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连接器接口螺纹的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4775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连接器接口螺纹的制造装置,工作台的台面上设有流体连接器装夹装置以及模具安装座,模具安装座上设有一通孔以及环形腔体,通孔的壁面上设有连通该通孔与环形腔体的开口,模具安装座内设有模具,该模具包括位于所述通孔中的凹模以及环绕在凹模周围的凸模,凹模通过支撑装置支撑,凹模的圆周面上设有螺旋开口,所述凸模由多块可沿模具安装座径向位移的凸模块组成,各个凸模块的一端设有凸起,这些凸起首尾结合后形成插入到所述螺旋开口中的螺旋凸起,凸模块的一端位于通孔中,凸模块的另一端滑动配合在所述开口中,液压装置与模具安装座的环形腔体连通,液压装置与一个控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以及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体连接器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流体连接器接口螺纹的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加油管口部圆周螺纹的加工,采用的是圈滚方式。该方式是用卡爪夹紧管件,将凹模放入管件内,推动车床尾部顶针,使凹模紧贴管件。将凸模对准螺纹预压位置,启动开关,车床开始转动,手动进给凸模压制深度,因预先已经设定好车床转动圈数,在感应器的控制下,车床转动N圈后,自动回转到初始加工位置,再次进给凸模,人工目测进给刻度,以达到螺纹尺寸要求。退回顶针,松开卡爪,取出管件。此加工方式在操作步骤,以及定位方式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作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十分苛刻。进给量,以及尺寸的把握,全部都由人工控制。因此,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合格率不能达到理想化,是整套工序中的瓶 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以及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流体连接器接口螺纹的制造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流体连接器接口螺纹的制造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液压装置,工作台的台面上设有流体连接器装夹装置以及模具安装座,模具安装座上设有一通孔以及环形腔体,通孔的壁面上设有连通该通孔与环形腔体的开口,模具安装座内设有模具,该模具包括位于所述通孔中的凹模以及环绕在凹模周围的凸模,所述凹模通过支撑装置支撑,凹模的圆周面上设有螺旋开口,所述凸模由多块可沿模具安装座径向位移的凸模块组成,各个凸模块的一端设有凸起,这些凸起首尾结合后形成插入到所述螺旋开口中的螺旋凸起,凸模块的一端位于通孔中,凸模块的另一端滑动配合在所述开口中,所述液压装置与模具安装座的环形腔体连通,液压装置与一个控制装置连接。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液压装置动作,对被加工的流体连接器进行自动化装夹定位、自动送料到待加工工作,以扣压的方式自动完成螺纹加工,不但减化了现有的装夹定位方式,而且这种一键式的加工成型过程,对于操作来人员的要求也大为降低,另外,由于自动化程度提高,使得产能状态由原来的I分多钟缩减至30秒以内,使生产效率提高了 3倍。另外,本技术采用的支撑装置包括轴,该轴与一个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旋转驱动装置与控制连接。由于在成型螺纹后,流体连接器上的螺纹与凹模上的螺旋开口为螺纹扣合关系,是无法直接将流体连接器从模具安装座中拉出的,因此通过旋转驱动装置带动轴转动,使凹模转动从而解除凹模与流体连接器之间的螺纹连接关系,再由流体连接器装夹装置将流体连接器反向从模具安装座中拉出。这种退料方式也是一键式操作,并且是自动退料,对产率的提高也起到相应作用。此外,本技术中的控制装置中包含了检测位移量的检测器,通过检测器检测环形滑块的位移量,使凸模的位移量得到控制,即扣压螺纹的深度得到有效控制,能有效提高螺纹的精度,大大增加产品合格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流体连接器接口螺纹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I中A-A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凹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凸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中液压装置的液压流程图;图6为本技术中控制装置的电路方框图;图7为通过本技术的装置或方法制得的产品;附图中,I为工作台,Ia为调整螺钉,2为支撑板,3为压紧油缸,4为前支座,5为后支座,6为定位销,7为导轨滑块,8为直线导轨,9为送料油缸,10为模具安装座,11为通孔,12为环形腔体,13为凹模,14为凸模,15为螺旋开口,16为凸模块,17为凸起,18为轴,19为伺服电机,20为伺服减速机,21为环形滑块,22为油箱,23为油泵,24为液压回路集成块,25为液压系统压力控制器,26为扣压控制阀组,27为送料控制阀组,28为压料控制阀组组成,29为操作面板,30为检测器,31为控制器,32为强电控制单元,33为参数设置装置,34为伺服电机驱动器,35为油管,200为液压装置,300为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I至图7,本技术的一种流体连接器接口螺纹的制造装置,由工作台I、油管装夹装置、模具安装座、液压装置200以及控制装置300五大部分组成,下面以油管为具体实施对象,分别对每一部分进行详细地说明参照图1,工作台I用于支撑流体连接器装夹装置以及模具安装座,工作台I由支撑流体连接器装夹装置以及模具安装座的台板,以及支撑台板的支架组成。