。综上所述,本技术光学触控模组I的感光装置4、信号处理装置5及反光组件6均设于该框体2上,能有效利用该显示设备3和框体2间的间隔30,可大幅节省安装所需的空间,并可于屏幕(显示设备)前框上进行校正或维修,而不会损坏到该显示设备3。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框体,包含至少一组装壁及相互邻接之数个侧壁,该组装壁及该数个侧壁共同框设形成一操作空间,该组装壁具有一内壁面; 一显示设备,设于该框体内,该显示设备的周缘和该组装壁之内壁面形成一间隔,其连通于该操作空间; 至少一感光装置,具有一固定部及侦测部,该感光装置位于该间隔内; 至少一信号处理装置,设于该组装壁上并电性连接于该感光装置;及 至少一反光组件,设于该侧壁上,该反光组件具有一反光面,其和该侦测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并面向该操作空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的组装壁向该操作空间突伸出一框缘,其位于该间隔的上方,该框缘的内表面平行于该显示设备。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学友林克峰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