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次酸酯类衍生物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3203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甘草次酸酯类衍生物合成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由式I表示的甘草次酸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而言原料R2H与甘草酸、甘草酸盐、或甘草酸衍生物接触,在酰氯或浓硫酸等脱水剂存在下,得到式I的甘草次酸酯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利用甘草酸直接合成甘草次酸酯的方法,涉及11-脱氧-18 a甘草次酸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治疗肝损伤和抗炎等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茎,其主要药理学活性物质是甘草酸(glycyrrhizicacid)及其糖苷配基甘草次酸(glycyrrhetic acid)。现代研究表明甘草次酸具有抗炎、抗 溃疡、抗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等)、降血脂、防治肿瘤等多方面作用。甘草次酸在结构上同氢化可的松类似,许多临床试验证明了甘草次酸的具有抗炎有效性。Zakirov研究发现3-氨基-11-脱氧甘草次酸对各类动物的无菌性关节炎表现出明显的抗炎活性。Toyoshima等制备出11_脱氧甘草次酸顺丁烯ニ酸酯及其盐,作为抗炎齐IJ,亦可作为抗溃疡剂和免疫调节剂,參见US4448788。有文献报道,甘草酸的盐例如甘草次酸钠具有抗炎的作用。1946年Revers最早报导了甘草的抗溃疡作用。科研工作者合成了甘草次酸琥珀酸半酯ニ钠盐,并发现其对胃溃疡的治愈作用。1972年法国的Demande研究发现3-こ酰基-18 P -甘草次酸及其铝盐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疗效明显。此外,11-脱氧甘草次酸酰胺、3-氧-こ酰基甘草次酸酰胺等对溃疡病的治疗效果也非常引人注目。1985年日本的Takizawa等研究发现,甘草次酸对鼠类皮肤瘤的增生有抑制用。但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因为具有醛固醇(DCA)活性,临床使用上常伴有副作用,例如甘草次酸制剂生胃酮钠会导致水钠潴留、高血压和低钾碱性中毒。John S. Baran等发现11-脱氧甘草次酸基本上没有醛固醇活性,也就没有上述的副作用。为了克服或减轻这些副作用以及改善甘草次酸的溶解性、吸收性和有利于制成合适的制剂类型,国内、外的学者对甘草次酸进行了修饰和改造,合成了一系列的甘草次酸衍生物。在合成甘草次酸衍生物时,主要通过甘草酸制备甘草次酸,然后对甘草次酸的结构进行化学修饰和改造。有文献报道了ー种以甘草酸为前体用水热法合成甘草次酸甲酯的方法(刘文丛,罗云清等,水热法合成甘草次酸甲酯的研究,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9(4) :154-156。),但该方法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时间较长,对设备要求高,不适宜エ业化生产。专利技术人发现了甘草酸或其盐类衍生物直接制得甘草次酸酯类衍生物的简便方法,只一歩反应,不需要先得到甘草次酸,再进行修饰,该方法使用的温度低,无需高压,而且收率高,成本低,适宜于エ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人在简单合成了甘草次酸酯衍生物的基础上,进ー步获得了 11位脱氧的干草次酸酯衍生物,尤其是18 a甘草次酸酯衍生物,具体为11-脱氧-18 a甘草次酸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具有抗炎、抗溃疡活性,具有治疗肝损伤的活性。并且副作用降低,脂溶性好,人体吸收利用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式II化合物,11-脱氧甘草次酸衍生物,及其在治疗肝损伤和抗炎等领域的应用,涉及11-脱氧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和药物载体混合形成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涉及ー种甘草次酸酯类衍生物式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式II化合物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权利要求I的制备方法,其中酰氯为甲磺酰氯、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明张喜全夏春光徐宏江王衡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