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病人电动转移床,它包括床架(6)和驱动电机(14),其特征是所述的床架(6)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同步带(4),同步带(4)套装在同步轮系(5)上,两端的同步轮系(5)中的主动轮通过万向节(16)与驱动电机(14)相连,同步带(4)上固定安装有固定件(8),固定件(8)与辊子轴(9)固定相连,辊子轴(9)上套装有减少摩擦力的辊子,移动床板(3)与所述的辊子轴(9)固定相连,移动床板(3)和辊子轴(9)上套装有截面呈环形的传输带(1),在床架(6)的两端靠近移动床板(3)移出边一侧安装有用于将传输带(1)上半部固定的端部夹(2),端部夹(12)连接有使其与传输带(1)上环面连接或分开的端部夹推杆(13),端部夹推杆(13)与驱动电机或气缸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运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医疗器械,尤其是ー种用于将病人从病床或担架上移动到另一病床或担架上的病人转移床,具体地说是ー种医用病人电动转移床。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护领域,经常会遇到卧床病人的搬运的问题,如特别是对于昏迷、严重受伤和瘫痪的病人搬运问题更为突出。目前传统的搬运方法是采用人エ搬运,在搬运过程中病人的体位变化较大,不仅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还有可能使病人产生二次损伤,造成病人不必要的痛苦。目前,较为先进的电动病人转移床已投入使用,其原理是电动伸縮板实现接送病人的动作,输送布的同步运动是采用摩擦辊子卷动输送布来实现的。这种电动转移床存在由其结构导致的天然不足,其不足处有三一是输送布同步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因为是采用摩擦辊子同步机构,摩擦辊子是不可缺少的,摩擦辊子要占用较多宽度方向的空 间。摩擦辊子较长,传动机构和刚性支承机构复杂;ニ是由于采用摩擦辊驱动输送布,当摩擦力不足时输送布的同步性即遭破坏,就不能很好地执行接送病人的任务;三是由于伸縮板是光板,输送布与光板间是滑动摩擦,摩擦阻カ较大,输送布易损坏。一般要求输送布有很好的耐磨性和抗拉强度,面市的某些产品采用了昂贵的凯夫拉材料作为输送布才能保证可靠性的要求,导致产品价格和使用成本偏高。因此,很有必要开发ー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都较低的医用转移床,以便提高电动转移床的应用范围,以减轻护理劳动强度和搬运病人时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电动医用转移床结构复杂,制造和使用成本高的问题,设计ー种结构简单,运动可靠,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厚度比同类产品要薄的医用病人电动转移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医用病人电动转移床,它包括床架6和驱动电机14,固定床板7安装在床架6上,驱动电机14安装在床架6的下部,其特征是所述的床架6的两端各安装有ー个同步带4,同步带4套装在同步轮系5上,同步轮系5安装在床架6上,两端的同步轮系5中的主动轮通过万向节16与驱动电机14相连并在驱动电机14的带动下转动,同步带4上固定安装有固定件8,固定件8与辊子轴9固定相连,辊子轴9上套装有减少摩擦力的辊子,移动床板3与所述的辊子轴9固定相连,移动床板3和辊子轴9上套装有截面呈环形的传输带1,在床架6的两端靠近移动床板3移出边ー侧安装有用于将齿形传输带I上半部固定的端部夹2,端部夹12连接有使其与传输带I上环面连接或分开的端部夹推杆13,端部夹推杆13与驱动电机或气缸相连。所述的移动床板3的表面安装有用于减少与齿形传输带I拉面面摩擦力的辊子10。所述的固定件8与滑块相连,滑块安装在导轨中,导轨固定安装在床架6的两端上。所述的端部夹2由固定部分201和活动部分202组成,固定部分201和活动部分202之间形成供齿形传输带I端部的内齿带穿过的通道205,固定部分201固定在床架6上,活动部分202插装在固定部分201中,活动部分插入固定部分的一端上设有斜楔块203,斜楔块203的斜面部分与端部夹推杆13的斜头部分配合,在固定部分201与斜楔块203相对位置处安装有使斜楔块203复位的弾性件204。所述的传输带I的两端端部设有便于夹紧固定的内齿。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辊子板減摩技术和夹持同步技术的新型医用转移床。该新型医用转移床采用多排辊子形成平面状的辊子板,当传输带环绕辊子板转动时,两者之间是以滚动摩擦方式运动,大大減少了摩擦阻力。为了使输送带顺利地进出病人的着床面,输送带需要进行运动同步控制,即保证辊子板在运动时,输送带的上表面相对于病人着床面静止。本专利采用了输送带前部两端夹持的方式实现运动同步,结构简单可靠。由动 力系统将扭矩传入床体两端的同步带轮,从而带动同步带运动。