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细长台阶轴杆部同轴度的锻造方法及冷挤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7828447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细长台阶轴杆部同轴度的锻造方法,其包括下料和冷挤成形。所述冷挤成形为利用冷挤模具对坯料进行一次冷挤成形,其中冷挤模具的模腔的减颈台阶的角度小于15°且大于10°,在进行一次冷挤成形时先对坯料进行减颈,减径完成后,对坯料进行墩粗以得到细长台阶轴杆锻件。这样,将现有的减径、墩粗成形两道工序合为一道工序来完成,减少了使用模具的次数,使产品由于重复装配模具而产生的误差减小,从而保证细长台阶轴锻件的同轴度,同时可以减少工序,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细长台阶轴杆部同轴度的锻造方法及冷挤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精密锻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细长台阶轴杆部同轴度的锻造方法及冷挤模具。
技术介绍
细长台阶轴是指具有多台阶的细长轴,一般指长径比大于25的轴。请参考图I所示,其为一种细长台阶轴锻件的示意图。此类锻件的特点是直径小,长度长,在锻造加工过程中各台阶易产生同轴度较差,不能保证细长台阶轴锻件在机加工后的精度。目前,加工细长台阶轴的常规工艺为冷锻成形,后续经少量切削后加工成形。由于细长台阶轴的长轴较长,各台阶同轴度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同轴度保证在0.3_以内。因此,细长台阶轴锻件的冷锻成形工艺包括如下工序下料,退火,抛丸,磷皂化,减径,抛丸,磷皂化和墩粗成形。请参考图2所示,其为使用上述冷锻成形工艺锻造细长台阶轴的产品形状变化过程示意图。图2(a)为下料工序得到的产品形状,图2(b)为减径工序得到的产品形状,图2(c)为墩粗成形工序得到的产品形状,其中,图2(b)和图2(c)中产品的减径台阶角度为15。。由于该冷锻工艺包括减径和墩粗成形工序,因此,需要两套模具。模具重复安装会影响成形产品尺寸的精度,并且现行的轴类冷挤模具设计时分成多节下模的结构,用止口连接。请参考图3所示,其为墩粗成形步骤中使用的下模组件结构示意图。该下模组件为多节下模结构,第一节下模310、第二节下模320、第三节下模330和第四节下模340之间通过止口 350连接,再用大模套360定位。由于大模套360加工尺寸精度低,装配过程中易产生偏差,因此会影响到产品要求的同轴度。综上所述,加工细长台阶轴锻件的常规工艺采用先减径,后墩粗成形的工艺方案,这种工艺比较稳妥,成形力小,便于生产,但是需要装卸两次模具,且中间过程需要进行坯料的处理(比如对减径后的坯料进行抛丸和磷皂化处理),改变坯料的状态,无法保证产品尺寸的一致性,并且受冷挤模具结构的影响,在墩粗成形的工序中产品的同轴度为0.25-0. 40mm,很难保证在0. 3mm以内。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细长台阶轴杆部同轴度的锻造方法,其可以保证细长台阶轴的同轴度,同时可以减少工序,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冷挤模具,其可以保证细长台阶轴的同轴度,同时可以减少工序,降低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细长台阶轴杆部同轴度的锻造方法,其包括一种提高细长台阶轴杆部同轴度的锻造方法,其包括下料和冷挤成形。所述冷挤成形为利用冷挤模具对坯料进行一次冷挤成形,其中冷挤模具的模腔的减颈台阶的角度小于15°且大于10°,在进行一次冷挤成形时先对坯料进行减颈,减径完成后,对坯料进行墩粗以得到细长台阶轴杆锻件。进一步的,在所述下料之后冷挤成形之前,还包括退火、抛丸和磷皂化。更进一步的,所述冷挤模具包括形成上模腔的上模组件、形成下模腔的下模组件、自上模腔向下延伸的上冲头和自下模腔向上延伸的退料器。所述上模组件包括形成所述上模腔的上模和套设于上模外围的上模套。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依次堆叠的复数下模、套设于复数下模外围的第一下模套、将复数下模与第一下模套相对锁定的下压板、套设于第一下模套外围的第二下模套、安装于第一下模套的上缘上的导向套,以及将导向套固定的上压板。上模组件的上模套沿所述导向套的导引与下模组件进行合模,合模后,上模腔和下模腔连接贯通,在下模腔中设有减颈台阶和位于减颈台阶上方的镦粗台阶,其中减颈台阶的角度为13度。更进一步的,所述冷挤成形包括将坯料放入下模腔中;将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上冲头向下施压,先对坯料在减颈台阶处进行减颈,减径完成后,坯料接触退料器并受力,随着上冲头继续下行,对坯料在镦粗台阶处进行镦粗,在完成整个冲压过程后,得到 细长台阶轴杆锻件。更进一步的,所述复数下模的外圆公差为-0.015mm,第一下模套的内圆公差为+0. 015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挤模具,其包括形成上模腔的上模组件、形成下模腔的下模组件、自上模腔向下延伸的上冲头和自下模腔向上延伸的退料器。所述上模组件包括形成所述上模腔的上模和套设于上模外围的上模套。