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电流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48376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浪涌电流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差模电压输入端,用于为通信设备提供工作电压;放电管单元,并联在所述差模电压输入端之间,用于当所述差模电压输入端受到过电压干扰时吸收浪涌电流,减小所述差模电压输入端之间的过电压,从而保护利用所述差模电压输入端供电的所述通信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浪涌电流保护装置,通过采用具有较高弧光电压的放电管单元,放电管单元导通后的过电压低,可有效用于长波防雷,同时放电管单元的弧光电压高于差模电压输入端电压,从而在浪涌电流过后,放电管单元自动开路,实现了续流遮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浪涌电流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通信设备的电源ロ,经常会受到过电压的干扰,包括设备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产生的过电压和供电系统内部过电压,如エ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谐波过电压等。过电压将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以及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为此必须采取防范措施,设法将过电压降低到允许的水平。通常通过增加浪涌电流保护电路来保护通信设备不受过电压袭击。浪涌电流保护电路是指施加在差模电压输入端的防护措施,如交流供电系统中的火线和零线之间、直流供电系统中的-48V和RTN(Return,电流回路)之间。图I为现有技术浪涌电流保护电路示意图,如图I所示,现有技术浪涌电流保护电路采用两级防护方案,第一级采用通流能力强,动作电压高的压敏电阻并联;第二级采用通流能力较弱,动作电压低的瞬态电 压抑制器,TVS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瞬态电压抑制器)。电源ロ遭受浪涌电流冲击时,动作电压低的TVS管先动作,吸收小部分浪涌电流,当TVS管与电感两端的电压达到压敏电阻的动作电压时,压敏电阻导通,吸波大部分的浪涌电流,降低后级防护电路的过电压,确保被保护设备正常运行或不发生损坏。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大通流能力的压敏电阻高度较高,通常在25毫米以上,影响产品设计架构;退耦元件不能去棹,随电路工作电流的増大,占印刷电路板,PCB (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面积増大,同时退I禹元件存在较大的功耗问题,影响整机散热;由多个压敏电阻或模块并联来实现大通流,存在分流不均的问题,电路可靠性较低;现有技术主要用于解决短波防雷问题,如8/20US电流波,对于长波防雷,如10/350us电流波,防护效果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出ー种浪涌电流保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浪涌电流保护电路长波防雷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ー种浪涌电流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差模电压输入端,用于为通信设备提供工作电压;放电管单元,并联在所述差模电压输入端之间,用于当所述差模电压输入端受到过电压干扰时吸收浪涌电流,减小所述差模电压输入端之间的过电压,从而保护利用所述差模电压输入端供电的所述通信设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浪涌电流保护装置,通过采用具有较高弧光电压的放电管单元,放电管单元导通后的过电压低,可有效用于长波防雷,同时放电管単元的弧光电压高于差模电压输入端电压,从而在浪涌电流过后,放电管单元自动开路,实现了续流遮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ー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技术浪涌电流保护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浪涌电流保护装置的放电管单元示意图之ー;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浪涌电流保护装置的放电管单元示意图之ニ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浪涌电流保护装置的 放电管单元示意图之三;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浪涌电流保护装置示意图之ー;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浪涌电流保护装置示意图之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ー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浪涌电流保护装置,通过采用具有较高弧光电压的放电管单元,使得放电管单元的通弧光电压高于差模电压输入端电压,从而在浪涌电流过后,放电管単元自动开路,实现了续流遮断。