在支架的底部安装有调整螺钉la,用于调整支架的高度,最终使台板的上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保证被加工油管的水平度,避免油管在倾斜状态下进行加工,使得到的螺纹各处的高度一致。参照图I,流体连接器装夹装置安装在工作台I的台板上端面,流体连接器装夹装置主要用于对被加工的油管进行装夹定位,并且流体连接器装夹装置在装夹好以后,受液压装置的控制可以自动将油管运送到加工工位,加工完成后,可以自动地将油管拉回到拆卸的位置。流体连接器装夹装置包括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上端面设有流体连接器支座以及位于流体连接器支座一侧的压紧油缸3。所述流体连接器支座由前支座4和后支座5组成,前支座4位于支撑板2的一端,后支座5位于支撑板2的另一端,前支座4上设有定位销6,装夹时,将油管的两端分别置于前支座和后支座上,通过定位销将油管进行定位,防止其周向转动或者轴向移动,再通过压紧油缸将3油管进行紧压。流体连接器支座也可以采用整体式的支座,但不会像前支座和后支座组成的那样节省材料,其成本相对来说也要高一些。支撑板2的下端面通过导轨滑块7滑动配合在一个直线导轨8上,通过这种滑动配合方式,支撑板2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进行移位。支撑板2的下端还与一个送料油缸9连接,送料油缸9负责推动支撑板使油管到达加工位置,或者在加工完成后,负责拉动支撑板2使油管从模具安装座中退出。压紧油缸3以及送料油缸9均与液压装置连接,液压装置的压力油控制压紧油缸3以及送料油缸9动作。本技术的流体连接器装夹装置还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例如可以在支撑板2上安装抱紧装置(例如抱箍),将流体连接器抱紧而定位。参照图I至图4,模具安装座10上设有一轴向通孔11以及环形腔体12,通孔的壁面上设有连通该通孔11与环形腔体12的开口。轴向通孔11用于装配模具以及供被加工的油管伸入,环形腔体12内用于注入液压油。模具安装座10内设有模具,该模具包括位于所述通孔中的凹模13以及环绕在凹模周围的凸模14,所述凹模通过支撑装置支撑。凹模 13的圆周面上设有螺旋开口 15,所述凸模14由多块可沿模具安装座径向位移的凸模块16组成,本技术中由八块凸模块组成。各个凸模块的一端设有凸起17,这些凸起首尾结合后形成插入到所述螺旋开口 15中的螺旋凸起,凸模块16的一端位于通孔中,凸模块16的另一端滑动配合在所述开口中,每个凸模块16上均连接一个回位弹簧(图中未示出),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环形腔体的壁面连接。当向环形腔体内注压液压油时,凸模块16受压力油的作用,向模具安装座的中心方向移动,凸模块16端面上的凸起对油管的外圆周面施加压力,使油管35的外圆周面形成凹陷,随着压力不断增大,凹陷陷入到凹模的螺旋开口 15中,当达到需要的尺寸时,停止施压即完成加工,在油管表面就成为了所需螺纹。支撑装置包括轴18,该轴与一个旋转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连接器接口螺纹的制造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台的台面上设有流体连接器装夹装置以及模具安装座,模具安装座上设有一通孔以及环形腔体,通孔的壁面上设有连通该通孔与环形腔体的开口,模具安装座内设有模具,该模具包括位于所述通孔中的凹模以及环绕在凹模周围的凸模,所述凹模通过支撑装置支撑,凹模的圆周面上设有螺旋开口,所述凸模由多块可沿模具安装座径向位移的凸模块组成,各个凸模块的一端设有凸起,这些凸起首尾结合后形成插入到所述螺旋开口中的螺旋凸起,凸模块的一端位于通孔中,凸模块的另一端滑动配合在所述开口中,所述液压装置与模具安装座的环形腔体连通,液压装置与一个控制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流体连接器接口螺纹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体内设有可沿模具安装座轴向移动的环形滑块,该环形滑块的内圆周面为斜面,所述凸模的外圆周面也为斜面,环形滑块套在凸模上与凸模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流体连接器接口螺纹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轴,该轴与一个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旋转驱动装置与控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平许后继徐伟王勇蒋丽红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宝顿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