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防刺型消防员防蜂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5060 阅读:5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0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气防刺型防蜂服,包含头罩、服装本体、手套和靴子。防蜂服整体为白色;头罩外层为服装本体材料,内部装有旋钮式可调节松紧的头箍,头顶部装有起支撑作用的防蛰刺衬垫,头罩面部为外凸高密金属丝细网,佩戴时内置护目镜防蜂毒喷溅,透气舒适;服装本体外层采用具有高强度阻燃三防功能的可透气涂层材料,并在前后肩、袖后片、腿前片和臀部进行内加强,增强了抗穿刺性能,里层为厚三明治网状材料,防蛰刺的同时起到了较强的支撑透气作用。所述服装防蛰刺、合体轻便、透气性好,安全舒适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殊功能的服装,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消防员、养蜂人员和特殊工作人员在工作和摘除马蜂窝时穿着的透气防刺型消防员防蜂服
技术介绍
蜂类昆虫是有毒动物的一类,近年来,随着环境整治、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实施,蜂类迅猛繁衍,在我国因蜂蜇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蜂害问题已不容忽视。国外已报道了有20多种蜇人蜂,主要为通常所说的胡蜂和马蜂。国内有关蜂害的新闻报道非常多,北京、成都、西安、广州、南京到处都有人蜂冲突。陕西省 仅安康地区2003-2004年四年中就有上千人被蜇,其中有722人在医院做了治疗处理,其中有63人由于中毒严重,未能及时救治而死亡。作为承担义务灭蜂任务的消防部门,救助群众、处理蜂巢任务在我国比较频繁。遂宁市消防部门2008年I至10月摘除687个毒蜂窝,2002年3月至2008年已歼灭各种毒蜂窝1649个,出动车辆614台次,出动人员2991人。2001年至2004年,杭州市消防队员共出警帮杭州市民捣了 1300多次马蜂窝,平均每天I次。2011年武汉75天内全市消防部门为了掏马蜂窝,接警出动1546次,出动警力9327人次,平均每天要掏马蜂窝20多个。当前消防部队常用的灭蜂方法包括毒杀法、火烧法、袋装法、射杀法、砍树法、水冲法、拍打法、诱杀法等。我国现有消防员防蜂服在某些情况下,难以为消防员提供全面的安全防护,导致消防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如2008年10月8日上午,四川省宜宾市公安消防支队在处理市康复医院顶楼18米信号塔上的蜂窝时,四班副班长任瑞森因受蜂群疯狂攻击从塔顶向后倒下倒挂于塔上,由于倒挂引起毒液扩散加速,终因抢救无效不幸以身殉职;2010年9月I日上午,林州市公安消防大队在铲除一巨型马蜂窝时,22岁的战士杨波,因防蜂服面罩被树杈划开长10余厘米的口子,马蜂从破损处侵入,面部不幸被严重蜇伤,后经抢救无效牺牲。目前我国市场上的防蜂服总体来说有两种结构连体或分体。国内防蜂服大多反映服装材料透气性比较差,穿着灵活舒适性不够好,有的结构设计安全防护性差,容易使马蜂钻入服装内部,或受到蜂蜇或蜂毒液侵袭;有的防蜂服在背后开拉链,当手臂前伸时易导致拉链崩开;有的防蜂服材料耐穿刺性不够好,容易使蜂针刺穿面料从而刺入皮肤。以往相关的专利主要有 《一种防蜂连体服》(专利号200610049068. 4),该防蜂服在上衣胸部前后、衣袖、裤腿分别镶有荧光色带,此设计在穿着者运动时易引起马蜂注意,根据蜂类视觉特征应采用运动状态下蜂类最不敏感的白色较好;另外该服装的拉链设在后部,当手臂前伸时,后背衣料绷紧易导致拉链开裂;面罩采用尼龙网眼面罩,强力和外凸支撑效果不够好。《通风的养蜂服》(专利号ZL89106598.9),是一种专门针对蜜蜂养蜂人员使用的防蜂服,用中间层为开孔泡沫材料的多层面料设计,其头罩与上衣通过正面颈下拉链连接,面罩未作支撑设计,未配手套和鞋,不涉及对马蜂等的防护设计。《轻便型防蜂服》(专利号201020644832.I),防护头盔包含有安全帽、不锈钢丝网面窗以及覆套在安全帽上的防护布料。该佩戴安全帽的设置增加了头部重量,不利于头部活动。《一种新型的防蜂服》(专利号201110377154.9),该服装同样设置了后置拉链,并在多处设置了双层不锈钢网或中空煤气管。服装清洗和活动灵活性不便。《有害昆虫的防护装置》(申请号03823817.9),设计了一种表面涂有杀虫剂的防护服,防护服的各种构件分离,存在农药容易接触人体的安全隐患,同时因不是连体服,所以存在马蜂钻入衣内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透气防刺型消防员防蜂服。