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文献专利>正文

缝焊机送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48409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缝焊机送罐装置涉及机械技术领域。以“双曲柄连杆”关键技术,其左曲柄的上端与A动力轴、右曲柄的上端与B动力轴均固定,左曲柄的下端及L连杆的左端均与C轴、右曲柄的下端及连杆的上端均与D轴、L连杆的另一端及摆杆的上端均与H轴、L连杆的中间段及下连杆的左端均与E轴、下连杆的右端及连杆的下端均与F轴、摆杆的下端与G轴均转动活连接,下连杆的右端段与送罐爪的上端固定。用于输送马口铁罐。使罐身送入焊接模具进行焊接的稳定性能有了保障且焊缝质量稳定,送罐爪高速的运动次数可达每分钟600次以上,震动小、噪音小、使用寿命长,结构科学简洁巧妙,方便制作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缝焊机送罐装置,涉及机械
;具体涉及缝焊机送罐装置

技术介绍
本技术涉及一种缝焊机送罐装置,更具体的说,它是一种全自动电阻焊罐身(马口铁)缝焊机双曲柄连杆送罐装置(在行业内及南方地区称之为——打罐装置)。目前,罐身进入焊接模具进行焊接的送入送罐装置(打罐装置),是采用以圆心来回摆动的形式,用摆动汽缸或机械凸轮分割器来实现其来回的摆动。这种传统的装置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是不能适应于每分钟300次以上的来回高速运动,送罐(打罐)输送稳定性差,机械传动件易磨损,罐身进入焊接的模具调整难度大且易卡罐,罐身焊缝前端焊接质量不稳定。鉴于专利技术人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及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为解决上述已有公知技术的不足、缺陷与弊端,在认真而充分地调查、了解、分析、总结、研究上述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的基础上,特以“双曲柄连杆”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 “缝焊机送罐装置”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以“双曲柄连杆”关键技术,其左曲柄的上端与A动力轴、右曲柄的上端与B动力轴均固定,左曲柄的下端及L连杆的左端均与C轴、右曲柄的下端及连杆的上端均与D轴、L连杆的另一端及摆杆的上端均与H轴、L连杆的中间段及下连杆的左端均与E轴、下连杆的右端及连杆的下端均与F轴、摆杆的下端与G轴均转动活连接,下连杆的右端段与送罐爪的上端固定。本技术达到的目的是采用“双曲柄连杆”关键技术,提供“缝焊机送罐装置”新装置,解决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的不足、缺陷与弊端,罐身送入焊接模具进行焊接的稳定性能有了更好的保障,并且可实现高速运动,其送罐爪(打罐爪)的运动次数可达每分钟600次以上,装置运转震动小、噪音小、使用寿命长,使罐身焊缝前端质量更加稳定,结构科学简洁而巧妙,方便制作且成本低,便于广泛推广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缝焊机送罐装置,由A动力轴、B动力轴、C轴、D轴、E轴、F轴、G轴、H轴、左曲柄、右曲柄、L连杆、下连杆、送罐爪、连杆、摆杆构成;所述缝焊机送罐装置,其左曲柄的上端与A动力轴、右曲柄的上端与B动力轴均固定连接,其左曲柄的下端及L连杆的左端均与C轴、右曲柄的下端及连杆的上端均与D轴、L连杆的另一端及摆杆的上端均与H轴、L连杆的中间段及下连杆的左端均与E轴、下连杆的右端及连杆的下端均与F轴、摆杆的下端与G轴均转动活连接,其下连杆的右端段与送罐爪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缝焊机送罐装置,所述A动力轴、B动力轴均为轴状结构,所述C轴、D轴、E轴、F轴、G轴、H轴均为轴销状结构,所述左曲柄、右曲柄均为板状的曲柄结构,所述L连杆为漏空的L形板两端呈弧形的结构,所述下连杆为漏空的长方板状结构,所述送罐爪为刀形的板状结构,所述连杆为漏空的梯形板两端呈弧形的结构,所述摆杆为漏空的长方板两端呈弧形的结构。所述的缝焊机送罐装置,所述A动力轴及B动力轴均通过电机、G轴通过轴承座均与所述缝焊机送罐装置的机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是如说明书附图1、2所示,左曲柄及右曲柄分别以A动力轴及B动力轴为中心点同步转动,L连杆以C轴和H轴为旋转支点摆动,连杆以D轴和F轴为旋转支点摆动,下连杆通过E轴和F轴在L连杆及连杆带动下且以E轴和F轴为旋转支点摆动,摆杆以G轴和H轴为旋转支点摆动,送罐爪(打罐爪)固定在下连杆上且随下连杆的运动而运动一从而实现如图3所示曲线的运动轨迹。