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雨佳专利>正文

一种税收管理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3815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2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税收管理分析系统,包括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和完整的数据分析系统,其中,建立微观税收管理分析系统是按照从经济到税源、从税源到税收的基本原理,选择各种纳税申报表及财务报表中影响税收的相关指标,借助财务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科学进行各税种与生产经营信息的对称性分析,通过合理加工,设置出一套相互关联依存的管理分析系统,为客观比较企业各税纳税情况、合理评价各地区各税种征管力度、科学预测税源发展变化趋势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和申报质量,淡化征管矛盾,融洽征纳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应用
,具体地说是一种税收管理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税收征管环境不甚理想,税源监控乏力,大量的税源不能转化为税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I)市场经济不发达,现金交易普遍,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淡薄,偷税、漏税、骗税现象突出,税收流失严重;(2) —些社会中介机构、会计从业人员执业素质不高,申报信息失真严重,税企之间信息明显不对称;(3)社会各部门对税务机关依法治税的支持、协助不够,没有形成社会综合治理的氛围,社会舆论对税务工作支持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4)税收法律体系尚需完善,税收执法手段刚性不足,威慑力不强;(5)税收征管现代化程度较低,虽然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日常征管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征管的科技含量、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计算机的管理功能、分析功能、数据处理和交换功能、监控功能远未发挥。因此,需要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税务机关了解哪些税源有问题,需重点掌握,而 纳税评估体系的建立,则能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涉及税务行业领域,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和税务机关掌握的其他征管资料以及通过社会综合治税获取的相关信息,依据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运用信息化于段和现代管理技术,对纳税对象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审核、分析、评价和处理的动态管理活动,是税源监控的系统。根据目前税务局税收管理分析系统用规模及应用内容,将来的应用会不断的增力口,因此技术架构必须重点考虑整个系统的跨平台性、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及易管理性,同时技术架构应该有非常好的可扩展能力,并符合整个项目的建设原则和技术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税收管理分析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和完整的数据分析系统,具体内容如下一、建立微观税收管理分析体系,是按照从经济到税源、从税源到税收的基本原理,选择各税种纳税申报表及财务报表中影响税收的相关指标,借助财务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科学进行各税种与生产经营信息的对称性分析,通过合理加工,设置出一套相互关联依存的分析指标体系,为客观比较企业各税纳税情况、合理评价各地区各税种征管力度、科学预测税源发展变化趋势提供依据,包括以下内容I)建立微观税收管理分析体系的方法(I)比率比较分析法是某一企业的某项相对指标与测算的同类纳税人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与平均水平差距过大的初步认定为疑点问题。(2)变动率比较分析法是指将某一企业当期某项变动指标与测算的同类纳税人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对指标值变动幅度超出正常范围的初步认定为疑点问题;(3)变动率趋势比较分析法是指将某一企业的当期变动指标与测算的自身历史连续若干期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增减变化方向和幅度,对指标值变动幅度超出正常范围的初步认定为疑点问题;(4)弹性分析法是指将某一企业存在内在的相关关系的两个变动率指标对比,分析增减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对非相关变化的,初步认定为疑点问题;(5)结构百分比分析法包括总量 分析和结构分析,总量分析是指测算各组成部分之间或各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结构分析是分析构成内容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相对于总量分析,结构分析是一种深化和补充,对于税收的整体分析,需要将总量分析方法和结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使用;(6)经济指标参比法是指运用大量的经济数据作为税收分析的参照体系,要求建立与税收相关的经济指标数据库,应用经济与税收的相关关系建立分析系统,并将其应用到税收分析的实践中的方法,是经济决定税收分析中的具体运用;(7)逻辑关系推断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以及申报表等纳税申报资料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比对和审核企业的具体数据,从中发现和推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普遍的逻辑关系在税收实务中的运用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二、系统建立的原则建立微观税收管理系统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I)是抓住分析内容的共性,建立一个基本分析系统,适用于不同指标的规律特征分析;2)是通过解析税收经济关系,建立纳税能力与征收效果的税收分析系统;3)是根据经济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财务指标核算检验分析系统;三、系统建立的步骤,包括建立系统基本指标和完整微观税收管理分析系统,其中I)建立系统基本指标,主要包括均值、分布、离散度、周期和趋势;2)完整的微观税收管理分析系统包含I)是评估对象特定指标客观水平值的测算;2)是评估对象特定指标样本分布范围的测算;3)是预警界限的确定;4)是一般检验;5)是因素调整检验;6)是分析意见;7)设置各种指标需要的评分标准。