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平板显示设备的信号线的短路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6947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在平板显示设备中彼此并行布置的用来连接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短路线。所述短路线包括:与第一信号线相连接并从所述第一信号线分支出来且朝向并行第二信号线的第一分支部分;与第二信号线相连接并从所述第二信号线延伸出来且朝向第一信号线的第二分支部分;以及用来将第一分支部分连接到第二分支部分的连接部分,其中,连接部分的一端以第一角度与第一分支部分相连接,而连接部分的另一端以第二角度与第二分支部分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平板显示设备信号线互连的短路线结构。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短路线结构,在制造具有诸如栅线和/或数据线的信号线的平板显示设备过程中,当在后期エ艺中去除用于暂时性地互连信号线的短路线时,所述短路线结构能防止信号线损坏。
技术介绍
诸如液晶显示器件(IXD)、等离子显示面板(rop)、场发射显示面板(FED)、电致发光显示器件(ED)之类的平板显示设备包括多个像素。所述像素由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多条栅线与沿垂直方向布置的多条数据线交叉形成。在制造平板显示设备过程中,当在ー个方向上形成诸如栅线(或数据线)的彼此相连的数据线并完成平板显示设备之后,通过断开连接状态来使信号线彼此分离。如此,将用于暂时性地互连信号线的连接线称为短路线。短路线是ー种用于栅线和/或数据线互连的线路,g在防止在形成栅线和/或数据线之后的后续过程中,由在栅线和/或数据线中的静电聚集引起的断开。或者,在完成平板显示设备后,可使用用于栅线(或数据线)互连的短路线来检测线路的电学连接性能和状态。然而,为了最终获得栅线和/或数据线彼此断开的结构,需在最后阶段去除短路线。对于短路线的去除,已提出多种方法,而且实际上,多种方法已被用于制造平板显示设备过程中。作为ー个例子,ー种方法是在栅线(或数据线)的一端形成的栅焊盘(或数据焊盘)的外围区域形成用于栅线(或数据线)互连的短路线后,在切除基板的边界时去除短路线。作为另一例子,ー种方法是在栅焊盘(或数据焊盘)的内部区域形成用于栅线(或数据线)互连的短路线后,通过蚀刻エ艺去除短路线。 更具体地,在制造过程中,使用通过蚀刻エ艺去除短路线的方法,其中蚀刻液渗入与短路线相连的信号线以及短路线,因此可打开信号线。此外,随着显示设备分辨率的提高,信号线的数量增加而信号线之间的距离变窄。在这种情况下,用来连接相邻根信号线的短路线的长度也变短。因此,当通过蚀刻エ艺去除短路线时,因为蚀刻液可渗入信号线,所以信号线很有可能断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只去除短路线而不会影响平板显示设备的信号线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提出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g在提供ー种平板显示设备,该平板显示设备具有这样的短路线结构在去除用于暂时性地互连信号线的短路线的过程中,所述短路线结构能阻止由用来去除短路线的蚀刻液引起的信号线的打开或损坏。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特征及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列出,且其一定程度上通过该描述而显而易见,或者可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领会到。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可实现并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其它优点。为了实现这些及其他益处、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如此处所具体实现和概括描述的,在平板显示设备中彼此并行布置的用来连接信号线的短路线包括与第一信号线相连接并从所述第一信号线分支出来且朝向第二信号线的第一分支部分;与第二信号线相连接并从所述第二信号线延伸出来且朝向第一信号线的第二分支部分以及用来将第一分支部分连接到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其中,连接部分的一端以第一角度与第一分支部分相连接,而连接部分另一端以第二角度与第二分支部分相连接。短路线进一步包括在第一分支部分和第一信号线之间并从第一分支部分延伸到第一信号线的第一堤层,所述第一堤层的宽度比第一分支部分的宽度大;以及在第二分支部分和第二信号线之间并从第二分支部分延伸到第二信号线的第二堤层,所述第二堤层的宽度比第二分支部分的宽度大。所述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各具有范围为20° 90°。所述连接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分,弯曲部分的弯曲角度为20° 90°。 