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浸出槽的双向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2786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浸出槽的双向搅拌装置,包括纵长搅拌轴,设置在搅拌轴一端的电机、联轴器和支架,以及设置在搅拌轴另一端的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的转轴沿搅拌轴轴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另一端还设有转轴垂直于所述搅拌轴轴向的第二搅拌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浸出槽的双向搅拌装置同时包括了水平面内转动和竖直面内转动的搅拌桨,形成互相配合大大提高搅拌效率的双向搅拌装置,尤其位于底部在竖直面内转动的搅拌桨可以防止槽底物料沉积,堵塞,保证槽体内从上到下都搅拌均匀,减少沉积物对搅拌桨的阻力,延长搅拌桨使用寿命。设计槽体底部搅拌桨的外形与槽体底部腔形相配合,有利于顺畅无阻挡的转动和防止物料沉积在底部死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物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化工、冶金用浸出槽的搅拌>J-U装直。
技术介绍
浸出槽是在常压和低于373K温度下实现浸出作业的液固反应器。在有色金属提取冶金中应用较广泛的浸出槽主要有渗滤槽、压缩空气搅拌槽、机械搅拌槽、空气与机械联合搅拌槽及卡迈尔塔。浸出槽搅拌装置主要包括搅拌轴,位于搅拌轴一端驱动搅拌轴转动 的电机,以及位于搅拌轴另一端承担搅拌工作的搅拌桨。传统的搅拌装置只有一组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搅拌桨,由于要保证对浸出槽槽体内混合物的整体搅拌效果,搅拌桨无法安装在较低的位置,同时也由于搅拌桨自身形状和转动方向的限制,其对于浸出槽槽底的搅拌通常效率不高,容易发生沉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整体搅拌效果好,防底部堵塞,无沉积,使用寿命更长的用于浸出槽的双向搅拌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浸出槽的双向搅拌装置,包括纵长搅拌轴,设置在搅拌轴一端的电机、联轴器和支架,以及设置在搅拌轴另一端的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的转轴沿搅拌轴轴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另一端还设有转轴垂直于所述搅拌轴轴向的第二搅拌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搅拌桨位于搅拌轴所述另一端的端头,第一搅拌桨相对于第二搅拌桨位于沿搅拌轴轴向的内侧。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搅拌桨具有从相对于搅拌轴的外端到内端逐渐变宽的片状桨叶。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搅拌桨桨叶边缘由所述相对于搅拌轴的外端向内端弧形平滑延伸。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搅拌轴的桨叶到第二搅拌轴转轴,沿搅拌轴轴向的最短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搅拌轴桨叶于所述搅拌轴所在平面内的最长览度。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搅拌桨桨叶从相对于搅拌轴的外端到内端的连线,与自身转轴间的夹角为30-45度。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搅拌桨包括位于搅拌轴两侧的两组桨叶,每组两片,共四片,所述四片桨叶形状、大小相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浸出槽的双向搅拌装置同时包括了水平面内转动和竖直面内转动的搅拌桨,形成互相配合大大提高搅拌效率的双向搅拌装置,尤其位于底部在竖直面内转动的搅拌桨可以防止槽底物料沉积,堵塞,保证槽体内从上到下都搅拌均匀,减少沉积物对搅拌桨的阻力,延长搅拌桨使用寿命。设计槽体底部搅拌桨的外形与槽体底部腔形相配合,有利于顺畅无阻挡的转动和防止物料沉积在底部死角。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搅拌装置相对于浸出槽位置的示意 图中1、浸出槽,2、搅拌轴,31、第一搅拌桨,32、第二搅拌桨,321、转轴,4、机箱,6、联轴器,8、支架。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浸出槽的双向搅拌装置,包括纵长搅拌轴2,设置在搅拌轴2 —端的电机、联轴器6和支架8,以及设置在搅拌轴另一端的第一搅拌桨31和第二搅拌桨32,所述第一搅拌桨31的转轴沿搅拌轴2轴向,第二搅拌桨32的转轴321垂直于所述搅拌轴2轴向。所述第二搅拌桨32位于搅拌轴2所述另一端的端头,第一搅拌桨31相对于第二搅拌桨32位于沿搅拌轴2轴向的内侧。所述第二搅拌桨32包括位于搅拌轴2两侧的两组桨叶,每组两片,共四片,所述四片桨叶形状、大小相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搅拌桨32的每片桨叶从相对于搅拌轴2的外端到内端逐渐变宽,且桨叶边缘由所述相对于搅拌轴2的外端向内端弧形平滑延伸。另外,每片桨叶从相对于搅拌轴2的外端到内端的连线,与自身转轴321间的夹角为30-45度。所述第一搅拌桨31的桨叶到第二搅拌桨32转轴321,沿搅拌轴2轴向的最短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搅拌桨32桨叶于所述搅拌轴2所在平面内的最长宽度。所述第一搅拌桨31沿第二搅拌桨转轴321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二搅拌桨32沿其转轴321方向的长度。所述电机设置在机箱4内,控制第一搅拌桨31转动,所述支架8与机箱4相连,第二搅拌桨32与一微型电机相连,并由微型电机控制转动。将本专利技术的双向搅拌装置电机向上,搅拌桨向下安装在配套浸出槽I中,其中,搅拌轴2沿竖直方向,通过支架8底部与槽盖的连接固定整个双向搅拌装置,所述浸出槽I具有倒锥形底部,第二搅拌桨32安装时伸至所述底部。工作时,可以启动两个电机,使两个搅拌桨同时转动进行搅拌工作,也可以在正常搅拌槽体内物料时单独使用第一搅拌桨31,定时配合以第二搅拌桨32对底层物料进行搅拌,防止沉积。以上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浸出槽的双向搅拌装置,包括纵长搅拌轴,设置在搅拌轴一端的电机、联轴器和支架,以及设置在搅拌轴另一端的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的转轴沿搅拌轴轴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另一端还设有转轴垂直于所述搅拌轴轴向的第二搅拌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浸出槽的双向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桨位于搅拌轴所述另一端的端头,第一搅拌桨相对于第二搅拌桨位于沿搅拌轴轴向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浸出槽的双向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桨具有从相对于搅拌轴的外端到内端逐渐变宽的片状桨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浸出槽的双向搅拌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祥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