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瑞龙专利>正文

晶体皮质注吸器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557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晶体皮质注吸器针头,由一根吸针和一根注水针并列紧密焊接在一起构成,所述吸针和注水针弯曲成弧形,注水针的末端连接有一个针座,吸针的末端弯向一侧并连接有一个连接装置,所述吸针和注水针的针尖部位折弯形成侧弯头,折弯方向垂直于针头的弧形方向。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晶体皮质注吸器,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取近12点方位(或近切口部位)皮质,使晶体皮质无残留或残留最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眼科专用的医疗用具。
技术介绍
目前,白内障晶体囊外摘除手术中近12点方位(或近切口部位)晶体皮质的抽吸采用的针头是直管式和下弯式注吸器。直管式注吸器只能最大限度抽吸2点一6点一 10点部位的晶体皮质,无法吸取2点一 12点一 10点部位的皮质,下弯式注吸器虽然可以抽吸12点方位的晶体皮质,但由于所占空间过大、操作时吸头被遮挡,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安全性较差,因此,临床上使用很少。现在临床上普遍的主张是白内障手术时对近12点方位(或近切口部位)晶体皮质不与抽吸,任其部分残留。白内障晶体囊外摘除手术皮质残留的不利因素如下1、增加术后炎性反应;2、增加术后并发症,特别是眼压升高或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3、术后残留晶体皮质脱落引起·视物模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晶体皮质注吸器针头,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取白内障晶体囊外摘除手术的晶体皮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晶体皮质注吸器针头,由一根吸针和一根注水针并列紧密焊接在一起构成,所述吸针和注水针弯曲成弧形,注水针的末端连接有一个针座,吸针的末端弯向一侧并连接有一个连接装置,所述吸针和注水针的针尖部位折弯形成侧弯头,折弯方向垂直于针头的弧形方向。优选的,所述侧弯头的角度为100-110°,长度为3_5mm。所述的晶体皮质注吸器针头由一对针头组成,一对针头的侧弯头折弯方向相对。使用本技术的晶体皮质注吸器,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取近12点方位(或近切口部位)皮质,使晶体皮质无残留或残留最少。可以在直视下对近12点方位(或近切口部位)皮质抽吸,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安全性高。制作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有效避免了白内障术后诸多并发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晶体皮质注吸器针头折弯状态I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晶体皮质注吸器针头折弯状态2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晶体皮质注吸器针头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一种晶体皮质注吸器针头,由一根吸针2和一根注水针I并列紧密焊接在一起构成,如图3所示,所述吸针2和注水针I弯曲成弧形,注水针I的末端连接有一个针座4,吸针2的末端弯向一侧并连接有一个连接装置5,所述吸针2和注水针I的针尖部位折弯形成侧弯头3,折弯方向垂直于针头的弧形方向,折弯角度为100°,长度为5mm,在给病人进行白内障晶体囊外摘除手术时,注水针I通过针座4与针管连接,首先采用直管式注吸器吸取2点一6点一 10点部位的晶体皮质,再使用本技术的一对注吸器针 头分别吸取2点一 12点部位、12点一 10点部位的晶体皮质,活塞前移推出清洗液,同时通过连接在吸针2末端连接装置5的抽吸装置抽吸污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晶体皮质注吸器针头,由一根吸针和一根注水针并列紧密焊接在一起构成,所述吸针和注水针弯曲成弧形,注水针的末端连接有一个针座,吸针的末端弯向一侧并连接有一个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针和注水针的针尖部位折弯形成侧弯头,折弯方向垂直于针头的弧形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瑞龙
申请(专利权)人:贺瑞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