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滤膜和树脂制备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提取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31715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滤膜和树脂制备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提取物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桑叶水提物浸膏用水溶解后,依次进行微滤、超滤处理,透过液进行大孔吸附树脂、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处理,获得所述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超滤与微滤结合的膜分离技术及树脂法富集纯化桑叶中的DNJ,工艺简单,高效,未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安全、环保;所得桑叶DNJ提取物中DNJ的质量浓度与桑叶水提物浸膏中DNJ的质量浓度相比,从1.32%提高到7.84%,提取率为88.0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有效成分分离
,特指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与树脂法富集纯化桑叶中I-脱氧野尻霉素(DNJ),制备桑叶I-脱氧野尻霉素提取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桑叶,中医又称铁扇子,是植物桑(Morus albaL.)的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历代中医药书籍中记载桑叶能够治疗消渴症,近代医家也常将桑叶用于治疗糖尿病,且取得满意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桑叶多轻基哌唳类生物碱中的I-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 DNJ)具有高效、广泛 的药理作用,它可以竞争性抑制a-酸性葡萄糖苷酶,具有降血糖作用,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着较显著的疗效。此外,其还有抑制肿瘤转移、抗病毒等作用。经检索,现有专利中,CN1579445A的专利技术专利是通过加入絮凝剂再醇沉得到桑叶提取物,DNJ含量I. (T3. 0% ;CN1175818C的专利技术专利是通过絮凝、柱层析分离精制,得到较高含量的桑叶浸膏,其中DNJ含量大于浸膏总重的50% ;CN101020655A的专利技术专利不使用絮凝剂,通过在桑叶提取液加无机酸酸化处理,冷却除杂,再经柱层析,所得桑叶提取物中DNJ的含量大于10%。检索到采用膜分离技术分离桑叶中DNJ的专利只有两条专利CN102190615A的专利技术专利使用了超滤法,通过将桑叶酶解、碱醇提取得到提取液,经酸溶、超滤得到超滤液,再经阳离子、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后用甲醇-饱和氨水混合溶剂结晶,最终DNJ的含量达95%以上;CN 102101840A的专利技术专利也使用了超滤法,通过用含水溶剂提取桑叶得到提取液,用超滤膜过滤得到超滤液,经酸化、沉淀后过阳离子、大孔吸附树脂和碱性吸附柱层析,再经常温结晶和重结晶,最终DNJ的含量可达98. 3%。而采用微滤与超滤再结合多种树脂技术富集纯化桑叶中的DNJ,制备桑叶I-脱氧野尻霉素提取物研究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与树脂法富集纯化桑叶中I-脱氧野尻霉素(DNJ),使桑叶提取物中的DNJ质量含量达50%左右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滤膜和树脂制备桑叶I-脱氧野尻霉素提取物的方法,所述的方法为(I)将干桑叶粉碎,过100目筛,获得桑叶粉末,将桑叶粉末用去离子水于100°C下回流提取0. 5h,过滤得提取液和滤饼,将滤饼在同样条件下重复提取0. 5h,过滤,合并所有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浸膏,获得桑叶水提物浸膏;所述去离子水a与桑叶粉末的质量比为8 : I ;(2)将步骤(I)获得的桑叶水提物浸膏用去离子水b溶解,过滤,获得滤液;将滤液在2bar压力下,用孔径为0. 2 y m的无机陶瓷膜进行微滤处理,获得透过液a ;所述去离子水b与桑叶水提物浸膏的质量比为100 : I ;(3)将透过液a在30bar压力下,用孔径为2. 5^10kDa的有机超滤膜进行超滤处理,获得透过液b;(4)将透过液b浓缩至 原体积的1/19倍,获得浓缩后的透过液b,将浓缩后的透过液b以0. 5^2倍树脂体积/h的速度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流出液a,再用去离子水c以浓缩后的透过液b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的相同速度洗脱,收集洗脱液a,合并流出液a和洗脱液a,将流出液a和洗脱液a浓缩至原体积的5/6倍,获得浓缩液a ;所述去离子水c的体积用量为大孔吸附树脂体积的广3倍;(5)将浓缩液a以0. 5^2倍树脂体积/h的速度流经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再用去离子水d以浓缩液a流经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的相同速度进行过柱,至流出液无色为止,然后用氨水溶液以以浓缩液a流经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的相同速度过柱,收集洗脱液b,将洗脱液b浓缩至原体积的5/6倍,获得浓缩液b ;所述氨水溶液的体积用量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体积的3飞倍;(6)将浓缩液b以0. 5^2倍树脂体积/h的速度流经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收集流出液C,再用去离子水e以浓缩液b流经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相同速度过柱,收集洗脱液C,合并流出液c和洗脱液C,将流出液c和洗脱液c浓缩至原体积的1/34倍,获得浓缩液C,将浓缩液c真空冷冻干燥,获得所述桑叶I-脱氧野尻霉素提取物;所述去离子水e的体积用量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体积的41倍。