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所述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附图中图I是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信号线互连的短路线结构的放大平面图;图2是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信号线互连的短路线结构的放大平面图;图3A是图示图I中所示的用来蚀刻短路线的接触孔的位置的放大平面图;图3B是在去除如图I所示的短路线结构过程中,短路线被蚀刻液去除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图4A是图示图2中所示的用来蚀刻短路线的接触孔的位置的放大平面图;以及图4B是在去除如图2所示的短路线结构过程中,短路线被蚀刻液去除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附图中示出了一些例子。图I是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平板显示设备的用于信号线互连的短路线结构的放大平面图。参考图1,平板显示设备包括在第一方向(例如水平方向)并行布置的多个栅线 GLl和GL2以及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例如垂直方向)并行布置的多个数据线DLl 和DL2。尽管图中没有示出,但是栅线GLl和GL2与数据线DLl和DL2交叉形成多个像素。 栅线GLl和GL2的每一个都有一端与栅焊盘GP相连接。此外,数据线DLl和DL2的每一个都有一端与数据焊盘相连接(未示出)。栅焊盘GP是在栅线和栅极驱动器之间的连接部分,g在将扫描信号从栅极驱动器传送到栅线GLl和GL2。所以,在栅焊盘GP上形成有用于连接的栅焊盘端GPT。结构上,栅焊盘GP形成在最底层,并可由栅极绝缘膜和/或保护膜等覆盖。通过去除覆盖栅焊盘GP的栅极绝缘膜和/或保护膜的一部分来形成栅焊盘接触孔GPH。在这种情况下,栅焊盘端GPT可通过栅焊盘接触孔GPH与栅焊盘GP相接触。在具有与上述结构相同的平板显示设备中,栅线GLl和GL2可通过短路线SLl彼此暂时地连接。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I所示,短路线SLl具有第一分支部分BRl,所述第一分支部分BRl从第一栅线GLl分支出来并朝向与第一栅线GLl并行布置的第二栅线GL2。此外,短路线SLl具有从第二栅线GL2分支出来并朝向第一栅线GLl的第二分支部分BR2。短路线SLl具有连接第一分支部分BRl和第二分支部分BR2的连接部分Cl。第一分支部分BRl以第一角度Θ I与连接部分Cl的一端相交。此外,第二分支部分BR2以第二角度Θ 2与连接部分Cl的另一端相交。于是,第一栅线GLl和第二栅线GL2 由短路线SLl形成连接结构。在此,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各具有范围为20° 90°。此外,短路线SLl包括第一堤层BI,所述第一堤层BI是在第一分支部分BRl连接到第一栅线GLl的位置,具有比短路线SLl的第一分支部分BRl的宽度大的宽度。第一堤层BI起到在去除短路线SLl的过程中,防止蚀刻液沿着第一分支部分BRl渗入第一栅线GLl的作用。相似地,短路线SLl包括第二堤层B2,所述第二堤层B2在第二分支部分BR2连接到第二栅线GL2的位置,具有比短路线SLl的第二分支部分BR2的宽度大的宽度。第二堤层B2起到在去除短路线SLl的过程中,防止蚀刻液沿着第二分支部分BR2渗入第二栅线GL2的作用。图2是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信号线互连的短路线结构的放大平面图。參考图2,平板显示设备包括在第一方向(例如水平方向)并行布置的多个栅线GLl和GL2以及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例如垂直方向)并行布置的多个数据线DLl和DL2。尽管在图中没有示出,但是栅线GLl和GL2与数据线DLl和DL2交叉形成多个像素。栅线GLl和GL2的每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0.22 KR 10-2010-0103537;2011.10.06 KR 10-2011.ー种在平板显示设备中彼此并行布置的用来连接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短路线,所述短路线包括 第一分支部分,所述第一分支部分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相连接并从所述第一信号线分支出来且朝向所述第二信号线; 第二分支部分,所述第二分支部分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相连接并从所述第二信号线延伸出来且朝向所述第一信号线;以及 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用来将所述第一分支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分支部分, 其中,所述连接部分的一端以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一分支部分相连接,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完镇郑义显姜芝源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