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双曲柄连杆”关 键技术;由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所述;由于本技术其左曲柄的上端与A动力轴、右曲柄的上端与B动力轴均固定连接,左曲柄的下端及L连杆的左端均与C轴、右曲柄的下端及连杆的上端均与D轴、L连杆的另一端及摆杆的上端均与H轴、L连杆的中间段及下连杆的左端均与E轴、下连杆的右端及连杆的下端均与F轴、摆杆的下端与G轴均转动活连接,下连杆的右端段与送罐爪的上端固定连接。本技术与已有的公知技术与现状相比,获得的有益效果是①、本技术提供了 “缝焊机送罐装置”新装置。②、本技术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的不足、缺陷与弊端。③、本技术使罐身送入焊接模具进行焊接的稳定性能有了更好的保障,并且可实现高速运动,其送罐爪(打罐爪)的运动次数可达每分钟600次以上,工作效率高且效果平稳可靠。④、本技术的运转震动小、噪音小、使用寿命长。⑤、本技术使罐身焊缝前端质量更加稳定。⑥、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洁巧妙、制作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效果稳定可靠、便于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运动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送罐爪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A、A动力轴,B、B动力轴,C、C轴,D、D轴,E、E轴,F、F轴,G、G轴,H、H轴,I、左曲柄,2、右曲柄,3、L连杆,4、下连杆,5、送罐爪,6、连杆,7、摆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1、2、3所示一种缝焊机送罐装置,由A动力轴、B动力轴、C轴、D轴、E轴、F轴、G轴、H轴、左曲柄I、右曲柄2、L连杆3、下连杆4、送罐爪5、连杆6、摆杆7构成;所述缝焊机送罐装置,其左曲柄I的上端与A动力轴、右曲柄2的上端与B动力轴均固定连接,其左曲柄I的下端及L连杆3的左端均与C轴、右曲柄2的下端及连杆6的上端均与D轴、L连杆3的另一端及摆杆7的上端均与H轴、L连杆3的中间段及下连杆4的左端均与E轴、下连杆4的右端及连杆6的下端均与F轴、摆杆7的下端与G轴均转动活连接,其下连杆4的右端段与送罐爪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缝焊机送罐装置,所述A动力轴、B动力轴均为轴状结构,所述C轴、D轴、E轴、F轴、G轴、H轴均为轴销状结构,所述左曲柄I、右曲柄2均为板状的曲柄结构,所述L连杆3为漏空的L形板两端呈弧形的结构,所述下连杆4为漏空的长方板状结构,所述送罐爪5为刀形的板状结构,所述连杆6为漏空的梯形板两端呈弧形的结构,所述摆杆7为漏空的 长方板两端呈弧形的结构。所述的缝焊机送罐装置,所述A动力轴及B动力轴均通过电机、G轴通过轴承座均与所述缝焊机送罐装置的机架固定连接。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顺畅实施;但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焊机送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A动力轴、B动力轴、C轴、D轴、E轴、F轴、G轴、H轴、左曲柄(I)、右曲柄(2)、L连杆(3)、下连杆(4)、送罐爪(5)、连杆(6)、摆杆(7)构成; 所述缝焊机送罐装置,其左曲柄(I)的上端与A动力轴、右曲柄(2)的上端与B动力轴均固定连接,其左曲柄(I)的下端及L连杆(3)的左端均与C轴、右曲柄(2)的下端及连杆(6)的上端均与D轴、L连杆(3)的另一端及摆杆(7)的上端均与H轴、L连杆(3)的中间段及下连杆⑷的左端均与E轴、下连杆(4)的右 端及连杆(6)的下端均与F轴、摆杆(7)的下端与G轴均转动活连接,其下连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文献
申请(专利权)人:章文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