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终端中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及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785161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移动终端中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及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接收建立第一联系人群组的条件属性信息;移动终端根据条件属性信息生成第一群组模型;移动终端根据第一群组模型对移动终端中存储的联系人的属性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满足条件的第一联系人群组。通过运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联系人群组建立条件较为单一,导致一维群组不能满足用户对不同联系人的使用需求的问题,进而使用户可以自定义建立联系人群组,实现联系人群组的多维性,提升了系统的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移动终端中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手机的需求也迅速发展,特别是对智能手机的需求飞速发展。在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候联系人是使用比较频繁的功能,随时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对联系人的群组也有不断提高的要求,联系人的群组可以方便 的给用户提供一种联系人的工作方式,可以使用户方便的使用联系人的功能,对整个用户体验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移动终端的群组的组织方式基本都局限于一维的群组,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织自己的群组,实现群组的功能。但是一维的群组虽然能基本上满足用户的一般需求,但是由于群组建立条件单一性的限制,导致一维群组不能完全满足用户对不同联系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移动终端中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联系人群组建立条件较为单一,导致一维群组不能满足用户对不同联系人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移动终端中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接收建立第一联系人群组的条件属性信息;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条件属性信息生成第一群组模型;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群组模型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联系人的属性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满足条件的第一联系人群组。优选地,所述条件属性信息包括所述联系人的属性信息和所述属性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群组模型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满足条件的第一联系人群组之后,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接收建立第二联系人群组的条件属性信息;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联系人群组的条件属性信息生成第二群组模型;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群组模型对所述第一联系人群组中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满足条件的第二联系人群组。优选地,在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群组模型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满足条件的第一联系人群组之后,还包括当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联系人的属性信息发生改变时,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已生成的群组模型更新相应联系人群组中的成员。优选地,所述联系人的属性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姓名、号码,Email、通信地址、组织、备注、昵称、互联网电话、生日、网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接收建立第一联系人群组的条件属性信息;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条件属性信息生成第一群组模型;第一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群组模型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联系人的属性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满足条件的第一联系人群组。优选地,所述条件属性信息包括所述联系人的属性信息和所述属性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接收建立第二联系人群组的条件属性信息;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联系人群组的条件 属性信息生成第二群组模型;第二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群组模型对所述第一联系人群组中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满足条件的第二联系人群组。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联系人的属性信息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根据已生成的群组模型更新相应联系人群组中的成员。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条件属性信息。通过本专利技术,采用根据人机交互界面接收的联系人群组的条件属性信息建立群组模型,进一步通过已建立的群组模型生成相应的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其中,在建立联系人群组的过程中,通过群组模型对移动终端中对联系人的属性信息进行匹配建立联系人群组。上述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联系人群组建立条件较为单一,导致一维群组不能满足用户对不同联系人的使用需求的问题,进而使用户可以自定义建立联系人群组,实现联系人群组的多维性,提升了系统的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建立多维群组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自定义群组数学模型调用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一;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二 ;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三;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维群组自动更新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相关技术中联系人群组建立条件较为单一,导致一维群组不能满足用户对不同联系人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移动终端中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其流程如图I所示,,包括步骤S102至步骤S106 步骤S102,移动终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接收建立第一联系人群组的条件属性信息;步骤S104,移动终端根据条件属性信息生成第一群组模型;步骤S106,移动终端根据第一群组模型对移动终端中存储的联系人的属性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满足条件的第一联系人群组。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根据人机交互界面接收的联系人群组的条件属性信息建立群组模型,进一步通过已建立的群组模型生成相应的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其中,在建立联系人群组的过程中,通过群组模型对移动终端中对联系人的属性信息进行匹配建立联系人群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联系人群组建立条件较为单一,导致一维群组不能满足用户对不同联系人的使用需求的问题,进而使用户可以自定义建立联系人群组,实现联系人群组的多维性,提升了系统的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在上述步骤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已建立的群组模型对移动终端中联系人的属性信息进行匹配建立联系人群组其中,条件属性信息包括联系人的属性信息和属性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 逻辑关系也就是一种数学关系,可以是预定的关系架构,也可以是各种逻辑门的组合,例如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等。联系人的属性信息(即联系人的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姓名,号码(包括不同类型,如移动、家庭、单位等)、Email、通信地址、组织、备注、昵称、互联网电话、生日、网站。在建立群组模型的过程中通过上述联系人的属性信息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群组模型。在步骤S106之后,即建立了第一联系人群组之后,还可以在第一联系人群组的基础上再次提供界面以供建立第二联系人群组,该过程可以包括以下处理移动终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接收建立第二联系人群组的条件属性信息;移动终端根据第二联系人群组的条件属性信息生成第二群组模型;移动终端根据第二群组模型对第一联系人群组中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满足条件的第二联系人群组。上述过程与建立第一联系人群组类似,只不过第二联系人群组的建立是在已经建立的第一联系人群组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在已建立的同事群组中建立一个朋友群组。该过程体现了在群组中进一步建立群组,以达到联系人群组多层建立的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在建立了第一联系人群组或者进一步的建立的第二联系人群组的基础上,当移动终端中存储的联系人的属性信息发生改变时,移动终端根据已生成的群组模型更新相应联系人群组中的成员。例如,在只建立一个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移动终端中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接收建立第一联系人群组的条件属性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条件属性信息生成第一群组模型;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群组模型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联系人的属性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满足条件的第一联系人群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属性信息包括所述联系人的属性信息和所述属性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群组模型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满足条件的第一联系人群组之后,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接收建立第二联系人群组的条件属性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联系人群组的条件属性信息生成第二群组模型;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群组模型对所述第一联系人群组中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满足条件的第二联系人群组。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群组模型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满足条件的第一联系人群组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联系人的属性信息发生改变时,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已生成的群组模型更新相应联系人群组中的成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连东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