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转换波各向异性叠加速度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3728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2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转换波各向异性叠加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等式来计算转换波的旅行时,其中,Tps为转换波的旅行时,Vp为纵波的速度,Vs为横波速度,转换波的自激自收时间,Dp为纵波的半偏移距,Ds为横波的半偏移距,为纵波的各向异性参数,为横波的各向异性参数,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根据纵波速度参数Vp,利用常速度扫描的方式,通过式1获得横波速度Vs;根据纵波速度参数Vp以及获得的横波速度Vs,利用常速度扫描的方式,通过式1获得纵波的各向异性参数根据纵波速度参数Vp、获得的横波速度Vs和纵波的各向异性参数利用常速度扫描的方式,通过式1获得横波的各向异性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地震勘探调查领域,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换波各向异性叠加速度的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石油地震勘探的野外地震资料处理解释。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60年代多次覆盖叠加技术出现以来,速度分析就成为地震数据处理的核心环节。在地震勘探的早期阶段,地质构造较为简单时,基于水平层状介质理论假设的双曲线型时距方程的叠加速度分析技术就能满足要求。随着勘探区域的日益复杂和以及转换波成像方法技术的逐渐成熟,提出了转换波各向异性介质的速度分析技术。速度分析技术的核心环节就是旅行时的计算方法,目前对转换波各向异性介质旅行时的逼近方法可以归结为以下3种(I)转换波非双曲线旅行时计算方法——双平方根方程(DSR)法,这类方法对于长排列数据来说精确度较高,但其计算依赖于纵波数据。该方法虽然更精细地考虑了转换波在转换点前后速度不相等而引起的旅行时也不相等,但对于实际常见的各向异性介质中,纵波反射旅行时具有非双曲线时差特性并非仅仅是速度转换点前后速度不相等引起的,而且随排列长度的增大各向异性的非双曲线现象更加明显。显然,常规非双曲线旅行时方程已经不能满足描述地震勘探中日益复杂的地球介质模型的需求。(2)高阶泰勒级数展开法,这种方法既适用于转换波,也适用于非转换波。该方法对排列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对各向异性介质中速度分析主要分析短排列的时差曲线,如何充分利用中、长排列的时差曲线可能携带的各向异性信息是今后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3)分式展开法,该方法通过对反射波旅行时的泰勒级数表达式作进一步推导优化得到。该方法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近似方法,在大偏移距极限的情况下,计算显然是不合理的。基于上面3种转换波各向异性介质旅行时的逼近方法的局限性以及目前各向异性介质是转换波处理成像的技术瓶颈等因素,需要一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该方法利用式I计算转换波的旅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转换波各向异性叠加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式I计算转换波的旅行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横波速度Vs的步骤包括通过纵波处理获得纵波速度参数Vp ;利用纵波速度参数,结合转换波道集数据,利用常速度扫描的方式,通过在式I中将纵波的各向异性参数%#,和横波的各向异性参数見;;,预设为零,获得转换波的出射横波速度谱;利用横波速度谱确定横波的对应的横波速度参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纵波各向异性参数的值的步骤包括利用纵波、横波速度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红明李忠何光明陈爱萍王栋陈三平刘奇琳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