同时由于放电管单元导通之后过电压低,使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浪涌电流保护装置不仅可以用于短波防雷,同时具有良好的长波防雷效果。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浪涌电流保护装置的放电管单元示意图之一,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ー个实施例中放电管单元包括第一放电管(GDT1),第二放电管(GDT2),第三放电管(⑶T3),第四放电管(⑶T4),第五放电管(⑶T5),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放电管(⑶Tl)、第二放电管(⑶T2)、第三放电管(⑶T3)、第四放电管(⑶T4)和第五放电管(⑶T5)串联连接。第一放电管(⑶Tl)与外部连接点为第一节点;第一放电管(⑶Tl)与第二放电管(⑶T2)连接点为第二节点;第二放电管(GDT2)与第三放电管(⑶T3)连接点为第三节点;第三放电管(GDT3)与第四放电管(GDT4)连接点为第四节点;第四放电管(⑶T4)与第五放电管(⑶T5)连接点为第五节点;第五放电管(⑶T5)与外部连接点为第六连接点。第一电容(Cl)并联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即第一电容(Cl)与第一放电管(GDTl)并联;第二电容(C2)并联在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之间,即第二电容(C2)与第一放电管(GDTl)及第ニ放电管(GDT2)并联;第三电容(C3)并联在第一节点和第四节点之间,即第三电容(C3)与第一放电管(⑶Tl)、第二放电管(⑶T2)及第三放电管(⑶T3)并联;第四电容(C4)并联在第一节点和第五节点之间,即第四电容(C4)与第一放电管(GDTl)、第ニ放电管(⑶T2)、第三放电管(⑶T3)及第四放电管(⑶T4)并联。当在放电管单元两端施加电压时,即在第一节点与第六节点处施加电压,当该电压达到第五放电管(⑶T5)的动作电压,第五放电管(⑶T5)导通;当第五放电管(⑶T5)导通时,第四电容(C4)迅速充电,当第四电容(C4)两端电压达到第四放电管(GDT4)的动作电压时,第四放电管(⑶T4)导通;依此类推,第三放电管(⑶T3)、第二放电管(⑶T2)及第一放电管(⑶Tl)逐个导通。当五个放电管均处于导通状态时,本实施例的放电管单元处于通路状态,五个放电管可以瞬间吸收大部分的浪涌电流,从而迅速降低放电管单元两端电压。本实例的放电管单元采用五个放电管串联,放电管单元导通时五个放电管均处于导通状态,单个放电管导通时的弧光电压约为15V,五个放电管串联导通时,放电管单元的弧光电压是单个放电管弧光电压的5倍,即此时放电管单元弧光电压约为75V。本实例的放电管单元采用多个放电管串联导通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放电管单元的弧光电压。需要说明的是,放电管的个数根据实际需要的放电管单元弧光电压的大小来确定。例如,如果要求放电管单元 弧光电压大于24V,则此时至少需要将2个放电管串联;如果要求放电管单元弧光电压大于75V,则此时至少需要将5个放电管串联。本实施例的放电管单元采用N (N为大于I的自然数)个放电管串联,且N-I个电容并联在第一放电管与所述第一放电管之外的其它每个放电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存在电路分流不均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同时多个放电管串联导通,有效提高了放电管单元的弧光电压,提高了放电管单元的续流遮断能力,使得本实例的放电管单元可以用于电源ロ的差模防护;同时由于放电管单元导通之后的过电压低于压敏电阻或TVS管导通之后的过电压,放电管单元可以吸收更多的浪涌电流,减小对后级电路的冲击,更适用于长波防雷。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浪涌电流保护装置的放电管单元示意图之ニ,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中放电管单元包括第一放电管(GDTl),第二放电管(GDT2),第三放电管(⑶T3),第四放电管(⑶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浪涌电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差模电压输入端,用于为通信设备提供工作电压; 放电管单元,并联在所述差模电压输入端之间,用于当所述差模电压输入端受到过电压干扰时吸收浪涌电流,减小所述差模电压输入端之间的过电压,从而保护利用所述差模电压输入端供电的所述通信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浪涌电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管単元具体包括串联的N个放电管和N-I个并联在第一放电管与所述第一放电管之外的其它每个放电管之间的电容,N为大于I的自然数,所述第一放电管为所述串联放电管任一端的放电管。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浪涌电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管単元具体包括串联的N个放电管和N-I个并联在第一放电管与所述第一放电管之外的其它每个放电管之间的电阻,N为大于I的自然数,所述第一放电管为所述串联放电管任一端的放电管。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浪涌电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管単元具体为串联的多个放电管和多个与放电管并联的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鹏丁学英瞿祥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