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依次堆叠的复数下模、套设于复数下模外围的第一下模套、将复数下模与第一下模套相对锁定的下压板、套设于第一下模套外围的第二下模套、安装于第一下模套的上缘上的导向套,以及将导向套固定的上压板,上模组件的上模套沿所述导向套的导引与下模组件进行合模,合模后,上模腔和下模腔连接贯通,在下模腔中设有减颈台阶和位于减颈台阶上方的镦粗台阶,其中减颈台阶的角度小于15度且大于10度。进一步的,所述减颈台阶的角度为13度。进一步的,利用所述冷挤模具对坯料进行冷挤的过程包括将坯料放入下模腔中;将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上冲头向下施压,先对坯料在减颈台阶处进行减颈,减径完成后,坯料接触退料器并受力,随着上冲头继续下行,对坯料在镦粗台阶处进行镦粗,在完成整个冲压过程后,得到细长台阶轴杆锻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减径、墩粗成形两道工序合为一道工序来完成,减少了使用模具的次数,使产品由于重复装配模具而产生的误差减小,从而保证细长台阶轴锻件的同轴度,同时可以减少工序,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I为一种细长台阶轴锻件的示意图;图2为使用现有冷锻成形工艺锻造细长台阶轴的产品形状变化过程示意图;图3为墩粗成形步骤中使用的下模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提高细长台阶轴杆部同轴度的锻造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工艺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进行冷挤成形步骤的冷挤模具示意图;和图6为本专利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的产品形状变化过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将减径、墩粗成形两道工序合为一道工序来完成,减少了使用模具的次数,使产品由于重复装配模具而产生的误差减小,从而保证细长台阶轴锻件的同轴度,同时可以减少工序,降低成本。请参考图4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提高细长台阶轴杆部同轴度的锻造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工艺流程图。所述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410、下料。所述下料为选择合适的棒材,调整下料长度,形成坯料。步骤420、退火。所述退火是将坯料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其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步骤430、抛丸、磷皂化。所述抛丸、磷皂化为常规抛丸和磷皂化,主要是为后续冷挤成形工序提供润滑皮膜,是为了减少坯料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地保护模具,提高模具寿命。步骤440、冷挤成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细长台阶轴杆部同轴度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料和冷挤成形, 所述冷挤成形为利用冷挤模具对坯料进行一次冷挤成形, 其中冷挤模具的模腔的减颈台阶的角度小于15°且大于10°,在进行一次冷挤成形时先对坯料进行减颈,减径完成后,对坯料进行墩粗以得到细长台阶轴杆锻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之后冷挤成形之前,还包括退火、抛丸和磷阜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挤模具包括形成上模腔的上模组件、形成下模腔的下模组件、自上模腔向下延伸的上冲头和自下模腔向上延伸的退料器, 所述上模组件包括形成所述上模腔的上模和套设于上模外围的上模套; 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依次堆叠的复数下模、套设于复数下模外围的第一下模套、将复数下模与第一下模套相对锁定的下压板、套设于第一下模套外围的第二下模套、安装于第一下模套的上缘上的导向套,以及将导向套固定的上压板, 上模组件的上模套沿所述导向套的导引与下模组件进行合模,合模后,上模腔和下模腔连接贯通,在下模腔中设有减颈台阶和位于减颈台阶上方的镦粗台阶,其中减颈台阶的角度为13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挤成形包括 将坯料放入下模腔中; 将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 上冲头向下施压,先对坯料在减颈台阶处进行减颈,减径完成后,坯料接触退料器并受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亚萍黄荣龚卫红袁永军季成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理研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