进一步,步骤(2)所述无机陶瓷膜为Al2O3陶瓷膜(或者ZrO2陶瓷膜),孔径为0.2 u m (或者 0. 5 u m 或 0. 8 u m)。进一步,步骤(3)所述有机超滤膜为聚醚砜膜(也可以是醋酸纤维素膜或聚酰胺膜),孔径为 2. 5kDa、3. 5kDa、5kDa 或 IOkDa0进一步,步骤(4)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大孔吸附树脂DlOl或大孔吸附树脂AB-8(也可以是大孔吸附树脂NKA-9)。进一步,步骤(5)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001X4、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001 X 7或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001 X 8 (优选001 X 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进一步,步骤(5)所述氨水溶液的浓度为0. 3^0. 8mol/L (优选0. 5mol/L的氨水溶液)。进一步,步骤(6)所述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201X4、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201X7或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优选201X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DNJ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进行测定,色谱分析条件Lumtech (绿绵安特)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Lumtech (绿绵安特)Smartline RI 2300示差折光检测器;色谱柱:Aglient ZORBAX NH2分析柱(5iim,4.6mmX250mm);流动相:乙腈-水(70 : 30);流速1. OmL/min ;柱温25°C ;检测器温度25°C。分析结果表明,最终所得产品中DNJ的质量含量为51. 19%,提取率为12. 28%。本专利技术所述桑叶I-脱氧野尻霉素提取物的应用为降血糖保健品或作为高纯度DNJ的制备原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I)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采用超滤与微滤结合的膜分离技术及树脂法富集纯化桑叶中的DNJ,一次富集纯化过程就可使桑叶DNJ提取物中的DNJ含量达到50% (质量分数)左右,工艺简单,高效;(2)本专利技术整个工艺过程中,除使用氨水外,未带入其他外源物质,并且在减压浓缩过程中可除去;未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安全、环保;(3)本专利技术首次采用微滤与超滤膜结合的膜分离技术分离富集桑叶中的DNJ,所得桑叶DNJ提取物中DNJ的质量浓度与桑叶水提物浸膏中DNJ的质量浓度相比,从I. 32%提高到7. 84%,提取率为88. 06%,这表明仅采用膜分离技术就可以除去桑叶水提物浸膏中所有悬浮杂质与部分大分子蛋白质和多糖,使DNJ质量浓度得到较大的提高,并且DNJ的提取率也较高,可作为高纯度DNJ生产过程中的一步简便、有效分离富集方法,适合工业生产; (4)本专利技术最后采用树脂柱层析得到了桑叶I-脱氧野尻霉素提取物,所用树脂均可再生并重复使用,有利于降低工艺的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DNJ对照品的HPLC图谱,I为溶剂峰,2为DNJ峰;图2为实施例I制备的桑叶DNJ提取物的HPLC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滤膜和树脂制备桑叶I-脱氧野尻霉素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1)将干桑叶粉碎,过100目筛,获得桑叶粉末,将桑叶粉末用去离子水a于100°C下回流提取0. 5h,过滤得提取液和滤饼,将滤饼在10(TC下回流重复提取0. 5h,过滤,合并所有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浸膏,获得桑叶水提物浸膏;所述去离子水a与桑叶粉末的质量比为 8 : I ; (2)将步骤(I)获得的桑叶水提物浸膏用去离子水b溶解,过滤,获得滤液;将滤液在2bar压力下,用孔径为0. 2 y m的无机陶瓷膜进行微滤处理,获得透过液a ;所述去离子水b与桑叶水提物浸膏的质量比为100 : I ; (3)将透过液a在30bar压力下,用孔径为2.5^10kDa的有机超滤膜进行超滤处理,获得透过液b ; (4)将透过液b浓缩至原体积的1/19倍,获得浓缩后的透过液b,将浓缩后的透过液b以0. 5 2倍树脂体积/h的速度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流出液a,再用去离子水c以浓缩后的透过液b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的相同速度洗脱,收集洗脱液a,合并流出液a和洗脱液a,将流出液a和洗脱液a浓缩至原体积的5/6倍,获得浓缩液a ;所述去离子水c的体积用量为大孔吸附树脂体积的广3倍; (5)将浓缩液a以0.5^2倍树脂体积/h的速度流经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再用去离子水d以浓缩液a流经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的相同速度进行过柱,至流出液无色为止,然后用氨水溶液以浓缩液a流经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的相同速度过柱,收集洗脱液b,将洗脱液b浓缩至原体积的5/6倍,获得浓缩液b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继忠李行诺雷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