辊子板的伸縮运动是由床体两端的同步带驱动的。整个转移床结构简单、运动可靠,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厚度比同类产品要薄。本技术的转移床的动カ其中电机14、減速机15、万向轴16构成动力系统。减速机为单输入两端对称双输出型,输入端轴线与输出端轴线相互垂直。电机接入減速机的输入端,减速机的双输出端分别联接于万向轴16的一端;同步带4、同步带轮系5、同步带固定件8构成运动传递机构。万向轴16的另一端与同步带轮系的主动轮轴相联,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上边作直线运动;辊子板轴9、辊子10、辊子板支架11、辊子板固定板12构成移动床3 ;固定床板7在移动床3的下部;移动床3与同步带通过同步带上边的同步带固定件8联接在一起,即同步带的上边与移动床同步运动;直线导轨平行地被布置于床架6的两端面;端部齿形传输带I为环状,在其两端的内表面粘合了一环状窄齿形带,齿顶向内;端部夹2被安装在床架6上,位于移动床的前部左右部分。端部夹2分为动夹(活动部分201)与静夹(固定部分202)两部分,静夹完全固定在支承架6上,动夹通过其下端斜面与端部夹推杆13前部的推动斜面相贴合。当端部夹推杆13推出时,其前部的推动斜面插入动夹下端斜面,将动夹下压至静夹承压面,承压面间的端部齿形传输带I上边被夹紧,端部齿形传输带I上边被限制运动。当端部夹推杆13回缩时,其前部的推动斜面从动夹下端斜面拨出,动夹与静夹承压面分离,承压面间的端部齿形传输带I上边被放松,端部齿形传输带I恢复自由运动状态。因此,通过控制端部夹推杆13即可控制端部齿形传输带I是否处于被限制同步状态或是自由平移状态。总之,动カ系统提供双向的旋转扭矩,通过同步带轮的正反转带动同步带上边的前后直线运动。由于移动床3通过同步带固定件8被限制与同步带同步运动,因此,移动床可作伸出与回缩的运动。与此同时,端部夹推杆13的伸出与回缩使得端部夹2夹紧或放松端部齿形传输带I上面两端的环状窄齿形带,从而实现端部齿形传输带I上面与病人背部的相对静止或相对平移运动。本医用转移床可被置于合适的小车上,以实现转移床本身的移动,如果该小车具备升降功能,则可转移床的功能适用性更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卧床病人进行搬运时实现了自动化转移。该转移床采用了辊子板减摩技术和夹持同步技术,与同类产品相比其优点在于结构更为简化、能实现完全的输送带运动同步、输送带寿命长。本技术结构简单、功能有效可靠,制造及使用成本低,可广泛在医疗机构和家庭护理领域推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输带、2.端部夹、3.移动床、4.同步带、5.同步带轮系、6.床架、7.固定床板、8.同步带固定件。图2为本技术的移动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9.辊子板轴、10.辊子、11.辊子板支架、12.辊子板固定板。 图3为本技术的端部齿形传输带同步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端部夹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3·ま而部夹推杆。图5为本技术的端部夹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4.电机、15.減速机、16.万向轴、17.直线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如图1-6所示。ー种医用病人电动转移床,它包括床架6和驱动电机14,固定床板7安装在床架6上,驱动电机14安装在床架6的下部,所述的床架6的两端各安装有ー个同步带4,同步带4套装在同步轮系5上,同步轮系5安装在床架6上,两端的同步轮系5中的主动轮通过万向节16与驱动电机14相连并在驱动电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医用病人电动转移床,它包括床架(6)和驱动电机(14),固定床板(7)安装在床架(6)上,驱动电机(14)安装在床架(6)的下部,其特征是所述的床架(6)的两端各安装有ー个同步带(4),同步带(4)套装在同步轮系(5)上,同步轮系(5)安装在床架(6)上,两端的同步轮系(5)中的主动轮通过万向节(16)与驱动电机(14)相连并在驱动电机(14)的带动下转动,同步带(4)上固定安装有固定件(8),固定件(8)与辊子轴(9)固定相连,辊子轴(9)上套装有減少摩擦カ的辊子,移动床板(3)与所述的辊子轴(9)固定相连,移动床板(3)和辊子轴(9)上套装有截面呈环形的传输带(I),在床架(6)的两端靠近移动床板(3)移出边ー侧安装有用于将传输带(I)上半部固定的端部夹(2),端部夹(12)连接有使其与传输带(I)上环面连接或分开的端部夹推杆(13),端部夹推杆(13)与驱动电机或气缸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用病人电动转移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长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