建立税收管理系统的积极效果I、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和申报质量,淡化征管矛盾,融洽征纳关系。(I)在我国公民纳税意识普遍不高的环境下,通过经常性的税收分析系统,可以有效地对纳税人的依法纳税状况进行及时、深入的控管,及时纠正纳税人的涉税违法行为,提高他们依法纳税的自觉性;(2)纳税系统将分析结果与当事人见面,通过约谈或质询等方式让对方说明、解释,是对纳税人进行税法宣传解释,帮助他们提高纳税意识的非常有效的途径;(3)纳税系统对一般涉税问题的处理解决了纳税人由于对税收政策不了解、财务知识缺乏而造成的非故意偷税现象,减少了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双方因直接进入稽查后对案情分歧而产生直接冲突的可能;(4)纳税系统通过计算机对纳税人整体纳税情况的监控,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公正,有效控制了偷税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减少了纳税人进入稽查的频率,起到了服务纳税人,优化经营环境的目的。2、提高了税务机关的执法能力,税收各环节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形成执法合力。(I)纳税系统作为一项新的税收征管形式,它具有前瞻性、及时性、反馈性,因此它不但能发现、纠正纳税人的涉税违法行为,起到督促、监控和检查的作用,而且也可以发现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水平。(2)纳税系统是连接税款征收与税务稽查的有效载体。纳税管理通过对申报资料的稽核,成功的为“集中征收”增添了有效的“后续”,在征收和稽查之间增加了一道“滤网”,是税款征收和税务稽查的结合点,可以有效防止两者之间的脱节与断挡,做到了申报资料的最大利用,使税款征收与税务稽查有机地联系在一起。(3)纳税系统是税务稽查实施体系的基础,有助于税务稽查整体效能的发挥。 一方面纳税系统经过系统分析,发现疑点,直接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不仅可使稽查选案环节避免随意和盲目,而且可使稽查的实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另一方面,纳税系统有利于稽查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并对稽查实施产生制约,有利于发挥税务稽查中规范纳税行为、完善税收征管、形成法制威慑,增加税收收入的整体效能。附图说明附图I是税收管理分析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队本专利技术的税收管理分析系统作以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税收管理分析系统配置如下;系统基于J2EE技术设计实现,系统平台满足以下环境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2000Serve;r、Windows2000AdvanceServer、lunix、unix客户机操作系统Windows 98及以上版本,支持ffi6. 0以上浏览器。服务器数据库0RACLE 9i。Web 服务器中间件软件BEA WebLogic Server 8. I。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一般讲,建立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税收管理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和完整的数据分析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是按照从经济到税源、从税源到税收的基本原理,选择各税种纳税申报表及财务报表中影响税收的相关指标,借助财务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科学进行各税种与生产经营信息的对称性分析,通过合理加工,设置出一套相互关联依存的分析指标体系,为客观比较企业各税纳税情况、合理评价各地区各税种征管力度、科学预测税源发展变化趋势提供依据,包括以下内容 I)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方法 (1)比率比较分析法是某一企业的某项相对指标与测算的同类纳税人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与平均水平差距过大的初步认定为疑点问题; (2)变动率比较分析法是指将某一企业当期某项变动指标与测算的同类纳税人的平 均水平进行比较,对指标值变动幅度超出正常范围的初步认定为疑点问题; (3)变动率趋势比较分析法是指将某一企业的当期变动指标与测算的自身历史连续若干期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增减变化方向和幅度,对指标值变动幅度超出正常范围的初步认定为疑点问题; (4)弹性分析法是指将某一企业存在内在的相关关系的两个变动率指标对比,分析增减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对非相关变化的,初步认定为疑点问题; (5)结构百分比分析法包括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总量分析是指测算各组成部分之间或各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结构分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雨佳
申请(专利权)人:侯雨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