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透气防刺型消防员防蜂服,包含头罩I、服装本体2、手套3和靴子4,其中 所述头罩I外层与服装本体2材料相同,采用可透气涂层材料层与三明治透气网层叠合而成;头罩I内部设有后调旋钮式头箍11 ;头罩I顶部设有防止蜂针刺穿的轻质支撑固件12 ;头罩I面部设置有高密度的金属网眼外凸面网13,头罩I内佩戴有护目镜14 ;头罩I领口下缘处设有第一拉链15 ; 所述服装本体2为上衣和裤子连成一体的连体结构21,服装本体2的面料由位于外层的可透气涂层材料层22和位于内层的三明治网状材料层23叠合而成,所述外层面料为涂覆织物,可以防止蜂针蛰透,里层面料为三明治透气网,一方面具有极强的透气性,另一方面因其有一定厚度,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从而防止马蜂蜂针刺达皮肤;服装本体2的上衣领口处设置有第二拉链24,与头罩I领口下缘处的第一拉链15连接;服装本体2前中开有第三拉链,并设置门襟,门襟内设有尼龙搭扣25,服装本体2上衣的袖口处设有罗纹袖口及拇指勾祥26 ; 所述手套3为长袖筒结构,手套3的袖口处设有第一束紧结构31 ; 所述靴子4为带筒靴子。本专利技术中,靴子4可以与服装本体2的裤脚连接在一起,或可以与服装本体2的裤脚分离设置,分离设置时,靴子4上口设置第二束紧结构4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服装本体2上衣的前后肩51、袖后片52,以及裤子的腿前片53和臀部54内部均设有加强层。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服装本体I适当部位设置对讲机袢27及大口袋28 ;为了衣身整体有收束效果从而增加运动灵活性,在腰部设置腰带2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服装整体为白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蜂类视觉特征而设计的运动状态下蜂类最不敏感的白色设计,两层不同功能的材料双重保护穿着者免受蜂针蛰刺,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轻便舒适,安全性好。可根据需要进行对讲机、手电筒、杀虫剂等辅助工具的口袋设计。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头罩整体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旋钮式头箍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组合实施样图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组合实施样图背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内增强设计正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内增强设计背视图。图中标号1为头罩,2为服装本体,3为手套,4为靴子,11为旋钮式头箍,12为轻质支撑固件,13为金属网眼外凸面网,14为护目镜,15为第一拉链,21为连体结构,22为可透气涂层材料层,23为三明治网状材料层,24为第二拉链,25为门襟内设的尼龙搭扣,26为拇指勾袢,27为对讲机袢,28为大口袋,29为腰带,31为第一束紧结构,41为第二束紧结 构,51为前后肩,52为袖后片,53为腿前片,54为臀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明白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 :可透气防蛰刺消防员防蜂服,包括头罩I、服装本体2、手套3和靴子4。由图I、图2所示,所述头罩I与服装本体2为分离结构,头罩I外层与服装本体2材料相同;头罩I内部设有后调旋钮式头箍11 ;头罩顶部设有防止蜂针刺穿的轻质支撑固件12 ;头罩面部设置有高密度金属网眼外凸面网13,该面网透气并可防止蜂针刺达面部;为防止蜂毒液喷溅到眼睛,头罩内佩戴护目镜14 ;领口下缘处设有拉链15与衣身连接。参看图3、图4,图中所示为可透气防蛰刺消防员防蜂服正视及背视图。所述服装本体2为连体结构21,其外层为具有高强度阻燃三防功能的可透气涂层材料层22,内层为厚三明治网状材料层23,在领口处设置有第二拉链24,与头罩领口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防刺型消防员防蜂服,其特征在于包含头罩(I)、服装本体(2)、手套(3)和靴子(4),其中 所述头罩(I)外层与服装本体(2)材料相同,采用可透气涂层材料层与三明治透气网层叠合而成;头罩(I)内部设有后调旋钮式头箍(11);头罩(I)顶部设有防止蜂针刺穿的轻质支撑固件(12);头罩⑴面部设置有高密度的金属网眼外凸面网(13),头罩⑴内佩戴有护目镜(14);头罩⑴领口下缘处设有第一拉链(15); 所述服装本体(2)为上衣和裤子连成一体的连体结构(21),服装本体(2)的面料由位于外层的可透气涂层材料层(22)和位于内层的三明治网状材料层(23)叠合而成,所述可透气涂层材料层(22)为涂覆织物,服装本体(2)的上衣领口处设置有第二拉链(24),与头罩(I)领口下缘处的第一拉链(15)连接;服装本体(2)前中开有第三拉链,并设置门襟,门襟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素燕殷海波曹永强谢春龙周凯杜希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