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输液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612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输液加热器,包括相连接的套管和控制盒;套管的管壁内设置有电热丝和热敏电阻;电热丝围绕着管套的中心通孔呈螺旋状设置在管套的管壁中;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外部加热法,提高被输液体的温度,使静脉输入的液体温度与人体温度相适应,从而减轻输液时病人的冰冷感或针刺疼痛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ー种医用输液加热器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是目前医疗中最常见的给药方式之一,由于被输液体温度多数都低于人体温度,而现有普通输液装置没有任何加热措施。因此,当被输液体进入静脉时人会感觉冰冷,长时间输液会让病人感到不适,有针刺疼痛感,可引起低体温,患者寒颤等不适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ー种医用输液加热器,以克服现有的输液装置对被输液体没有任何加热装置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医用输液加热器,包括相连接的套管和控制盒;套管的管壁内设置有电热丝和热敏电阻;电热丝围绕着管套的中心通孔呈螺旋状设置在管套的管壁中;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其中,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桥式整流电路及与桥式整流电路并联的第二电容,变压器原边绕组的两端接220V交流电压,变压器副边绕组的两端接桥式整流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其中,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双向可控硅、第一调节电位器和第二调节电位器;单片机的型号为NE555集成电路;单片机的2脚依次通过热敏电阻和第一调节电位器接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单片机的2脚通过第二调节电位器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单片机的4脚和8脚接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单片机的I脚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单片机的6脚和7脚连接,并且单片机的6脚通过第三电阻接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单片机的7脚通过第一电容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单片机的3脚通过第四电阻接双向可控硅;单片机的3脚还依次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电阻接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单片机的3脚还依次通过第二电阻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电热丝与双向可控硅串连,该支路与桥式整流电路并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外部加热法,提高被输液体的温度,使静脉输入的液体温度与人体温度相适应,从而减轻输液时病人的冰冷感或针刺疼痛感。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医用输液加热器应用在输液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电热丝和热敏电阻设置在套管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医用输液加热器的电路原理图。图中,I.套管,2.控制盒,3.控温开关,4.点滴筒,5.输液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ー种医用输液加热器,包括相连接的套管I和控制盒2 ;如图2所示,套管I的管壁内设置有电热丝も和热敏电阻Rt ;电热丝も围绕着管套I的中心通孔呈螺旋状设置在管套I的管壁中;控制盒2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如图3所示,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T、桥式整流电路及与桥式整流电路并联的第二电容C2,变压器T原边绕组的两端接220V的交流电压,变压器T副边绕组的两端接桥式整流电路的两个输入端。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1C、双向可控硅BCR、第一调节电位器RP1和第ニ调节电位器RP2 ;单片机IC的型号为NE555集成电路;单片机IC的2脚依次通过热敏电阻Rt和第一调节电位器RP1接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单片机IC的2脚通过第二调节电位器RP2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单片机IC的4脚和8脚接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单片机IC的I脚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单片机IC的6脚和7脚连接,并且单片机IC的6脚通过第三电阻R3接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单片机IC的7脚通过第一电容C1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单片机IC的3脚通过第四电阻R4接双向可控硅BCR ;单片机IC的3脚还依次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一电阻R1接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单片机IC的3脚还依次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接桥式整 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电热丝も与双向可控硅BC串连,该支路与桥式整流电路并联。如图I所示,使用吋,将管套I直接套在点滴筒4上,点滴筒4内有由输液袋5滴入的药液。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电源由AC220V供电,AC220V电压通过变压器T降压,再经由第一ニ极管VD1、第二ニ极管VD2、第三ニ极管VD3和第四ニ极管V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整流成直流,再经第二电容C2的滤波后,将220V交流电降低为12V直流电作为整个控制电路的电源使用。热敏电阻Rt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温度升高,阻值下降,温度下降,阻值增大;通过调节控温开关3来调节第一调节电位器RP1和第二调节电位器RP2的阻值,来设定预设控制温度t,一般预设控制温度设置在15°C 25°C ;当管套I的温度低于t吋,热敏电阻Rt阻值增大到使单片机IC的2脚的电位低于三分之ー电源电压,单片机IC的3脚输出为高电平,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熄灭,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变亮,并且双向可控硅BCR导通,电热丝も通电加热,热量通过管套I将温度传给点滴筒4内的药液,实现药液的加热,加热后的药液再通过输液管输给病人。同时,第一电容C1被充电,电压从零开始上升至电源电压的三分之ニ,若单片机IC的2脚电位已达到电源电压的三分之ー时,单片机IC被复位输出低电平,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变亮,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熄灭,双向可控硅BCR截止,电热丝も停止加热。同时,第一电容C1通过单片机IC的7脚快速放电,等待单片机IC的2脚电位再次下降到电源电压的三分之一以下时重新启动加热,这样使单片机IC的2脚电位保持在三分之ー电源电压上下波动,使点滴筒4内的药液始終保持在t温度。通过控温开关3来调节第一调节电位器RP1和第二调节电位器RP2的阻值就可以改变控制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医用输液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套管(I)和控制盒(2);套管(I)的管壁内设置有电热丝αυ和热敏电阻(Rt);所述电热丝αυ围绕着管套⑴的中心通孔呈螺旋状设置在管套⑴的管壁中;所述控制盒⑵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用输液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T)、桥式整流电路及与桥式整流电路并联的第二电容(C2),变压器⑴原边绕组的两端接220V交流电压,变压器(T)副边绕组的两端接桥式整流电路的两个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输液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1C)、双向可控硅(BCR)、第一调节电位器(RP1)和第二调节电位器(RP2);所述单片机(IC)的型号为ΝΕ555集成电路;单片机(IC)的2脚依次通过热敏电阻(Rt)和第一调节电位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亮李寅颖谢柏梅傅卫红杨瑜莹张琳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范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